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作者:杨成进作者单位:郧县郧阳科技学校,湖北·郧县,442500刊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SCIENCE&CULTUREMAGAZINE年,卷(期):2009,(11)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3条)1.李国文追忆三国周郎赤壁2008(5)2.杜卫国曹操、曹植父子文格与人格的矛后比对2008(1)3.王海升论曹魏集团立嗣之争中的语言影响力[期刊论文]-宿州学院学报2007(3)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董保中.DongBaozhong罗曼蒂克的国贼曹操的权力追求与意向——(《三国演义》小说的意图与情节的自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2)近代以来为曹操翻案的著作多数是以历史的曹操来反驳三国演义文学的曹操,很少以该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情节、资料来分析、解释其中所塑造的曹操形象.三国演义小说作者企图塑造一个反面角色曹操,但其有意识的观念、立场与目的往往无法控制情节所产生的多层次意义解释的可能.细读小说的情节资料来分析曹操的心态、行动与意向,分析曹操与权力的关系、曹操的政治抱负,可以证明曹操不是国贼.曹操有篡汉的实力,却没有篡汉的意图.曹操不是一个反面人物,而是三国演义里一个最为成功、有深度、性格心态复杂的人物.在小说里,曹操与权力关系的演变自然影响曹操性格、野心、抱负的变化,但是曹操的罗曼蒂克诗人(艺术家)的个性始终未变.2.期刊论文纪德君.JIDe-jun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20世纪以来,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曹操形象的审美认识价值、为曹操翻案,以及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差异等;近20年来,研究者则主要运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解读曹操形象,这有效地拓展了曹操形象研究的审美空间.不过,回顾百年来的曹操形象研究,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也由此引发了一些耐人深思的问题.3.期刊论文王作宾浅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二重性-科教文汇2008(1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曹操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统一了北方,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过激的一些做法也使他背上了的恶名,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一方面,曹操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爱惜人才、奖惩分明、体恤百姓、不惮风险,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深刻.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奸诈狡猾、残忍狠毒、疑心重重、虚仁假意,这些基本上是根据史料的,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使的后人给予他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可看作他极为复杂的双重性格之写照.4.期刊论文向涛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青年文学家2009(18)曹操形象经历了由历史形象向文学形象的转变.三国演义把曹操放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度上写,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合理性虚构,从而将曹操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的、血肉丰满.笔者在文章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进行了归纳,展现出立体的曹操形象.5.期刊论文李中琴.杨祎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再分析-科教文汇2009(24)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最典型的.作者给曹操的形象定型是:乱世之奸雄.奸雄者.奸诈和雄才之统一也.本文将通过三国演义中写的一些具体的事例,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浅析一下曹操奸诈和雄才之统一的人物形象.6.期刊论文刘小芳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准公共关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借鉴作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成书的时代,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还没有产生,但在曹操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法情结合、多奖慎罚、应变灵活、协调沟通、信守诺言的思想和作为已有了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闪现,这些准公共关系思想对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7.学位论文何文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2007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具有双重文化意义的人物形象——曹操。“双重文化意义”乃是指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兼具历史和文学两种属性。作者将曹操即视作这样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研究他从历史进入文学并最终定型的传播过程,展现他在各个朝代各种文学形式中不同的人物风貌。文章从历史入手,以《三国志》作为研究历史人物形象曹操的起点,最后则以毛评本《三国演义》(即今天的通行本《三国演义》)作为研究文学人物形象曹操的终点。在这个过程中,以朝代为顺序,又分别详细考察了裴松之注中的曹操形象,魏晋南北朝小说野史中的曹操形象,宋元诗文中的曹操形象,宋元话本、宋金院本和元杂剧中的曹操形象,以及明代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在考察曹操人物形象传播流变过程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对影响人物形象呈现的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因素进行了简要地分析。本文的写作旨在完整地展现文化形象曹操从古到今的传播演变过程,以及他在各个时代链条上形象的变化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然由于才疏学浅,难免有力不从心之处,因此仅仅完成了对整个流变过程的粗略勾勒工作,恳请前辈学者给我指点与帮助,以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课题。8.期刊论文竺洪波.ZhuHongbo功首流芳:《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另一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4)三国演义对曹操总体上持贬诋态度,但对其文治武功和诗文风采并非一概斥责.本文试图通过审阅作品对曹操文化活动的零星描绘,结合有关史载的考察,揭示三国演义中奸雄形象的另一面--文化功臣的风采.9.期刊论文廖国辉探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6)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一直颇受人们关注,研究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一一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写得非常成功.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10.期刊论文庞婧文生命之绝唱——以曹操为例浅述《三国演义》人物临终诗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2)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叙事庞大,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展现出了各异的人物性格.而且,作者的叙述有条不紊,但凡上场的人物,对其在小说中的退场,即人物临终的描述都能做到各有特点.本文将以曹操为例,浅迷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临终诗词.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本文标题: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7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