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19章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
•第十九章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第一节形象采访•一,采访前的准备•摄影记者的采访,是记者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工作中心、报刊编辑方针等全局情况的把握,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选择足以体现党的政策、方针的有社会意义的新闻事实来进行摄影报道的过程。•采访前的准备,重要的是对全局的把握和新闻线索的采集这两条,而不仅仅是准备好照相机和感光材料。•1,对全局的把握关系到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讲政治,讲学习,掌握更多的各种信息,更要对报刊编辑的方针了然于心,才能做到大处着眼,心中有数。•2,新闻线索的采集要思路广、眼界宽、关系多。•1)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时,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广交朋友;•2)要虚心诚恳,多听、多问、多看,就能掌握更多的新闻线索。多听,就是要多向多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广大群众打听具体情况;多看,就是要多去一些地方,仔细观察人们生活的情况和变化,要注意细节,善于观察思考;多问,就是要有不懂就问和究根问底的精神。•3)摄影记者还应注意其他大众媒体上的各类新闻报道,从中能发现有价值并适合用摄影手段来加以报道的新闻线索。•4)要及时掌握和利用好互联网这类新传媒、新技术手段来为采访服务。•二,深入选择的采访路线•新闻摄影首先是采访摄影,要坚持深入现场选择的采访路线,这是由新闻摄影的特点所决定的。•1,在主题的确定上,摄影艺术创作可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赋于作品意义;新闻摄影必须在经过全面、深入的采访之后,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明确新闻的主题。新闻摄影的最重要属性是新闻属性。•2,在拍摄方法上,艺术创作可在摄影室内主观臆造,打破时空限制,制作摄影作品;新闻摄影则只能是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3,艺术作品可有不确定性、多义性、模糊性;新闻照片则必须准确、清晰、主题明确。•新闻摄影的这些特点,决定摄影记者不同于艺术工作者的工作方法:要搞好新闻摄影,就只能去新闻现场采访,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瞬间形象的选择。•4,新闻摄影采访(与文字记者采访相比)又具有特殊性,就是新闻摄影采访是形象的采访。•新闻摄影的手段是照相机和感光材料,显示新闻信息的方式是图像。所以,新闻摄影采访的对象必须能以图像方式显示,这要求摄影记者必须亲临新闻事件现场,亲眼目睹新闻现场形象,才能拍出新闻照片。•文字记者可以通过电话采访或在新闻事件发生后通过采访见证人而报道新闻。而新闻摄影只能通过对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个别典型瞬间形象的选择来报道新闻。它也不像电视那样可以记录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这些特点说明新闻摄影的局限性,也说明新闻摄影的难度。•这些特性,要求新闻摄影的采访路线只能是深入现场选择的采访路线,其采访计划往往只能在新闻现场根据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的变化情况不断修正。•三,形象积累与形象观察•新闻摄影是一刻也离不开形象的工作,不断的形象积累和形象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新闻摄影记者搞好工作的前提和成功的必由之路。•1,如何理解新闻摄影的形象积累?•(1)只有充分的形象积累,才能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选择时触发灵感,抓取独特的典型瞬间形象。只有“长期积累”,才能“偶然得之”。•(2)新闻摄影的形象积累:•一方面来自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形象观察和形象记忆,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留心,把握不同人和事的形象特点和形象规律;•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内外摄影佳作,了解其成功所在;还要通过学习其他造型艺术作品,丰富形象记忆;•第三,摄影记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作品研讨,也有助于形象积累。•2,新闻摄影形象观察的特点。•新闻摄影的观察是现场的形象观察。摄影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现场或新闻人物活动现场进行观察,选取报道角度、拍摄角度和拍摄时机。•(1)从新闻事件的全局和新闻人物的总体上着眼,从典型细节入手。观察、选取细节,是新闻摄影观察的重要着眼点。•(2)现场观察离不开分析比较。既要善于从纵横两个方面比较,又要善于进行新闻事件本身的不同角度的比较,找出新的报道角度和拍摄角度,抓住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特点。•(3)现场观察要注重“神”。