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计要求先进实用性:采用先进的思想、成熟的技术与设计方法,符合当前潮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具有长期使用价值。XXXX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沟通”,同时须坚持实用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在能够满足XXXX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以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成熟的热备份技术和集群技术,以确保不间断运行、确保局部出错不影响整体、确保快速响应整体、确保快速响应。易升级、维护性:数字图书馆采用独创的版本控制机制与更新包技术,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平台整体或部分的版本升级。坚持易维护的设计原则,确保结构清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五大主要特点:(1)、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2)、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将依托由高速宽带网构筑的因特网,以高速度、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带来了信息服务的跨时空、信息利用的开放化,以及信息传递的标准化与规范化。(3)、信息利用共享化: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图书馆既能通过网络交换各自的数字化馆藏信息和电子出版物,也能使分散在各地的用户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储存单位的信息资源。不仅体现出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无限的特征,还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建的协作化和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充分体现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性。(4)、信息提供知识化:数字图书馆不仅提供原始文献,还将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或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并对提供的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5)、信息实体虚拟化:网络环境下以各种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在全球范围传输。任何一位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的享用在数字图书馆庞大的资源体系中分布式地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信息空间,用户对馆藏的利用将不在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数字图书馆主要优点网络管理轻松便捷:传统的C/S架构系统中,管理员对系统的管理操作是非常麻烦的,必须要求管理员坐到服务器前,通过专门的软件,才能完成系统维护。如果管理员一时不在服务器附近,无法操作服务器计算机,则无法进行系统维护。电子图书馆系统采用真正桌面虚拟化架构,这就解脱了这种维护上的麻烦。管理员不必固守服务器前,他只需要维护主机,仅通过桌面整理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管理工作。电子图书馆系统实际上是三套产品的集合体,其一是电子图书的管理和浏览系统;其二则是纸质图书的预借和借阅系统;其三则是纸质图书的在线预售系统。由于系统采用桌面虚拟化架构,客户端的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浏览器完成,无需安装其它的应用程序。这样管理员再也不用随身附带必要的工具软件,在主机上即可完成所有的操作。阅读内容多种多样:电子图书馆不仅是一套数字图书的管理系统,还是一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支持绝大多数多媒体文件格式:包括文本格式、各种图像文件、PDF文件、Word文件、MPEG文件等。同时还提供多种格式的对应软件下载。将电子图书馆和校园机房结合起来就可以轻易搭建起校园网络多媒体阅览室。工作学习环境宽松和谐:当用户查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时,但又没有足够时间去阅读,这时可以将该书加入自己的收藏夹,在空闲时就可以直接转到自己收藏夹中去继续阅读,免去反复的查询的烦恼,大大方便了读者阅读。图书管理简易方便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将图书馆中的图书按照自己的方法任意的分类,并将分类添加到系统中。本系统具有独家的全文检索的功能,图书信息查询灵活、方便。本系统中的特定的资料查询功能,可以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找最需要的资料。系统安全性;系统安全是整个系统可靠运行和进行安全防范的基石,系统安全设计需要在统一设计的原则下,在不同的安全层次,在预防、检测和恢复等各个阶段,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防止信息的损坏、泄露或被非法修改,并保证系统安全。系统安全体系结构分为五层: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级安全、用户级安全、功能模块级安全、数据库级安全。网络安全;内部建立局域网(简称内网),内网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与外网采用防火墙隔离。充分考虑用户接入的安全验证,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还要求对用户的恶意攻击具有一定的防范措施(包括对病毒的防范)。在信息安全方面,防止非法修改、越权使用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信息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即:用户身份鉴别、用户权限控制、信息的传输安全、信息的存储安全。操作系统级安全:操作系统级安全保证是整个安全中的第一层保护。它保证只有合法的、授权的用户才能上网,才能登录到服务器。它是利用网络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机制来实现的。用户级安全用户级安全保证是第二层保护。它保证每个授权用户只能操作其权限所允许的功能模块或业务。用户在使用时,系统将从用户安全性列表中读取该用户的Rights标识符(RID)、用户级别(ULV)。系统根据RID及ULV决定用户所拥有的功能和对象的可操作性。用户安全性列表是根据用户的身份、所从事的业务来决定其拥有的权力属性;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属性不同,进入系统后用户所面对的功能树就不同,他所能操作的功能模块也就不同,从而实现根据用户权限自动裁剪功能树的目的。模块及级安全模块级安全保证是第三层保护。它保证授权用户在进入某一功能模块后,只能做其用户级别所允许的操作。用户安全性列表中的用户级别(ULV)是用户拥有的某一具体权力属性的使用级别。使用级别由低到高,用户对该模块的操作权力也就由小变大,随着级别的变化,用户所面对的操作界面也会自动裁剪变化。譬如说,该用户对本职业务功能是高级使用者,但对相关业务功能则可能只是普通使用者,对这些模块的修改与删除功能就会对他屏蔽,相应控件会不可见。数据库级安全数据库级安全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中最核心的一道屏障。数据库级安全遭到破坏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第一,数据向未授权用户泄露,或被未授权用户改动;第二,一些合法用户在获得信息时得到权限以外的信息;第三,由于一些具有合法权限用户的误操作,破坏了数据库中的数据。本系统用户密码使用md5不可以逆加密,保证用户密码安全。通过数据库安全机制的管理,可以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从而加强数据库的安全。
本文标题:非功能性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4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