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龙源期刊网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作者:李键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09期摘要:2001年农户小额贷款推行以来,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农贷业务实践已经6年有余了,它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民群众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对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工作环境,及艰苦的工作条件,在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发放上仍存在许多的问题,现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便农村信用社更好的推广小额农贷,为信用社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真正的双赢。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一、小额农贷的意义1、小额农贷的推行满足了部分农民合理的贷款需求小额农贷手续简便,只要有《农民贷款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就可办理,无需担保抵押,“等于农户在农村信用社多了一笔存款,什么时候要就什么取”,不仅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转型,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至2007年12月底,累放小额农贷21145万元,占全部农业贷款累放总数的42%;累放小额农贷8.4万笔,惠及全区40.5%的农户。2、小额农贷的发放密切了社群、银政关系为了加大小额农贷的投放量,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必须走村到户,这样增加了与农户的接触,也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又联合当地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两委会”干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发放贷款证,让当地政府在农民心中树立了威信,不仅改善了银政关系,而且构筑了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至2007年12月底,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4.25万份,占有效农户总数的90%;发放农户贷款证7.65万本,占有效农户总数的55%。3、小额农贷的发放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信用就是金字招牌,信用就是活期存折”,小额农贷的发放增强了农户的信用意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在不断深入人心,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近几年来,该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中的26%,得益于小额农贷的发放,在小额农贷的支持下,有近4240户农民实现了脱贫。龙源期刊网、小额农贷的发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的稳健发展推广小额农贷不仅树立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拓宽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经济的渠道,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至2007年12月末,巷口信用社各项存款增幅了12.34%,各项贷款增幅了14.75%,经营盈利增幅了200%,同时,小额农贷的发放也带动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据统计,至2007年12月末,该区有108个村委会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3624万元,落实村组贷款1512万元,组织资金9379万元。二、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一)对小额农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小额农贷经过6年的运作,有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或信贷人员在思想对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统一或不到位。他们片面地将发放小额农贷作为单纯的政治性、政策性的任务完成,甚至少数人员认为小额农贷就是扶贫贷款,是装“面子”而得不到实惠的贷款,可有可无;还有一些人员认为,小额农贷面广量大效益差,而且是以信用方式发放,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在谈到进一步推开小额农贷时,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人员片面的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性,害怕在实践中解决和克服遇到的问题。普遍存在“四怕”:怕增加工作量,全面推开后无法应对;怕责任追究,风险自己承担;怕农民误解,降低还款意识;怕凭证放款,失去放贷主动权等。认识是行动的指南,存在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小额农贷投放过程中所出现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工作开展不平衡等状况。(二)小额农贷不能满足多元化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用途主要是家庭小型种养殖的资金需求。这几年农村资金需求层次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户在对传统意义上的购买化肥、种子、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已经减弱,但对小额农贷的需求量却不断上升,为扩大生产需求、消费需求和教育需求等方面大量的增加,在农产品加工、务工经商、发展手工作坊等方面的小额农贷需求的增加尤为突出,这些农户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的资金需求,已经超过了小额农贷业务现行的额度,在办理抵押、担保(包括联保)手续困难的情况下,这部分农户、这部分产业虽然资金需求旺盛但却无法得到满足,这个矛盾在当前的传统农区尤为突出。又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额农贷因额度较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营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十分有限,为照顾广大农民“面”上的资金需求,不得不降低单笔贷款额度,这种情况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典型示范户的发展,力量显得十分微弱。巷口某村有5户农户计划搞养渔项目,通过市场考察,他们在信用社办理了小额农贷,由于小额农贷贷款金额小,农户未能如愿养到鱼。张某就是其中的一位,小额农贷最高贷款额为10000元,到外地引进品种鱼繁殖至少需龙源期刊网万元。2万多元的的资金缺口,使他最终放弃了养渔项目,只能让小额农贷贷款证闲置;又一村,随着榨菜业的发展,菜农外出发展所需资金的额度越来越大,信用社的小额农贷已显得力不从心。农户陈某,在计划到涪陵城中开办榨菜销售点,开店前尚有3万元资金缺口,小额农贷款证只能贷到10000元,在未能争取到其他资金援助的情况下,他无奈地只有放弃了。(三)小额农贷的资金来源不足以巷口为例,2002年该区两大支柱产业约需资金900万元(其中养鸡400万元,养猪业500万元),加上基础农业投入和小额消费借款,需要信用社提供支农资金1500余万元。2002年巷口信用社存款净增168万元,存贷比为61%,扣除准备金,可用资金只有100万元,加上支农再贷款200万元,全部支农资金也仅有300多万元,远远满足不了全区经济发展对支农资金的需求。由于各社金融机构对存款的激列竞争,信用社的服务手段、异地结算和信用产品的相对滞后,导致存款的市场占用份额逐步萎缩,虽然有上级联社资金调拨和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但该社面临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农村信用社已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没有了资金的持续投入,小额农贷推开和深化便成了无源之水。