人物的神态、动作能将新闻的神韵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4)善于发现并把握住新闻事件的发展高潮和人物情感的高潮。•3,新闻摄影采访的特点和意义。•新闻摄影采访是形象采访,其特点是:通过形象积累和形象观察发现线索,用形象思维进行判断、推理,抓取最富于特点的典型瞬间形象报道新闻。•形象积累和形象观察也就是培养摄影记者“第三只眼睛”的过程。用建立在摄影特性之上的“第三只眼”去看世界,通过对拍摄对象自身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把握,选取最富于特征、最具典型性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瞬间形象来报道新闻,这就是新闻摄影采访的意义。•第二节现场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一,抓拍的概念及特点•现场抓拍,就是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堪的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一种反画意主义的摄影艺术流派。提出了不摆布、不干涉对象,不追求画家风格,而是尊重摄影自身特性,追求客观、真实、自然的风格和创作原则。这一派摄影家中有著名的摄影大师亨利·卡笛尔·布列松。•E.萨乐蒙被称为“堪的派”的“真正完成者”。(又被称为“抓拍摄影之父”)。以德国摄影家萨乐蒙为代表的摄影家的拍摄方法被概况为:小型相机加现场光加不干涉对象的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巴黎穆夫塔尔大街1954年布列松摄集中营里一个曾向盖世太保告密的人,被认出来了。(1945年于东德)乔治四世加冕那天的特拉法尔加公园1938年于伦敦塞维利亚1933年于西班牙萨乐蒙拍摄外交家的谈话在1931年的一次会议期间,法国外长白里安说,你瞧,那个萨乐蒙又来了!E.萨乐蒙摄二,现场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新闻摄影要抓拍,既是新闻摄影自身特性的要求,也是广大读者的要求。提倡抓拍,能够树立新闻摄影的新闻形象,建立新闻摄影自身的美学特性。1,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被拍摄对象一旦被干涉,往往会失去其自然状态。如果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干预,则会造成新闻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的变化,从而违背新闻自身的规律性。在不干涉对象或对象不知道的情况下抓取、选择,才能拍到真实、自然,符合新闻主体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典型瞬间形象。2,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奉行摆拍手法的人有一种错觉:不摆布就不能把新闻信息充分完美地表现出来。其实,就传递的信息量而言,未经干涉的对象比经过干涉或摆布的对象更能传递全面、真实的新闻信息。最能传达全面、真实的信息的画面,是未经干涉的自然画面。3,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作为通过瞬间形象选择来报道新闻的手段,如果不能抓到典型的瞬间,只能是永久的遗憾。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摄影记者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选择、抓取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典型瞬间,而不能靠摆布去再现已经逝去的历史。只有抓拍才能抓到新闻事件真正的高潮。不善于抓拍者很难拍到“决定性瞬间”。4,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抓拍要求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去选择典型瞬间形象,只有勤奋多思才能拍到真正的新闻。摆布导演是堕性的产物。抓拍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迅速、果断、敏捷的反应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培养瞬间思维能力,才能及时应变,不失时机。抓拍不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也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抓拍的瞬间形象必须能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和本质特征。抓拍不拒绝构图的完美,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典型化处理。抓拍的技术要求:(1)抓拍有时表现为抢镜头,有时表现为等镜头。“抢”意味着不失时机地抓住典型瞬间,“等”则意味着等待新闻事件高潮或典型瞬间形象的出现。等和抢也都是抓。(2)抓拍有时是偷拍。如王毅拍摄《国宝岂容流失》、武进群拍摄《长春火车站的流浪儿》。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抓拍的难度,也可以看出抓拍的独特魅力。(3)在抓拍时,摄影记者要尽可能不引起被摄对象的注意,要善于隐蔽,有时要把相机藏起来,有时自己也要藏起来,才能抓拍到真实、自然的典型形象。(4)在器材的选择上,也要选择最适合于抓拍的相机和其他器材、材料。(5)抓拍还要有勇敢无畏、敢打敢拼的精神。