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探究】: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提示】:新中国成立【探究】: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什么?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恢复国民经济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表现:1、帝国主义掠夺。2、国民政府搜刮。3、战争破坏。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原因:(2)恢复及意义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9%91%重工业其它材料一: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2.76千瓦时发电量4公斤538公斤2.37公斤钢产量印度美国中国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材料二:材料三: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探究】:以上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面临什么样的现实?工业基础非常薄弱!2、“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之一:【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②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③意义: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提示】:①原因:历史:现实:外部: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苏联经验重点!(2)任务之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探究】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中有关知识分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提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②基本途径和方式:③完成及意义:生产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与未来的社会性质不符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身临其境】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公民,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情有哪些判断?对国内主要矛盾会作出怎样的分析?认为党和国家应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探索!二、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956北京)(1)内容:(2)评价: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指导思想:1958年总路线(2)内容:(3)后果:三年经济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1)内容:农村纠“左”、八字方针(2)结果:国情分析、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分析正确,成功探索,但未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点!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总体损失原因:2.局部回升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①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②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系统纠正文革“左”倾误)【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提示】:1.成功: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八字方针调整和全面整顿2.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大搞阶级斗争,忽视经济建设【学有所悟】: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提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工农业生产总值19491952195619581966197619781962ABCDEHIJ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思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中国成立来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或活动有关?FG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一化三改”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文革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年文革过渡时期1840年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小结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共八大(1956年)★两个运动(1958年)★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经济好转:(1962—196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巩固练习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B、1956C、1966D、1978CB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巩固练习CC5.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CFgh一五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乌鲁木齐兰州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武汉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机床、飞机【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提示: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原因:地理:历史:资源,交通,离苏联近重工业基础好返回33%55%8%3%1%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1%1%72%7%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6年底1952年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变化: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社会性质变化)返回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探究】:此图说明大跃进有何特点?【提示】:强调速度与数量(快、多)违背八大经济建设方针以钢为纲工业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探究】:结合上图和此图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以粮为纲农业跃进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特征?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不仅毁掉了大量山林,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中心大跃进时期的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的大跃进﹚土地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探究】:“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提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返回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探究】:此图表反映出在1956---1966的十年建设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提示】:虽有曲折,但总体向上【探究】:结合下词分析在调整国民经济之后,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会一帆风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提示】:党和国家依然未改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1966年1968年1973年1975年558.7亿元815.6亿元809.7亿元419.4亿元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652.6亿元1976年【探究】:文革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返回【提示】:总体损失巨大,局部年份回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探究】:从诗中可看出当时人们怎样的精神面貌?【提示】:斗志昂扬豪情万丈【探究】:如把这种豪情用于经济建设,会不会产生隐患?这在总路线中有何反映?【提示】:急躁冒进(多、快),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质:“左”倾)返回
本文标题: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0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