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全套课件
1917~199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编(1917~1949)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一节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于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进化论思想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是清末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1897年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文学变革的基础1、政治基础。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乘机发展,新兴的社会力量增长,又为新的文化与文学运动提供了物质的、阶级的基础。文学变革的基础3、人才基础。随着清末废除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经济基础。而由现代印刷工业技术的引入促成出版业的发展,晚清大批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导致现代文学市场的形成,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第二节文学观念变革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诗界革命:梁启超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认为要想挽救中国诗歌日益衰落的命运,必须使诗歌创造出全新的境界来。他认为诗歌革命“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是应具备“三长”(三个特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夏威夷游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诗界革命:黄遵宪最能体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特点的是黄遵宪。黄遵宪对诗歌语言形式方面的革新主张比梁启超要大胆的多,他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杂感》)。他的诗中有很多当时已经通行的新词语,也使用了不少当时的民间口语,但诗中的基本语法和词语还都是古诗式的,并没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黄遵宪(1848~1905)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文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口号也是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首先提出的。他反对当时那些缺乏新意、缺乏生气的散文,主张要输入“欧西文思”,即学习西方人写文章的思路与风格,使文章既有新鲜的思想,又有明白流畅的语言,成为一种虽是用文言文写成,却比较通俗易懂的“新文体”。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都是这种新文体的代表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提出了“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的主张,并于同年十月创办了《新小说》杂志。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提出“新小说”或“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倡导寄托“政治之议论”的“政治小说”。他是推动启蒙主义与文学结合的开山匠人。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戏剧革命1898年,梁启超发表《新罗马传奇》等描写西方革命历史故事的剧本,拉开了戏剧改良的序幕。1904年,陈去病、柳亚子等革命派创办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20世纪大舞台》,正式打出“戏剧革命”的口号,出现了大批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剧本。1905年,陈独秀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的观点。1906年冬,由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日本创建的春柳社,首次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后又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此后新剧在国内也迅速开展起来。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戏剧革命1906年冬,由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日本创建的春柳社,首次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后又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此后新剧在国内也迅速开展起来。李叔同演《茶花女》剧照《黑奴吁天录》剧照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文体革命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主张“言文合一”。裘廷梁1897年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呼吁提倡白话文。晚清已经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亦为后来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现代文学观念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现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有我之境,无我之境1908年周树人《摩罗诗力说》、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又认同文学自身内部规律。第三节文学创作实绩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1907年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具有严肃的艺术追求。1910年,任天化在上海组织成立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散文: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章太炎《序〈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士钊《孙逸仙》。第三节文学创作实绩小说创作政治小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翻译小说: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周树人、周作人《域外小说集》鸳鸯蝴蝶派《礼拜六》言情小说:徐枕亚《玉梨魂》社会小说:李涵秋《广陵潮》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分期:1917~1927年20年代文学启蒙文学左翼革命文学1928~1937年30年代文学人文主义文学1937~1949年40年代文学抗战文学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发起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就明确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是宣传“科学”和“民主”。最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为“打倒孔家店”。“五四”启蒙运动可以概括为“破旧立新”。“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示威游行“五四”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学生示威游行白话文运动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白之争在当时已经成为新旧文学之争的焦点之一。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白话文运动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强烈的文学革命立场。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新青年》编辑白话文运动——双簧信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钱玄同刘半农刘半农写复信《复王敬轩书》,逐一辩驳。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文学,使文学革命内容更加具体化。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1919年10月,胡适在《谈新诗》中提出“诗体解放”说,主张“作诗如作文”,提倡白话诗,并写作《尝试集》。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1923年周作人结集出版了评论集《自己的园地》,进而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既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为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的“为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1、首先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效仿《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到1920年,连那些最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等,也都采用白话文了。1920年1月,当时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1924年出版的中学课本,已经收有一些新文学作家的作品。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第二节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胡适就是在“意象派”的启发下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章八事”。陈独秀写《文学革命》,也开宗明义,号召要以欧洲文艺复兴依赖的文学变革运动为楷模,发动中国的文学革命。周作人在《人的文学》提出的“人的文学”的主张,也是以西方的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新青年》从第一卷开始,就先后翻译刊登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各式外国作家的作品。第二节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新青年》从第一卷开始,就先后翻译刊登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各式外国作家的作品。起着扭转风气的积极作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了一期“易卜生专号”,于是一些新文学作者纷纷仿效易卜生写“问题小说”和“问题剧”,而转向关注与反映现实人生的创作。第二节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各样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立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全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3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