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佛教寺院殿堂及供奉对象-------适用艺术11302/11303班梁会伟•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平面逐步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门南北中轴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修建若干殿堂,殿堂建筑大致按以下顺序排列:山门殿――弥勒佛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经楼(阁)•配殿和附属设施是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的次要建筑,通常由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以及客堂、禅房、斋堂、寝堂、浴堂、寮房、西净(卫生间)、放生池等组成。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出家人)东外西(居士、施主)的原则安排。这样,寺院就成了一组规模宏大而排列有序的建筑群。一佛教寺院布局概况•座北面南,从①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②山门殿③天王殿、④大雄宝殿,大殿之后是⑤法堂⑥藏经楼(阁)或毗卢阁、观音殿。天王殿前左右配有⑦钟楼和⑧鼓楼,大雄宝殿前,左右配殿有⑨枷蓝殿、祖师堂(或观音殿、药师殿等)相对。下面,就让我做你的导游,为你打开山门,去领略一下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和文化吧。•山门•|•哼将山门殿哈将•|•钟楼东北天王天王殿西南天王鼓楼•韦陀•|•枷蓝殿祖师堂•|•大雄宝殿•|•法堂•|•罗汉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阁)•|•方丈室山门•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我们日常说的“身入空门”,就是僧尼进入了寺院的大门――三门,从此开始了远离人世喧嚣、吃斋念佛的寺院生活。•三门又叫三解脱门:•①空解脱——观人我、法我皆空;•②无相解脱——观诸法无相,本无差别•③无愿解脱——观生死可厌,“不可愿求”。因此,入三门就是进三解脱门,意思是:当烦恼火无明火烧尽后,即因智慧而达到大自在的境地。(佛的境地)。•三门山门殿•山门后面(或者山门中间的无相门,)为山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而只有依山的寺庙,才会有山门神——哼哈二将•密迹金刚塑像二尊,造型为手持金刚杵的力士。传说古印度有两位王子皈依佛门,发誓常随佛旁,聆听佛的一切说教和一切秘闻,故称密迹金刚。•一些寺庙山门殿中的密迹金刚被《封神演义》中的“哼”(郑伦)、“哈”(陈奇)二将的雕塑所取代,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佛教界还有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国王的夫人生了一千个儿子,个个都成了佛。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一个叫楼至德。他们两兄弟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同时也为了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戏说哼哈•哼哈二将如何来的,不去研究了,总之这是两个自己完全没有主见、可是却拼命维护他们主子意见的活奴才。他们特别地类似于西游记中的本巴布、布巴本,是天才的一对现活宝。哼哈二将,一哼一哈憨态可掬地追随他们的主子,不亦乐乎地吹捧主子并彼此吹捧。•如果你以为,哼哈二将只是为了娱乐主子,那就完全错了。哼哈二将的生活态度是永远有理,不论是否真的有理无理。永远有理,在别人看来,是黑白颠倒,在他们自己看来也差不多。但是,哼哈二将就是要把白地说成是黑的、黑地说成是白的,他们问:难道不可以么?天王殿(弥勒佛殿)•殿中供奉弥勒佛。弥勒佛又叫弥勒菩萨或大肚罗汉,是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为姓,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慈悲”。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的弥勒佛大多是袒胸露腹、喜笑颜开的形象。古代民众祈求多子多福,因此弥勒佛又有了“送子弥勒”的称号,由此还出现了“五子戏弥勒”的塑像。弥勒龛两旁的柱子上刻有许多哲理高深的对联•开口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弥勒殿东西两侧是威武的四大天王•梵文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地球)、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天,(佛教把世界分成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的第一重天是四大天王,为四天王及其随从所住所)。•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āşţ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也表示“调”音。•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ūdhaka。“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也代表“风”。•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ūpākş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代表“顺”。•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śravaņ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保护丰收。