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13初二物理易错题上传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0分)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在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较大D.速度由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决定标准答案(D)解析:A项正确,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B项正确,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符合速度的定义;C项正确,在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较大,由速度公式v=s/t得,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D项错误,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时间必须对应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次哈欠标准答案(C)解析:A项错误,眼睛迅速眨一次,大约用时0.1s;B项错误,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C项正确,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D项错误,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远大于1s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标准答案(D)解析:A项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正确;B项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项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D项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甲==1.25m/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0.625m/s.选项D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用t/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t/s越小,表示运动越快标准答案(D)解析: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t/s越小说明v越大,故D正确5.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mB.170mC.200mD.230m标准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通过第一座桥时,车通过总路程;;当通过第二座桥时它以同样的速度,故车通过总路程。因为车通过总路程,所以。6.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A.B.C.D.标准答案(C)解析:A错误,如图,和“F”比较,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B错误,如图,和“F”比较,左右颠倒,上下不颠倒;C正确,如图,和“F”比较,左右颠倒,上下颠倒;D错误,如图,和“F”比较,上下不颠倒,左右不颠倒;7.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标准答案(D)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公式s=vt,路程不仅与速度有关,而且与时间有关.故不知道时间多长时,无法比较路程的大小.故选D.8.在四个相同的玻璃杯里,分别装有不同量的水,如图所示。用细棒敲击,能得到do.1,re.2,mi.3,fa.4四个音阶,与音阶fa.4相对应的杯子是标准答案(C)解析:细棒敲击杯子时,杯子(含水)振动发声,水量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故音调也越低,音阶fa.4的音调高,振动频率最高应与水量最少的杯子C对应,所以选C。9.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100KgD.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标准答案(B)解析:A错误,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m;B正确,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错误,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D错误,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所以选B.10.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这是因为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B.屋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声音不会被反射C.屋子比较安静,旷野里比较喧闹D.屋子里的回声加强了原声,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标准答案(D)解析: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这是因为屋子里的回声加强了原声,旷野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很多,不能加强原声。故ABC错误。所以选D。1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句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璧”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标准答案(C)解析:月亮不是光源,它是靠反射太阳光而被人们所看见的;“静影沉璧”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月亮的像)像沉入水中的碧玉,是光的漫反射。所以选C。12.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柱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标准答案(D)解析: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如果阳光照上去他就把其他6种颜色全吸收了,只反射出红光.如果红光照上去,红光全部反射出来,看到的只能是红色,而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这样看得更清楚.故选D.13.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标准答案(D)解析:“天在清溪底”是看到天在“溪底”,即人看到的“溪底”属于折射形成的虚像;“人在云里行”是人的像在云的像中走,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选D.14.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标准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当是以车为参照物,雨滴平方向有个向西的速度还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综合作用后竖直下落。实际雨滴水平方向应该向东运动的,加上竖直方向的重力作用,所以斜向东下落,选B。1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平面镜高度只有人身高的三分之一,人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此人应A.向前移动B.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标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得出结论,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要有身高的一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无论物体怎么移动,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选C。16.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主要是A.心脏以每分钟70次左右的搏动发出的声音B.由于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进入心脏时发出的频率为数百赫兹的声音C.心脏收缩时发出的声音D.上述三种声音都可以听到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是物理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渗透题,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而心脏每分钟70次左右的搏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因此A选项不对,C与A情况相同,也是错误的,因为人心脏收缩也是每分钟70次左右。B选项中的频率为数百赫兹的声音,在人耳听觉范围内,因此B选项正确1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必须所属哪一段路程或时间C.用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D.匀速直线运动各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标准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所以A错误B正确。平均速度不能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的瞬时速度可以描述物体的精确运动状态,所以C错。D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意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B。18.我国古代有一种叫“编钟”的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悦耳的音乐,一组“编钟”包括很多个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钟,敲打时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A.只能是响度不同B.只能是音调不同C.可以做到响度和音调都不相同D.可以做到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相同标准答案(C)解析:因为制作乐器的材料相同,则音色相同,敲打编钟时,可以改变编钟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因此响度和音调可以改变,故选C。
本文标题:13初二物理易错题上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7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