《火从天降》黄功吾摄(摄影记者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选择、抓取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典型瞬间,而不能靠摆布去再现已经逝去的历史)法国雅尔1932年布列松摄抢修2004年10月14日早,广西南宁市路口地下水管爆裂,水淹路面成河,维修人员赶来跳入水中抢救。唐辉吉摄国宝岂容流失王毅摄美国《旧金山记事报》记者把相机藏在收音机里,到多发犯罪的地区偷拍。《中国日报》记者王文澜,用傻瓜相机抓拍•第三节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一,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新闻报道的事件,大体上可分为两种:预知事件和突发事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有明显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持续时间性明确。•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预知事件,记者可预先得知有关情况,能作比较充分的准备。采访拍摄有一定的规律性。准备充分后,拍摄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有如何拍出新意、拍出特点的问题。•突发事件,则是指那些人们不可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对其发展进程和结果也难以意料的事件,其特点在于偶发性、突然性和未可知性。对于这种事件,人们往往是仓促应战,无法准备,只有充分发挥记者的机敏、灵活、勇敢精神,才能拍到、拍好。•1,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我国记者经常接触的预知事件有:各种会议及各种活动(庆祝活动、纪念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其他有组织的活动,如外事活动)。•采访拍摄预知事件,要在采访拍摄前作好充分准备,预先制定好采访拍摄计划,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修订、完善计划,还要注意抓取计划外的突发情节。•要打破预知事件报道的程式化局面,改变“例行公事”的报道方式。•一是,要想拍出新意,首先要提倡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全方位。•如拍摄会议,不仅要把镜头对准主席台,还应把焦点对在会场内外每一个角落。•要提倡思维方法的灵活、多变,多想他人所未想,才能多拍他人所未拍。•二是,对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要跨出记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提倡运用摄影手段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判断和思考。•要提倡思维的独创性,用独特的眼光才能看到独特的典型形象,才能抓到独特的典型瞬间。•三是,提倡多拍出乎预料的情节。•预料之外的情节与突发事件一样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地兴趣。•这种突发的情节还能从特殊的角度揭示出重大的意义。•四是,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一些极富情趣性的场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趣味性很强的瞬间,应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抓拍的对象。•要搞好预知事件的摄影报道,关键在于求新求异的眼光,而决定眼光的当然是思想,是思维的变革。继往开来李前光摄民主的权利裸奔者1975年,在特威肯南举行英法橄榄球赛时,迈克.奥布赖恩在球场当着全场哗然的观众裸体飞跑,警察慌忙出来阻止。胡锦涛为政协委员擦桌子政协委员姜昆在会场外被记者们围堵时说:“我回家都找不到北了”。•2,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偶发性、不可预料的特点,对拍摄采访造成特殊的困难,也向记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突发事件也因其信息量大,常触目惊心,引人关注,而引起摄影记者的重视。•(1)拍摄突发事件是对记者素质与能力的最全面的挑战,每一位摄影记者都要有“时刻准备着”的心理准备。•(2)快速反应能力,机智、敏捷,是完成突发事件拍摄的保证,在平时就应抓紧各方面的训练。•从技术上看,熟练的摄影技术和熟悉的器材是作出快速反应的前提条件,准确、快速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拍摄好片子的保障。•(3)采访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除了来自自然界的危险外,还会有人为的限制和障碍。记者要拍到片子,不仅要大胆,还要机警,应变能力要强。•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拍摄有很大的危险性,到现场拍摄的摄影记者要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4)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尤其那些持续时间较长,有一定阶段性的突发事件,不要满足于作一次性报道,而应力求报道的充分、全面、深刻。•(5)要不只着眼于突发事件本身瞬间的抓取,还应重视
本文标题:第19章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5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