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帝?明太祖朱元璋陵寝在南京明惠帝朱允文,由于“靖难之役”,被朱棣赶下去了,生死不详,所以没有陵寝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中继位,后明英宗被放回后,于1457年被赶下皇帝位,然后被贬为王,死后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所以明朝十六皇帝,只有十三陵。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明楼匾额上写有“长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长陵中的艺术品献陵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建于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个月。献陵分为前后两组建筑,前部分建陵门,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后一院落则由三座门起始,由二柱门、石供案、明楼、宝城等组成。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与继后孙氏的合葬陵,建于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岁病逝。裕陵是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岁即位,1449年亲征瓦剌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年后返回北京,七年后利用“夺门”复辟,重登帝位。茂陵是宪宗朱见深与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朱见深(1447-1487)是英宗长子,在位二十二年。定陵是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18万平方米,耗银800多万两。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字样。地宫是陵墓的主体,位于明楼的正后部。德陵是熹宗朱由校与皇后张氏的合葬墓。朱由校(1605-1627)是光宗第一子,十五岁即帝位,在位七年。思陵就是明末崇祯帝朱由检(1610-1644)的陵墓。崇祯帝十七岁即位,1644年李自成进京,他吊死在煤山,后由义军葬于此。康陵是武宗朱厚与皇后夏氏的陵墓。武宗(1491--1521)十四岁即位,在位十六年。永陵是世宗朱厚(1507-1566)的陵墓,始建于1536年。武宗无子,世宗以堂弟身份继位,在位四十五年。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与皇后张氏的和葬墓.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陵寝研究之陵寝建筑特点我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陵区设置,早在战国中期随着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现,其制导源于我国古代以宗教为单位,按贵族的等级和宗法礼制关系布葬的“公墓”制度。各个时代陵区规模的大小及建筑的设置各不相同,但总起来说,宋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寝建筑虽然彼此声势相连,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的陵寝区域,单各陵相互的独立性都很强。以唐朝及北宋诸陵为例,每座陵园都有各自的门阙、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体系,它们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但在建筑的设置上却彼此互不统属,缺乏有机的整体联系。明十三陵则不同,各陵虽然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楼、宝城,自成独立单位,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作为各陵公共的“总神道”出现,公用的牌坊、石刻群,使陵区建筑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古树之最1、最粗的侧柏在十三陵长陵西南,生长着一株树形高大,树势旺盛的侧柏,径粗146厘米,是十三陵地区最粗的侧柏,据推测其树龄应超过十三陵首陵长陵的历史。最粗的油松在十三陵康陵陵门内北侧生长着一株苍劲古朴的油松,胸径102厘米,是十三陵地区最粗的油松。永陵的白皮松十三陵只有永陵和昭陵内有白皮松生长,永陵的白皮松最有代表性,其中一级白皮松10株、平均胸径74.5厘米,二级白皮松7株,平均胸径51厘米,最为奇特的是在大殿遗址上自然滋生的一株白皮松,此树虽然生长在石缝中,但是长得十分茂盛,树干笔直,色白如银,树冠饱满,生机勃勃,堪称永陵一景。银杏在康陵村内生长着一株高大的银杏树,胸径167厘米,枝繁叶茂,每年秋季硕果累累,是十三陵地区最粗的银杏树。长陵的“龟龙玉树”最为奇特的是号称北京之最的“杜梨王”,杜梨本是山中灌木,一旦落户皇家陵园不仅高大繁茂形似乔木,而且生得根似龟身、干似碑体,活生生一个乌龟驮石碑,更为奇特的是每年四月谷雨时节满树白花绿叶甚是素雅壮观,待到花落时节,片片白色花瓣随风飘落,落花纷纷,哀思无限,叹为观止!
本文标题:明十三陵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7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