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区域性大党建格局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规范有效做好党务——兼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背景和实践工作2008.12.4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二、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四、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方向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一、党建工作的概念基本五、关于党务基础工作的几个问题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一、党建工作的概念基本学理上的党建:广义的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当的学说在中国的应用。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研究党的理论科学,2、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实践活动,3作为理论与实践中介的约法规章。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一、党建工作的概念基本长期执政区域性大党建格局1、社会转型与基层党组织“边缘化”党组织空缺党组织合法性基础削弱党组织空转2、社区党建的新趋势新特点二、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社区利益群体与利益表达方式多样化基层民主趋势化社区组织结构多元化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区域性大党建格局3、社区党建面临的新考验新挑战社区领导体制上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单一的单位党建模式社区社会化服务上二、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区域性大党建格局1、全市社区党建工作脉络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小政府、大社会96年“社区管理”97年“社区党建”98年党组织“发挥协调、服务、整合”99年“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基础和关键在于社区党建工作”2004年《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意见》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2006年《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社区党组织体制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工作的意见》区域性大党建格局2、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即“通过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提高社区行政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组织和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区域性大党建格局2、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1)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的新要求,着力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协调和服务的能力1+3模式和党建创新一是抓好组织架构的理顺。二是抓好双重管理的落实。三是抓好载体机制的创新。区域性大党建格局2、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2)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增强党对“两新”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是构建工作体系,加强对楼宇党建的组织领导。二是实现有效覆盖,探索楼宇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三是提供人力保障,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区域性大党建格局2、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情况三、近年来上海和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实践(3)积极探索新时期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区域性大党建格局1、进一步积极探索完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四、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方向2、进一步消除社区党建空白点。·着力做好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着力做好市场、商场党建工作·着力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区域性大党建格局3、进一步深化“楼宇党建”工作。四、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方向4、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要探索建立社区党代表作用发挥的制度·要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五、三方面党务基础工作1、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2、发展党员问题——四项试行意见3、组织关系接转——具体转接手续基层党组织设置:原则上正式党员100人以上,可设立党委;正式党员50名以上不满100名,可设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名可设立党支部;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都应设立支部,党员不足3名的应就近建立联合党支部;党支部应从有利于党员开展党内活动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党小组。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党支部的组成:(1)支委的名额:党员人数在7名以上的党支部,一般应建立支部委员会,支委人数不应超过或等于本支部正式党员半数,一般以3-7人为宜。(2)书记和委员的设立:党员人数不足10人的支部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3)支委的产生: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或4年),期满后应按时改选,委员如有缺额,应当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及时补选。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公推直选”工作:十七大党章修改之处:党章第五章三十条原文: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改为:“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公推直选”:是指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推荐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书记和副书记。“公推”即: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的委员、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的办法。“直选”即: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的委员、书记和副书记。主要指:1、党员人数在500以上,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委员会委员;2、党员人数在500以下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书记和副书记等形式。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公推直选”:细化操作阶段注意环节:1、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1)认真酝酿(2)思想发动(3)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问题。2、第二阶段:民主推荐阶段(1)广泛参与(2)党员推荐与群众举荐方式(3)推荐结果是否当场公布(4)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5)民主测评(7)党委审批(8)党员人数少的党组织,可不设具体候选人3、第二阶段:直接选举阶段(1)参加人数(2)因故不能出席的党员不能委托他人投票(3)一次选与二次选(4)倒着选与差额选4、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党支部委员会改选的程序:1、准备工作:委员候选人的提名(20%差额)2、召开大会(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党支部书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按照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支部委员3、宣布应选举的人数和候选人名单,推选唱票、记票和监票人。4、召开新的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审批。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可以提前延后进行的情形:1、本届任期未满,委员严重缺额。2、任期届满时需要集中一段时间完成紧迫任务。3、党组织有严重的问题需整顿。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五分之四人数不到,怎么办?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经过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1、患精神病或因其他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意的;2、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3、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服刑的;4、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5、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规定应转走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案例分析:党支部换届选举实例:某企业党支部任期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届满,因工作繁忙原因,在征求党员意见的情况下,该党支部决定延期举行换届。2005年6月13日,该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经统计,该企业共有党员20名,包括预备党员2名,支委会设委员5名。当天,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17人(包括2名预备党员)。大会由语言能力强的预备党员张某主持。主持人认为,应到会党员20名,实到17名,可以进行选举。选举中,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意见确定了5名新一届支委候选人(一名预备党员),并在党员大会上选举。选举中,1名非候选人党员受因公出差的党员委托代为投票。选举设监票人1名,经全体党员推选,大会表决通过,一致推举支委会候选人沈某担任。此次选举存在那8个问题?请您列出。1、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条件党章第一条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选择高尚融入主流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具体程序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正式党员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时间段入党申请人到入党积极分子半年到一年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一年时间发展对象到中共预备党员根据实际情况中共预备党员到中共正式党员一年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完整程序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确定发展对象对发展对象政审征求党内外意见对发展对象短期培训对发展对象行预审填写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谈话上级党组织审批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举行入党宣誓预备党员转正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发展党员民主推荐制度:1、民主推荐的对象: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28岁以下的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从团员中产生,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未经推荐,不予发展)2、民主推荐分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团组织推荐三类。3、民主推荐程序中,党支部应提前5天预告民主推荐的有关要求。4、群众推荐时候,群众代表人数可按照20%-30%的比例确定,一般不少于10人,单位群众少于10人的,应全部参加。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发展党员民主推荐制度:5、党员推荐时,实到党员必须超过应到党员的半数方可进行。6、推荐结果由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确定。7、无论是党员推荐还是群众推荐,对于获得“赞成”票达不到过半数的,应暂缓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考察工作。8、民主推荐材料需归入个人入党材料。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发展党员“票决制”制度:1、“票决”主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一是支部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中的接收环节;二是各基层党委、党工委、经授权党总支的审批环节。2、实到会由表决权的党员数,必须超过半数,等于或不足半数,会议应予改期。3、获得的赞成票需超过由表决权人数的半数以上,等于或不足半数的,应视为未通过。4、因故不能到会,可事先向党组织提出书面意见的,代表投票。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1、对党工委、党委、党总支(经过授权的)及相关责任人。2、对党总支(未授权)、党支部及其相关责任人3、对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4、对考察人主要追究对象:发展党员的必经程序是否符合规定。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发展党员公示制度:从2001年开始,我们对新发展的党员要进行公示。公示的对象是包括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拟转正的预备党员。2、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务基础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4】10号)一、规范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凭证及使用范围二、进一步明确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三、在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中有关党组
本文标题: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区域性大党建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