天王殿背后是韦陀•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韦陀与庙的大小•看韦陀菩萨的韦陀杵的方向:•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庙里面为什么前门是弥勒佛,后门是韦陀佛•据经书说,弥勒是仅次于释迦牟尼佛位尊的、处于续补地位的佛,在“贤劫千佛”(佛有千尊)中排行第五。弥勒在西方的兜率天内院经历了四千佛岁(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劫难,于公元前五百余年轮回下生人间,辅弼释迦牟尼。后来,他因缘已尽,跳出三界,在“华林园华林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成“天人正觉”。•阿弥陀佛,韦陀菩萨既是护法神将,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贤劫千佛之一。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接下来是弥勒菩萨,第一千个就是这位韦陀菩萨。•这也是为什么韦陀能站中轴线上的原因。昙花昙花一现,只为韦陀钟楼钟楼钟下的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缘何供于大钟之下•我们很多到过佛寺朝拜的都知道,在佛寺钟楼的大钟下面都供奉有地藏王菩萨坐像.至于缘何将地藏王菩萨供于大钟之下,其中有其佛教渊源.我们常说出家人过着晨钟暮鼓的生活,意思就是说僧人每天都要敲钟,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反映的佛门生活概况.钟声在佛门中具有断烦恼、长智慧、离苦海、增福寿、脱轮回的功效.•在佛寺中,之所以将地藏王菩萨供奉于大钟之下,是因为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他曾发愿救度六道众生出离苦海,永得超升,这与敲钟的宗旨不谋而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大钟下供奉地藏王菩萨正是遵循释迦牟尼佛的教导。这样,打钟的僧人一面口称“南无幽冥教主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随称名号随打钟,令地藏菩萨愿力与离苦钟声相应,使三恶道一切受苦众生,闻钟声皆得仗地藏王的本愿慈力而得以解脱。问:玄奘是不是地藏王呢?•地藏菩萨也不是掌管地狱的,地藏菩萨发愿救度地狱众生,在九华山,曾有新罗王子,金乔觉,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在画像上,玄奘大师和地藏菩萨的确有点相似的地方,但不一样.鼓楼珈蓝神关羽•传说有个和尚走到荆州,看中了一座山,想在上面修座庙。奈何大家都不信他,于是他就编了个故事:有一天他坐在山脚下打禅,忽然关羽的鬼魂游荡至此(关羽因为是被人害死,所以不能投胎),关羽大叫道要报仇,还不断的念着“还我头来,还我头来”,这个和尚就劝说了他一番,于是关羽大彻大悟,亲自将山头的一个水潭填了。附近的人听了信以为真,纷纷捐赠,改成了庙宇。这和尚也不忘本,把关羽请进了大殿,成为了佛教护法神“伽蓝神”。至此,关羽的形象第一次发生了变化,由厉鬼变成了佛,开始接受世人的膜拜。大雄宝殿大雄是什么意思啊?•大雄梵语意译为伟大的英雄,是佛之德号,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我国寺院供奉佛陀之大殿,即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什么叫大雄)•“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大雄宝殿内供奉的塑像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大殿正中设台(坛)、台上供奉主尊像;二是东西两侧配置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三是主尊佛的背面配置大型海岛观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塑像。•大殿正中为主尊像,供奉在须弥座台或莲花座上,主尊佛为佛祖释迦牟尼。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称释迦为大雄,意指英勇无畏、法力无边,因此将供奉释迦牟尼的殿堂叫作大雄宝殿。主尊塑像多种多样,各寺院不尽相同,汉传佛教寺院一般设一尊和三尊。•1、一尊主佛像:有坐、立、卧式。•坐式是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像,或成道像或说法像。•立式为释迦旃檀像,佛右手下垂作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左手屈臂上升作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卧式为佛祖涅像,即佛祖入寂前,向众弟子们最后一次说法的法像•佛经上说:太子降生的时候,天空仙乐鸣奏、花雨缤纷,诸天神拱卫。一时间宇宙大放光明,万物欣欣向荣。天空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净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太子沐浴(这也是佛教定为浴佛节的典故)。太子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行走7步。太子每走一步,他的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并且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2、三尊佛像:•横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面是药师佛,右面是阿弥陀佛);•竖三世佛(正中是“现在世”释迦牟尼,左为“过去世”燃灯佛,右尊为“未来世”弥勒佛);•三身佛,表示释迦牟尼的三种化身(正中是法身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一种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中尊为“法身佛”名
本文标题:佛教寺庙布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4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