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胡塞尔的现象学任何真正的认识,尤其是任何科学的认识最终都建立在明证性的基础上,明证性伸展得有多远,知识的概念伸展得也就有多远。我必须通过悬置舍弃这个世界,以便通过普遍的自我考察而重新获得它。——胡塞尔生平简介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一座小城——普劳斯尼斯。父亲是犹太商人。他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学说为重要的构建基石,试图通过现象学建立一种严格的科学的哲学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哲学运动,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生平简介1876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听了三个学期的天文学课程,同时听了一些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的讲座,在那里结识了布伦塔诺。1878年,转到柏林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六个月后,转到维也纳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期间开始研究新约圣经,使他的兴趣由数学转向了哲学。1886年,被布伦塔诺推荐到哈勒大学任教。1900-1901年,《逻辑研究》发表,标志现象学的诞生。1901年,受聘为哥廷根大学编外教授。1916-1928,在弗莱堡大学任教1938年,逝世于弗莱堡主要著作《纯粹逻辑学导引》(1900《逻辑研究》第一卷)《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1901《逻辑研究》第二卷)《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1929)《欧洲哲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等(1936)一、探索作为严格的科学的哲学如何可能从布伦塔诺的讲座中,我获得一种信念,它给我勇气去选择哲学作为终生的职业,这种信念就是:哲学也是一个严肃工作的领域,哲学也可以而且必须在严格科学的精神中受到探讨。二、现象学方法胡塞尔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的哲学家,一直试图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为了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胡塞尔认为必须要有方法论上的保证。为此,胡塞尔提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现象学方法论。本质还原方法先验还原方法现象学的两种主要方法二、现象学方法“悬搁”是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必要环节或必备条件。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什么东西悬起来,搁在一边。又称“终止判断”或“加括号”,意思是说对给予的东西是否存在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放在括号里,暂不表态。对于画括号之后剩下来的东西,我们就对其进行直观,对直观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描述。二、现象学方法“悬搁”这个术语源出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皮浪。胡塞尔借用这个概念表示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是否存在暂不表态。由于他想把现象学建立在不以任何前提为条件的、绝对可靠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借用这个概念把一切未经考查的东西都放在括号里,暂时存而不论。在他看来,“悬搁”的目的并不是否定知识和世界的存在,而是对这些未经考察的东西是否存在都暂不表态,以便把哲学建立在直观、明晰、可靠的基点之上。二、现象学方法所谓“回到事物本身”,实际上就是要回到真正直接自明、不可怀疑的东西。胡塞尔引进这个概念,表达了他对未经考察而相信事实存在的“自然态度”的不信任。二、现象学方法本质还原也叫本质直观。是唯一的一种贯穿在胡塞尔整个哲学生涯中的方法,也几乎是具有不同主张的现象学家们所共同认可的一种方法。本质还原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这里的“事物本身”并不是指自然事物,而是指纯粹现象。胡塞尔认为,为了“面向事物本身”要做到两点:一、部分悬搁二、在对个别的东西进行直观的基础上使其共相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意识面前。二、现象学方法先验还原并不是与本质还原不同的另一种还原,而是一种更完全、更彻底的还原。要求在对认识对象存在信念进行悬搁的基础上,还要把有关认识的主体在世界中存在的信念也悬搁起来。在进行了彻底的悬搁之后,只剩下“纯粹意识”。胡塞尔称“纯粹意识”为“先验自我”或“先验意识”。“先验”意为先于经验、在经验之先。“先验”中的“先”并不包含着时间在先到含义,而是逻辑在先之意,即指先验的东西比经验的东西更先得到证明之意。二、现象学方法通过现象学还原,胡塞尔把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的主题而存在的观点,先验的还原是一条通向先验的主观性道路。揭示了世界并非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而是一种属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是以一个给予意义的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这样,胡塞尔就等于把蕴含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的真谛揭示出来。“只有借助于这一新的态度,我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大全,因而一般说来,所有那些自然地存在着的东西,都只是为我而存在的,即它的任何一种意义都是对我才有效的。”三、意向性理论胡塞尔通过其现象学还原方法得到了一个不依托任何前提的具有自明性的“先验意识”,先验意识所具有的一个本质特性就是意向性。他认为,意向性是一般本质体验领域的一个本质特性。是在严格意义上说明本质特性的东西。如果说本质直观构成了作为本质科学的现象学的基本方法,那么意识的一般结构就成为现象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和对象。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对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众多的现象学术语中,这个概念几乎贯穿了胡塞尔思想发展的始终。三、意向性理论“意向性”一词源自拉丁文“intendere”,意为“指向”。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术语,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借以区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认为心理现象是通过意向的方式把对象包于自身之中,即意识必然是指向某种对象的,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因此,意识根本特征是“意向性”。意向对象来自哪里呢?实际上,意向对象是在意识的反思活动中出现的,因此,意向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对象,而只是对象的意义。“意向对象”是意识自己建构的,是“意向的充分相关物”。三、意向性理论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意义的意向性理论。意识具有指向性,但胡塞尔所要强调的意向对象既不是指经验中意识所指的外界的物理对象,也不是与外在的实在对象相对的内在对象。意识自己建构其对象,这就意味着意识自身是完整的,它不依赖于他物,它具有纯粹的意向性,意向性就是意识的纯粹本质。胡塞尔所说的意向性实际上就是纯粹意识的先验结构,所谓意向性理论就是研究意识如何通过意向作用而构成意向对象的理论。四、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他后期的主要思想,这一思想赋予现象学许多新的可能。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已成为他哲学中具有根本性问题的概念。他在1936年发表的《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突出了这个主题,在《生活世界现象学》里更集中地论述了这一主题。四、生活世界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并成为其晚年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拯救欧洲的人性危机和文明危机。他认为,欧洲的人性危机和文明危机的根源是欧洲科学的危机,欧洲科学之所以出现危机就在于近代科学已完全变成了实证科学,遗忘了作为其基础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科学的理念”已完全被实证主义实证地还原成了单纯的事实科学,科学不再与人的“生活”或“生命”相关。一方面,科学以其无比的威力改变了世界,使人们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富足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科学却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也不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方向。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都要回溯到生活世界。他认为,拯救欧洲人性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重新回归到被现代人所遗忘和疏远了的生活世界。四、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既然生活世界是科学的真实基础,那么,现象学就必须予以揭示现象学最终应该是生活世界的现象学。那么,“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根据胡塞尔的阐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基本内涵: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再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最后,“生活世界”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由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运动。胡塞尔思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他所使用的现象学方法上,。现象学方法不仅为现象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还影响了现象学运动以后西方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神学、教育学、逻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其次,他提出的“面向事物本身”的著名口号为哲学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他的“意向性”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为后来哲学的发展敞开了无限的可能性。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20世纪的哲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认为,“生活世界”这个词在当代思想界引起了令人震惊的反响。由胡塞尔所引发的关于“生活世界”的讨论已成为当代世界哲学的一个中心课题。思考题1.胡塞尔现象学在方法论角度上与笛卡尔的区别和联系。2.谈谈对胡塞尔本质直观的方法的理解。3.如何理解“意向性理论”和“生活世界”概念中体现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参考书目1.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3.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著;高秉江等译《现象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20075.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标题:胡塞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9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