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速查手册
编写说明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援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手册设立了中文名、别名、特别警示、危险性、理化特性及用途、个体防护、应急行动等项目。项目设立情况及其说明如下:【中文名】化学品的常用中文名称。【别名】化学品的其他中文名称。包括俗名、商品名、学名等。【特别警示】主要描述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指挥和处置人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如化学品的重要危害信息,应急处置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等。【化学式】包括化学品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危险性】危险性类别: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划分物质所属危险性类别。燃烧爆炸危险性:描述化学品本身固有的,或遇明火、高热、震动、摩擦、撞击以及接触空气和水时所表现出的燃烧爆炸特性。健康危害:描述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急性中毒的表现。职业接触限值采用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分为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标有(皮)的物质,表示该物质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标有(敏)的物质,表示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致癌性标识按国际癌症组织(IARC)的分级,(G1)表示“确认人类致癌物”、(G2A)表示“可能人类致癌物”、(G2B)表示“可疑人类致癌物”。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andhealth,IDLH),指空气中可以立即威胁生命,或者引起不可逆或迟发性的健康损害,或者妨碍劳动者从危险环境中逃生能力的任何有毒、腐蚀或窒息性物质的浓度。具有爆炸性物质的IDLH值是依据其爆炸下限(lowerexplosivelimit,LEL)的10%制定的。急性毒性用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指标表示。环境影响:主要描述了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在生物中的富集性和生物降解性。另外,对于少数能对臭氧层造成潜在影响的物质,还指出了其臭氧消耗系数(ODP)。【理化特性及用途】理化特性:简述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颜色、存在状态、水溶性等。根据化学品常温下的状态,选取与危险性密切相关的参数:气体选取相对密度(相对于空气)、爆炸极限;液体选取沸点、相对密度、蒸气相对密度、闪点、爆炸极限;固体选取熔点、相对密度(相对于水)。用途:介绍物质的主要用途。【个体防护】介绍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作业人自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根据事故引发物质的毒性、腐蚀性等危害程度的大小,个人防护一般分三级,防护标准如下表所示。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选择全防型滤毒罐、简易滤毒罐或口罩等防护用品时,应注意:(1)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8%;(2)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环境。【应急行动】隔离与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后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应采取的措施。为了保护公众免受伤害,给出在事故源周围以及下风向需要控制的距离和区域。初始隔离区是指发生事故时公众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是以泄漏源为中心的一个圆周区域。圆周的半径即为初始隔离距离。该区只允许少数消防特勤官兵和抢险队伍进入。手册中给出的初始隔离距离适用于泄漏后最初30min内或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疏散区是指下风向有害气体、蒸气、烟雾或粉尘可能影响的区域,是泄漏源下风方向的正方形区域。正方形的边长即为下风向疏散距离。该区域内如果不进行防护,则可能使人致残或产生严重的或不可逆的健康危害,应疏散公众,禁止未防护人员进入或停留。如果就地保护比疏散更安全,可考虑采取就地保护措施。风向手册中给出的初始隔离距离、下风向疏散距离适用于泄漏后最初30min内或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参考者应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如泄漏量、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做出适当的调整。初始隔离距离和下风向疏散距离主要依据化学品的吸入毒性危害确定。化学品的吸入毒性危害越大,其初始隔离距离和下风向疏散距离越大。影响吸入毒性危害大小的因素有化学品的状态、挥发性、毒性、腐蚀性、刺激性、遇水反应性(液体或固体泄漏到水体)等。确定原则为:(一)陆地泄漏1.气体(1)剧毒或强腐蚀性或强刺激性的气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5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5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2)有毒或具腐蚀性或具刺激性的气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3)其他气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8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2.液体(1)易挥发,蒸气剧毒或有强腐蚀性或有强刺激性的液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或烟雾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2)蒸气有毒或有腐蚀性或有刺激性的液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5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或烟雾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3)其他液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50m,下风向疏散至少3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或烟雾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3.固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5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m。(二)水体泄漏遇水反应生成有毒气体的液体、固体泄漏到水中,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生成气体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确定初始隔离距离、下风向疏散距离。1.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气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2与水缓慢反应,放出有毒、腐蚀性、刺激性气体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8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事故的隔离距离取自《2008EmergencyResponseGuidebook》(简称2008ERG)。2008ERG是由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运输部和圣西哥交通运输秘书处共同出版的,主要针对化学品运输事故。如果储罐、生产(使用)装置发生化学品事故,手册中给出的距离只能作为参考,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增大隔离距离。泄漏处理:指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从点火源控制、泄漏源控制、泄漏物处理、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手册推荐的应急措施是根据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给出的,使用者应根据泄漏事故发生的场所、泄漏量的大小、周围环境等现场条件,选用适当的措施。火灾扑救:主要介绍发生化学品火灾后可选用的灭火剂、禁止使用的灭火剂以及灭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急救:指人员意外受到化学品伤害后需采取的急救措施,着重现场急救。解毒剂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须遵医嘱。ppm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但为了便于读者使用本手册予以保留。本手册仅供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参考,有异议之处,请咨询有关专家。1.氨别名:液氨;氨气特别警示★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可致眼、皮肤和呼吸道灼伤★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化学式分子式NH3危险性危险性类别2.3类有毒气体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PC—TWA20mg/m3;PC—STEL30mg/m3●IDLH:300ppm●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C501390mg/m3●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可因喉头水肿和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环境影响●溶于水后使pH值急剧上升,对水生生物产生极强的毒性作用;对水禽也有很强的毒性作用●能对植物造成伤害,产生枝叶干枯、烧焦的症状,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在水中,有氧状态下,易通过硝化作用转变为硝酸盐。易被泥土、沉积物、胶体吸附,在特定条件下会重新释放出氨气理化特性及用途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极易溶于水。与酸发生放热中和反应。腐蚀钢、铜、黄铜、铝、锡、锌及其合金●沸点:-33.5℃●气体相对密度:0.59●爆炸极限:15%~30.2%用途主要用于生产化肥、硝酸、铵盐、胺类。也用于药物、染料的生产。也常用作致冷剂个体防护●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应急行动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m。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防止气体通过通风系统扩散或进人限制性空间●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关闭时可浸入水中●高浓度泄漏区,喷稀盐酸吸收●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火灾扑救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禁止将水注人容器●毁损钢瓶由专业人员处置储罐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禁止向泄漏处和安全装置喷水,防止结冰●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2.白磷别名:黄磷特别警示★剧毒。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并引起中毒,重者死亡★空气中易自燃★不得用高压水流驱散泄漏物抖化学式分子式P4危险性危险性类别4.2类自燃物品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处于潮湿空气时,30℃即会自燃,释放出酸性烟雾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PC-TWA0.05mg/m3;PC-STEL0.1mg/m3●IDLH:5mg/m3●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30mg/kg●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肝肾损害、急性溶血等:口服灼伤消化道,出现肝肾损害●急性吸入本品蒸气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无力、呕吐、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肺水肿等●慢性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和骨骼损害环境影响●对水生生物有极强的毒性作用理化特性及用途理化特性●无色至黄色蜡状固体,有蒜臭味,在暗处发淡绿色磷光。不溶于水。与硝酸、氧气等氧化剂剧烈反应●熔点:44.1℃●相对密度:1.88用途●用于制磷酸、磷青铜合金、三氯化磷和有机磷农药。军事上,用于制燃烧弹个体防护●佩戴全防型滤毒罐●穿封闭式防化服应急行动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50m,下风向疏散至少300m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考虑撤离隔离区内应急行动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防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
本文标题: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速查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2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