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2016版)
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为提高对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可预防性疾病,特制定本规范。新生儿死亡评审是通过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死亡新生儿病例的诊断、治疗、转诊、喂养及护理等环节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一、评审目的(一)明确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分析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二)发现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应用相关的技术服务规范。(三)完善产科与儿科的合作,提高产科和儿科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四)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二、评审范围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病例。(一)县(市、区)级评审:对发生在本辖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全部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二)市(地)级评审:对发生在辖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疑难、典型及有共性的病例进行评审。(三)省级评审:进行专题和疑难病例评审。三、评审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职责1.负责组织管理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2.成立本辖区内新生儿死亡评审组。3.提供和保障新生儿死亡评审所需的专项经费。4.及时反馈评审结果,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15.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监督、指导技术服务规范的实施。(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责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1.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1)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收集和管理本辖区需评审新生儿死亡病例的全病历和(或)病历摘要和(或)《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以下简称“死亡调查表”,见附件1)以及《儿童死亡报告卡》(以下简称“死亡报告卡”,见附件2)。(2)组织评审组专家对本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所有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并收集评审组负责完成的“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和“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见附件3和4),完成县(市、区)级“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见附件5)。(3)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地)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同时将所有“死亡调查表”和“死亡报告卡”上报到市(地)级妇幼保健机构。2.市(地)级妇幼保健机构(1)组织市(地)级评审组成员参加县(市、区)级评审。(2)审核本辖区内县(市、区)级各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死亡调查表”、“死亡报告卡”、“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及“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3)组织评审组专家对疑难、典型或有共性的病例进行评审及专题培训,并收集评审组负责完成的“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和“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完成市(地)级“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4)收集省级评审要求的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并上报到省级妇幼保健机构。(5)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市(地)级“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3.省级妇幼保健机构(1)组织省级评审组成员参加或指导市(地)级评审。(2)针对全省新生儿死亡的重点问题,组织相应的专题和疑难病例评审及2培训。(3)组织省级年度新生儿死亡评审报告会,及时反馈各级评审工作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4)完成省级“新生儿死亡评审年度总结报告”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4.国家级专家组负责对省和市(地)级评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三)医疗保健机构职责1.对发生在本机构的所有新生儿死亡及时填写“死亡调查表”或病历摘要及“死亡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死亡调查表”和(或)病历摘要和(或)全病历交至辖区内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时完成院内新生儿死亡病例讨论。2.选派了解死亡新生儿诊治情况的相关人员参加新生儿死亡评审会,并提供死亡新生儿相关产、儿科病历(包括转诊病历)原件或复印件。四、组建各级新生儿死亡评审组(一)评审组构成卫生行政部门、新生儿或儿科、产科、妇幼保健等相关专家与管理人员。评审组应至少由11-15人组成(县级评审组成员至少7-9人)。每次评审会时评审组人数应为单数,至少有7人及以上参加,其中新生儿/儿科医生及产科医生应各不少于2人。(二)评审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要求1.省级评审组成员应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其中主任医师应占70%以上。2.市(地)级评审组成员70%以上应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3.县(市、区)级评审组成员应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三)评审组职责1.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明确死亡原因,做出死亡诊断或推断。2.根据评审结果,找出在医疗、保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或干预措施。3.完成“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和“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4.国家、省、市(地)级评审组成员应参与或指导下一级组织的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五、评审原则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一)保密原则:评审结论不对社会公布;评审人员不得将评审相关资料、评审经过与结论对外披露。