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
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上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一、鉴往知来的历史教育二、远离现实的教育环境三、回归生活的历史课堂四、跳出影射的历史教师一、鉴往知来的历史教育1、历史学科的特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关于过去的科学,也是关于现在的科学。”“人从现实出发……总是通过现实,他才能认识和评价过去。”——费佛尔“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神庙箴言“历史从未死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威廉∙福克纳2、历史研究的实际——关怀现实的历史学家(1)选题是社会现实的投射“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傅斯年《东北史纲》郑天挺《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统》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垣《胡注表微》后记“我写《胡注表微》的时候,正当敌人统治着北京,人民在极端黑暗中过活,汉奸们更依阿附容,助纣为虐。同仁同学屡次遭受迫害,我自己更是时刻受到威胁,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时的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陈乐素、陈智超《陈垣史学论著选》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活在当下,活在我们心里,并成为我们的营养,成为我们教养自己和后人的财富。——余世存(2)阐释是人生际遇的折射《史记》与“谤书”(3)著述是力量博弈的印记3、当代史学的趋势:——走进生活家园的历史学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书写4、历史教育的价值:——理解现代的一把钥匙“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布罗代尔英国历史教师的任务:帮助学生思考过去的事情是如何影响着现在,理解他们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澳大利亚:从本质上讲,历史不仅是有趣的,还能提供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教授历史,当以学生之生活需要为主体也。……教授历史,当以平民之生活为中心点也。……表扬伟人,政治家与科学家发明家当并重也。……教授历史,不可不使儿童存解决问题之态度。人生世上,无论儿童与成人,均有种种问题以待解决。历史之用意,在取先世之经验,解决现在之问题。——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1918年何谓历史真功用历史能使人明白现代社会之由来;能供给解决问题之历史背景;能供给经济问题之普通工具;能促进世界和平。——梁绳筠《历史的研究法和教学法》第82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1973年)如果中国人真正从中国的历史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们成功地从这种错误的循环中解脱出来,那他们就完成了一项伟业,这不仅对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对处于深浅莫测的人类历史长河关键阶段的全人类来说,都是一项伟业。历史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一个伟大的过去,也不是为了一个灿烂的明天,而是为了一个美好的今天。二、远离学生的教育环境真实的教育与教育的真实教育场所过于纯粹,脱离了社会实际教学内容过于理想,超越了具体真实教学语言过于装饰,失去了表达诚意试题设计过于学术,背离了学习真意学校生活过于单一,远离了儿童生活“18.3%的学生反映他们对历史课的感觉是‘与现实没有任何联系’,64.6%的学生认为‘与现实结合得不太紧’。有64.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对于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用处不大’,5.0%的学生认为‘根本就没有用’。”——教育部历史课标组《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研究》序号动机内容百分比1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与中国65.2%2为了鉴往知来,认识现实55.3%3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报效祖国48.9%4对历史本身感兴趣26.0%5为了获得家长的夸奖2.0%6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5.0%7为了炫耀自己知识丰富6.6%8为了同学们能看得起2.5%9为了应付考试17.2%10为了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4.2%11历史教师教得好11.0%12历史课本编得好6.0高中生历史学习需求排序表“教育与生活的分离,越来越严重。……我们为之耗费三分之一的年华的教育,如果永远脱离现实生活,如果我们总被剥夺接受其他教育的机会,我们靠什么力量去发现真理呢?”——《泰戈尔论教育》三、回归生活的历史课堂服务意识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借鉴意识1、直面现实,寻根问道在课堂上说实话——安布瑞莱斯∙利马“课堂是生活,是教师、学生无法躲藏和回避的生活。它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第二要义是真实,第三要义还是真实。”——曹永鸣“我从未想过,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靓丽的现代化中国之外,还藏着一个痛苦呻吟的中国。虽然在一个国家里,距离很近,却遥远得像完全不同的星球。”——曾子墨经济体制改革主讲教师:郭富斌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复习4对中国的了解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精神上和实际上的要求,这一要求日益迫切。——(美)j·p·博爱德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二)改革面临的挑战1、来自农村的挑战三农问题曹锦清李昌平陈桂棣,春桃2、来自城市的挑战(1)国有经济:——从共和国长子到共和国骄子(2)民营经济:——从改革的宠儿到改革的孤儿计划经济的突破者,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为什么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始终没有诞生伟大的世界级公司?3、来自体制的挑战市场经济道路VS权贵经济道路改革的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在这两条道路的交战中,后者的来势咄咄逼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潮流对于我们民族前途和未来的威胁。——吴敬琏《呼唤法治市场经济体制》(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儿童眼中的社会50年代儿童画90年代儿童画4、来自环境的挑战5、来自观念的挑战(1)发展趋势——中国世纪还是美国世纪中国青年报:如果请你预测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你认为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经济是否会超过美国经济?奈斯比特:恕我直言,中国和美国相比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是4.5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4万亿美元,是中国的3倍多;在人均收入上,美国是中国的14倍。虽然中国发展很快,但美国也并非停滞不前。我认为,中国现在只发挥了自身潜力的1/3,如果中国能把另外2/3也发挥出来,那么中国很可能在25年后赶上美国,但这只是在经济上,不是文化或其他方面。