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决定了对应的级别范围
第三章职位与级别2主要内容职位分类概述职位类别与职务序列级别设置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应该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位分类的基本规定,理解职位分类的涵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优势比较,了解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改革;二是职务设置的主要内容,了解职务序列设置的依据和有关职位类别,理解职务类型、职务层次、职务名称的规定;三是级别设置的主要内容,了解级别的功能,理解级别确定与晋升的依据,职务与级别对应的原则。3第一节职位分类概述一、职位分类的内涵与依据职位三个组成要素及其六个特点职位分类的概念及其特点二、职位分类、品位分类的比较品位分类的涵义两种分类制度的优缺点比较并从中揭示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趋同化。三、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4职位职位职位是由上级组织确定的,由一个工作人员所担负的工作量以及职务与责任的集合体职位的要素组织分配、单位工作量、职务与责任的结合特点1)职位是执行公务的基本单位,是组织机构的单位和细胞2)职位是以“事”为中心而设置的,是为了落实组织的职能而进行职能分解的单元3)职位有数量的限制,受组织机构的职能、规模、职权分解和经费等因素制约4)职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具有可变更性。5)每一职位都有一定的标准6)每个职位对应一定的类别和等级,从而与一定的工资待遇挂钩5职位设置内涵:指在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设置职位依据四大要素:职能级别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职位设置的最终要求6职位分类职位分类,即以职位为对象,依据国家公务员职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四个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国家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特点1)职位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2)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3)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应干什么事,而是对各种职位所面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4)职位分类旨在通过实行科学的分类,以提高国家公务员管理水平5)职位分类随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作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7品位分类品位分类是以人为对象进行的分类,依据的是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学历、资历)和身份(如官职高低、薪金多少),从而划分不同的类别和等级品位分类制度与职位分类制度的比较见书P37-388两种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趋同化1)职位分类体现的是科学管理理论;品位分类体现的是管理行为学理论2)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强调行政系统的整体性,符合生态行政学的要求;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存在,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符合行政系统的开放性和反馈性3)实施两种制度逐渐借鉴融合9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为公务员的考试与任用提供了科学标准;为公务员的考核提供了参照系;为公务员工资待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开展公务员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制度环境。10第二节职位类别与职务序列一、我国职位分类制度改革二、职位类别三、职务序列11我国职位分类制度改革职务分类制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缺乏多样化职务序列而导致公务员晋升渠道单一。缺乏专业技术类职位设置而导致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12新的职位分类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划分公务员职位类别,为优化公务员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重新设置公务员职务系列,使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授权各机关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13职位类别(一)综合管理类职位(二)专业技术类职位(三)行政执法类职位(四)法官、检察官类职位14职务序列涵义1)科层组织2)金字塔形状3)明确严密的等级序列和职能分工4)服从组织规则和上一级的领导。15领导职务层次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16非领导职务序列1)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权和责任的职务。分为8个职务等次2)设置的动因——“五个需要”适应国家行政机关某些职位特点的需要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的需要克服“官本位”现象的需要减少行政领导职数、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规范对原有相当待遇人员管理的需要17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18第三节级别设置一、级别的功能二、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三、确定级别的依据四、公务员的其他级别制度19级别的功能一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二是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以职务层次为横轴,以级别为纵轴构成的“坐标系”,可以标识不同类别、不同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科层组织中所处的位置。20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公务员职务等次划分12个职务等次,27个级别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交叉关系见P52,表2-2《职务级别与对应关系表》21确定级别的依据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决定了对应的级别范围;德才表现是确定公务员级别的重要依据;工作实绩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操作性;资历包括学历、工龄与任职经历和年限等能反映资历的情况。22公务员的其他级别制度衔级制度人民警察、海关、驻外外交机构等特殊领域法官、检察官等级制度十二级法官主要划分为以下四等:(1)首席大法官,首席大法官只有一人,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2)大法官,大法官一共包括两级;(3)高级法官,共包括四级;(4)法官,共包括五级。十二级检察官主要划分为以下四等:(1)首席大检察官,首席大检察官只有一人,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大检察官,大检察官一共包括两级;(3)高级检察官,共包括四级;(4)检察官,共包括五级。
本文标题: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决定了对应的级别范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6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