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小学操问(通讯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小学邮政编码:400084联系电话:66151116)合作学习是立足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引入课堂的。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要求。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呢?我认为需要教师扮演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一、教师应当扮演好一个组织者,不仅仅是座位方式的变革。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如果要追问它为什么,很可能说不出理由,只是觉得别人的课堂上有了,自己如果没有就会显得落后。而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唧唧嚷嚷的一阵之后重新坐好。这种只重形式,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进行认真地设计,由教师随意安排的小组活动,虽冠以合作学习之名,却无合作学习之实,不能视为有效的合作学习。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教学片断。《长度单位的统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想要进数学王国,第一关就是得知道咱们数学书有多长,你能用老师给的材料试试吗?(教师故意发给学生不同但数量也不够的材料,有牙签、小棒、硬币、圆片等)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发现有小朋友把手中的小棒摆放完了但还未到数学书的另一点满是苦恼的样子。师:你们遇上什么困难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并共同协作解决。(学生开始互相借助不同的材料。)汇报你量出的结果。(两名学生说完后仍有许多学生在举手示意自己也想说。)师:还有不同的?那就说给同桌的听听。这里教师并没有在整节课中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但给学生提供了两次合作机会。第一次是在学生量数学书材料不够而有困难时,创设了小组合作的问题情境。第二次师让学生说一说量得的结果,一句“那就说给同桌听听。”就满足了广大学生想倾诉的愿望。没有改变座位,却一样的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出于“旁观”、“旁听”地位而被动学习,体现教师为每个学生服务的理念,成功地扮演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可见一节课中,什么时候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就是改变座位方式,都应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我个人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都想诉说时;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我们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二、教师应当扮演好一个指导者,不仅仅是成员职责的分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代替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和以学生个体竞争的发展观,教师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其目标就不只在于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该培养合作意识。但我们在不少的课堂上,还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之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还一直在举着手,时不时发出“我,我,老师我”的声音,有的还“勇敢”站起来打断别人的回答而反驳。为此,教师必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好指导者,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的,有人发言而无人真正倾听,发言者就会觉得自己讲的话无关紧要,甚至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作为讨论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自己也要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讨论中去,并认真思考大家的发言的不敷衍了事。其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必须先让其独立思考。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依赖于不同的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只有建立在充分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让所有人积极参与,处理好中心发言人与非中心发言人的关系。对于优生来说,如果这段期间他不是中心发言人,那么还会以最大的热情倾注到讨论中吗?对于不擅长的学生或是内向的学生或是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如果他即将担任起中心发言人,又会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踌躇不前、一语不发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并不断指导,不断鼓励,以消除他们各自心中的顾虑和不安。三、教师应当扮演好一个促进者,不仅仅是成员角色的互换。小组合作学习的确为学生平等参与学习创造了机会,但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往往在小组活动中处于“领袖”位置,他们占据了小组活动的主动权,承担了主要责任。相比之下,学习后进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这种优生“搭台”,其他“唱戏”的合作学习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这时需要教师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我认为除了定期交换小组成员内的职责角色,还应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位学生,细到个体;还应关注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指向集体。某次听课中,一位教师的一个小举动让我印象深刻。课中,同学们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执教老师在一个小组停留片刻,又走向另一个小组。这时候她注意到了一个小女生,她看着小组长说,又望着其他同学说,而自己始终没有发言交流。在进行汇报时,老师先叫了那个小组长汇报,当然小组长说得相当好。转而老师又叫起那个小女生:“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些吃惊,声音低着说:“孙XX。”老师对着大家说:“刚才小组长发言时,孙xx听得可认真了,能够注意倾听他人讲话是很好的习惯,也是学习的好方法。小组长讲的你都知道嘛?能不能给我们大家再讲讲?”小女孩害羞的说了一遍,声音不太大却说得很正确。老师说:“你说得很好,老师很佩服你再这么多人面前说话都能说得这么好,我要把掌声送给你。下次再发言时,如果声音能再大点儿,一定会获得每一个同学和老师的喝彩。你有信息吗?”小女孩惊喜地点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自信……老师细心的发现并毫无吝啬地加以鼓励和表扬,就是在这样的一处处细节中,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促进还体现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当小组中心发言人结束发言,往往听到的是:“你的方法很好”,“你真不错,很有见解”等等之类,而不是“你们小组真能干”,“祝贺你们”等等。一字之差,意义甚远。因为他的发言是小组的集体智慧而非个人,如果我们在评价时多加一个字,团队合作,集体意识会悄然更生。四、教师应当扮演好一个合作者,不仅仅是小组协调的参与。如果教师本身是从一个“未知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会不会使合作氛围更宽松些?一定会的。合作不限于生生合作,还可以师生合作,人机合作。我见过这样的案例:在一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课中,老师将学生分层分组。根据她班的实际情况,班里有四名比较突出的学生,她和他们组成一组,提供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学具。其他的小组是平常的分组,但多了一台电脑,电脑里有交互式辅助学习软件。最后证明这样的分层分组对她班的学习有显著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层次的收获,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合作学习不能适应所有的教学问题情境,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并灵活地选择其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视形式,需要我们扮演好在其中的各种角色,不断探索,使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使之更合理,更有效。
本文标题: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3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