(2)发展道路——中国模式还是中国案例潘维当代中华体制——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社会解析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与基础赵穗生中国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朱云汉中国模式与全球秩序重组他们所取得学术成果,对于在西方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现有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了挑战第六讲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被相对剥夺的弱势环境生态的破坏体制性的腐败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第七讲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第九讲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在在世界其他国家身上找到影子。所谓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原则与西方体制没有区别。我们有的只是“中国特色的道路”,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些普世原则。赵启正中国模式不是中国人提出的,我认为更准确地应该叫中国案例。中国发展正处于“现在进行时”,还没完呢,不能说它完全成功。东西部不平衡,南北部不平衡,贫富不平衡,教育费用高,劳保、社会保障不够全面和公正,腐败,这些问题在这儿摆着呢,改进需要一个过程,还不到说中国模式的时候。(3)发展现状——健康成长VS畸形增长一是GDP至上,“含血量”过高,环境破坏触目惊心,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西部发展落后于东部发展三是社会不公,“城乡差距差不多是世界第一”,劳动者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社会歧视现象加剧四是民生问题严峻,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公共卫生步履维艰,住房保障几乎空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居民储蓄只好用于自保;五是公共财政投资方向问题很多,真正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较低,在世界各国中排在后面,导致民生难以好转,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并且拉大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赵慧珠《学习时报》10月19日(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并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的美好或婚姻之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沒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他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他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肯尼迪1968年竞选演说山坳上的中国VS走出山坳的中国我们是站在一个充满疑难的山坳上。这山坳,空灵飘渺,烟岚横黛,危乎高哉!虽然顶上有金碧芙蓉,四周佳木笼葱,却又到处浮沉起荡,危岩滑石,惊险万状。身处其上的中国人,前面会有新的困境,可能出现危险的倾向,还会碰到潜伏的危机。我们每作一步新的选择,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我们是否能重建自己的基石实现新的腾跃?我们是否能避过跌落深渊的灾难,登上那光芒四射的峰巅?这全要看我们现在的认识与行动我们这里的季节,既是希望的春天——也可能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同时也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也可能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柯林伍德——这个国家要实现复兴——这个民族要摆脱贫困;——这块土地要重新回到全球化潮流——这里的每一个人要享受平等民主的普世权利重新回到人,重新从人出发改革三十年是成就卓著的三十年。纪念改革三十年,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为了寻找改革的原点,更是为了从原点重新吹响改革的集结号。而无论物质的海拔还是精神的海拔,原点最终都是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主讲教师:郭富斌高二(文)历史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8课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一组雄辩的数据——世界上十个最贫穷的国家却拥有全球1/3到1/2的自然资源。富裕国家80%的财富来自非自然资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全球研究开发投入的86%,占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一份权威的报告——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一个成功的案例——瑞士的经验人口不足800万,却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缺乏经济发展必须的自然资源,却孕育了雀巢、浪琴、欧米茄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国土面积仅4万余平方公里,且60%为山区,却被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瑞士人一向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人力资源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两条不同的提升竞争力道路——一、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二、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和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赢得优势。教育问题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将是首要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终于会认识到,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题。……教育是全球化问题。我们中国更突出、更紧迫,欠账太多了……——钱学森1988年一位科学巨人的空谷足音新中国教育的起点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一份不堪回首的教育考察报告——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报告(1979.6)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重音体美,轻数理化。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美国教育代表团访华报告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学生,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美国教育代表团访华报告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中国代表团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
本文标题: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5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