(四)小额农贷的风险防范能力亟需加强1、小额农贷的风险主要分内外两类风险。在外部风险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小额农贷最大的风险,信用即借款人自身的人格信誉,属道德品质范畴,变数很大。由此形成的债务链及为脆弱,一旦断裂和遭至破坏就会失去对贷款偿还的约束力。二是市场风险:小额农贷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小生产的盲目性很容易使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趋同,加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和水平落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经营时常出现相对大的市场风险。三是自然风险:从小额农贷扶持的产业分析,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对自然条件及生产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的承贷主体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但是农业是弱势高风险产业,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造成的损失必然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信贷资金风险。在内部风险方面:一是操作风险:由于小额农贷操作的简便性、办贷的独立性、发放的分散性,个别农村信用社存在内部人为控制、没有执行贷款公开制度、小额农贷发放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导致在少数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成了信贷人员的“寻租”工具,违规贷款较多,抑制了小额农贷按照有利于农户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正常发展。二是管理风险:小额农贷的特点,导致违规贷款有较强的隐蔽性。小额农贷具有操作简便、办贷独立、发放分散的特点,部分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时片面强调简化贷款手续而放松贷款的审核、发放程序,小额农贷责任不明确,“三查”制度未落实,给信贷监督管理带来难度,在违规贷款中有较强的隐蔽性。加之农村信用龙源期刊网社点多面广,加上农村地域辽阔、贷款农户居住分散,对小额农贷的管理、监督工作难以有效跟进,致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小额农贷与其他贷款相比,其风险更大。2、信用社信贷人员少,存在小额农贷管理不到位现象小额农贷是在基于农户经济状况调查、信用等级评定并发证、凭证直接办理贷款等基础上发放的贷款,虽说是信用贷款,但其中联结的每一个过程都对贷款的按期回收产生影响,一旦在程序中一个过程处置不严、不实,就会造成贷款的不良并将诱发道德风险的产生。巷口信用社一名信贷员,负责3个村900余户,800万元余额的农户贷款,其中小额农贷300笔,300多万元。据统计,有的信用社信贷员工作量更大。这么大的工作量要想保证每笔贷款都做到“三查”制度落到实处,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贷前调查和事后监督工作,仅凭各村代办员或村干部作中介,农村的亲情血缘关系会因中介信息失真导致信贷风险。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资信状况调查不实;部分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存在着失真现象,出现了有一部分农户的信用等级基本是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外勤人员确定、有一部分农户的信用等级基本是由村委干部确定的两个极端现象,使得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致使一些信誉差的人混入了优秀等级,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农户获得了小额农贷;还有少数的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走“捷径”,不按程序办,贷款发放要有人担保,违背了小额农贷的基本原则等。同时也因小额农贷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农村信用社人员在业务操作上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因素,使不该形成风险的贷款出现了风险。(五)国家政策扶持手段缺乏当前,小额农贷在有效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缓解农业资金供求矛盾的作用日益凸现,但小额农贷的风险也正在逐渐积聚,潜在风险加大。小额农贷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农业的自然风险,而这种风险又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无法控制的一种风险,通过对调查对象的了解,该区农村信用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深刻的体验,2000年洪涝灾害为留下了1400多万元的小额贷款至今还未能消化,紧接着2007年猪瘟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据统计,涉及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13656万元,其中小额农贷3821万元,当年还款能力受影响的共8900户8425万元,占当年新增贷款总额的82%。小额农贷支农的政策效应与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目标产生矛盾,迫切需要国家有关政策扶持,目前国家在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农贷的同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等配套扶持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使得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的持续发展受到了制约。三、对策和建议(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龙源期刊网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展开学习和教育活动,在思想上提高对其认识其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不断的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提高推广小额农贷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宣传小额农贷不仅是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且也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选择。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经营特点决定了其优势主要在于机制灵活,贴近农户,盲目垒大户,是以前农村信用社经营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通过大力推行小额农贷,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和化解过去贷款集中形成的风险,实现赢利目的。(二)适应农户需求层次变化,完善小额农贷的运作机制一是要调整小额农贷的金额。根据农户生产、经营、信誉等情况,实行差别授信或者追加授信,生产经营、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在额度上建议可以调整到30000—50000元左右;生产经营虽较差但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在额度上可以控制在10000元以内,这样能使农户借入贷款有所作为并能得到发展;二是完善期限管理。坚持贷款期限与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吻合,根据季节、生产期限,实行常收常贷,到期收回,真正使小额农贷做到周转使用和良性循环;三是增加贷款投放用途。扩大放款用途,增加投
本文标题: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5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