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1
——表达技巧2008年:卷别体裁、时代考点福建卷唐诗手法:景中含情广东卷宋诗修辞:拟人江苏卷唐诗修辞:比喻江西卷宋诗手法:虚实辽宁卷元散曲修辞、表现手法:比喻对偶、比拟山东卷宋词手法:细节描写四川卷元散曲修辞:对偶、比喻、夸张浙江卷金诗手法:触景生情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双关:语言幽默,饶有生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的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谐“情”的音,实指情思。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比拟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情趣.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答:不同意。诗歌以乐景写哀情,明丽的景物是对别离伤感之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离别后的愁闷。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1分)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情感1分)(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答出“乐景写哀”、“反衬”2分)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答出“烘托”2分)借古讽今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托物言志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烘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色彩渲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反复戴叔伦《转应曲》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边草的反复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写出老兵的空虚彷徨。明月的反复,写出了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之情。白描所谓白描手法,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描写方法。效果是简洁、鲜明、传神。如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季风云骤变的奇景从白描写人、状物、绘景中,显示出这一技法的几个主要特点:(一)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如《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二)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它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李清照《声声慢》•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试题类型问:①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可写出一种,多写无效。②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写两种以上,不可少写。③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必须写出主要的,可写一到两个。若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也要做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要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审题时注意区分题干中的“一”“些”“主要”等关键词。答题技巧1.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表达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请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全词以动衬静,动静相映(1分),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1分)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1分)
本文标题: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6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