所提供的病历应隐去评审对象的个人和家庭等信息。(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根据多数人意见确定评审结论。(三)相关学科参评原则:死亡原因涉及其它相关学科时,应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加评审。(四)评审结论不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六、评审频率、内容和程序(一)评审频率原则上省级评审至少每年一次,市(地)级至少每半年一次,县(市、区)级每季度一次,或根据辖区内新生儿死亡的数量来确定。(二)评审内容及程序1.资料收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死亡发生后的7天内组织院内死亡新生儿病例讨论;由产、新生儿/儿科医生负责填写“死亡调查表”和(或)病历摘要和(或)全病历及“死亡报告卡”,并报至辖区内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召开评审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组织召开新生儿死亡评审会。(1)了解死亡新生儿诊治情况的相关人员汇报“死亡调查表”(需携带隐去个人和家庭信息的原始病历或复印件到会,以备专家询问);(2)评审组专家针对死亡病例进行提问并讨论;(3)评审组专家针对新生儿死前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每例死亡新生儿完成“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和“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3.完成“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4妇幼保健机构对每次评审的所有“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评审后2周内完成“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4.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将“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报至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妇幼保健机构。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评审结果反馈给辖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将有典型意义的评审结果逐级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新生儿死亡评审流程见附件6。5附件1儿童编号: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请查阅产科、儿科、转院病历摘要等相关记录填写本表,必要时通过询问死亡新生儿家庭成员获得信息,并在相应选项编号上画“〇”或在空格/横线上直接文字描述。1.基本情况101省市(地)县(市、区)102死亡发生医院103病历号(1)新生儿病历(2)母亲病历104医院级别(1)省级(2)市(地)级(3)县(市、区)级(4)其他105入院日龄_______天______小时死亡时日龄_______天______小时106死亡地点(1)产科(2)新生儿科/儿科(3)其他_________107填表日期年月日108填表人姓名,单位所在科室:产科新生儿/儿科保健科其他是否诊治医生:是否2.新生儿母亲的基本情况201母亲的年龄周岁202母亲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4)大专及以上3.新生儿母亲妊娠和分娩情况题号调查内容选项301孕、产次数孕次,产次302既往不良产(1)有(2)无史303本次分娩孕周天周6304本次妊娠产(1)未产检(2)1-4次(3)≥5次前检查次数305有无妊娠合(1)有(在疾病前划“√”,治疗情况填写编号(①未治疗②好并症转③无变化④加重),如果内容较多,请另加附页)疾病名称治疗疾病名称治疗情况情况胎盘早剥感染前置胎盘肝病高血压疾病心脏病早产肾脏疾病糖尿病性传播疾病贫血其他(名称(2)无306有无分娩并(1)有(在疾病前划“√”,治疗情况填写编号(①未治疗②好发症转③无变化④加重),如果内容较多,请另加附页)疾病名称治疗疾病名称治疗情况情况胎儿宫内窘迫心功能衰竭产时子痫感染胎膜早破子宫破裂产程延长其他(名称(2)无307分娩地点(1)医院名称(2)家中(3)途中308分娩医院级(1)省(2)市(地)(3)县(市、区)别(4)乡(镇)(5)其他309分娩方式(1)阴道自然分娩(2)产钳、吸引器、臀牵引(3)剖宫产(4)其他4.新生儿出生时情况题号调查内容选项7401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02性别(1)男(2)女(3)不详403出生体重(1)克(2)未测404胎数(1)单胎(2)双胎(3)三胎及以上405阿氏(Apgar)(1)1’分,5’分,10’分评分(2)未评406羊水污染(1)有,I0II0III0(2)无407新生儿复苏(1)有(2)无(跳至501)408复苏人员(1)产科医生(2)儿科医生(3)助产士/护士(4)麻醉师409辐射抢救台(1)使用(2)未使用410采取措施(在下表相应格内划“√”)(1)清理呼吸道(2)常压給氧(3)正压通气(4)气管插管(5)胸外按压(6)肾上腺素(7)扩容5.新生儿喂养与护理501喂养方式(1)未开奶(2)纯母乳喂养(3)混合喂养(4)人工喂养502保暖方式(1)暖箱(2)电暖气(3)辐射台(4)空调(5)袋鼠式保暖(6)其他503新生儿访视(1)有,出生后(7天内、8-14天、15-28天)(2)无6.本次异常情况就诊经历(本次病程中所就诊医院及诊断,按就诊的时间顺序列出)医院,医治地点:(1)住院(2)门诊;入院日龄______天_____小时;医治天数______天_____小时;出院诊断医院,医治地点:(1)住院(2)门诊;入院日龄______天_____小时;医治天数______天_____小时;出院诊断医院,医治地点:(1)住院(2)门诊;入院日龄______天_____小时;医治天数______天_____小时;出院诊断7.本次异常情况的治疗和抢救过程(包括孕产期保健、分娩情况、本次异常情况治疗和抢救过程)8请描述主要治疗、疗效和抢救过程(应包括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辅助检查,治疗措施,治疗反应等。采取的措施,如吸氧、辅助通气,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喂养,保暖等;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青紫、呼吸困难、拒乳、呕吐、腹泻、反应差、抽搐、脐带残端发红或流脓、皮疹、皮肤黄染等)。如果内容较多,请另加附页。8.新生儿死亡情况801死亡时间年月日时分802死亡诊断803是否放弃治(1)是,原因:①病情危重②经济原因疗③担心不良预后④其他(2)否804是否做尸体(1)是,报告结果解剖检查(2)否805是否进行院(1)是(2)否内死亡病历讨论9填表说明请查阅产科、儿科、转院病历摘要等相关记录填写本表,在相应选项编号上画“〇”或在空格/横线上直接文字描述。表头中的儿童编号:由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统一排序后填写,如果是全国儿童死亡监测区县的儿童,则采用“儿童死亡报告卡”上的儿童编号。1.基本情况103病历号:如新生儿死亡发生在产科需提供母亲病历号,如发生在新生儿/儿科,需提供母亲、新生儿病历号,以备查阅。3.新生儿母亲妊娠和分娩情况301孕、产次数:应包括本次,所以至少各为1次。302既往不良产史:不包括本次。303本次分娩孕周:例:36-2周,应统一填为35周5天,不要填为36周-2天。305有无妊娠合并症:指本次妊娠期间有无妊娠合并症。306有无妊娠并发症:指本次妊娠期间有无妊娠并发症。4.新生儿出生时情况405阿氏(Apgar)评分:应分别填写出生后1、5、10分钟时的评分结果。406羊水污染:如有,应圈出随后的污染程度,如Io408复苏人员:可以多选。5.新生儿喂养与护理504新生儿访视:指新生儿出院
本文标题: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2016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6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