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育学复习重点(特重点)
教育学复习重点(特重点)1、教育概念:一是作为机构的教育,如学校教育、教育事业;二是作为活动的教育,如教育评价、普及教育;三是作为内容的教育,如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四是作为结果的教育,如素质教育、公民教育。从广义来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互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广义教育既包括制度化的教育,也包括非制度话的教育,他是众多形态教育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职场中、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影响。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有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人们日常所说的教育,多数情况下就是指这种狭义的教育。2、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各阶段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萌芽阶段:《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出现于战国末期,为儒家思孟学派所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论语》《师说》朱熹《语录》颜元《存学篇》;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发的书)独立形态阶段:17C以后,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3年发表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单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旨在“阐明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普及出初等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直观性、彻底性、量力性等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等主张。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的《爱弥儿》,法国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瑞士费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繆德》,德国福禄贝尔《人的教育》,英国斯兵塞《教育论》。完整教育学体系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著作《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完美德性”,历史上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多样化发展阶段:19C中期——20C70S19C末——20C初,欧洲新教育思潮,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反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主张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出现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赖伊、梅伊曼,美国杜威(影响较大)、桑代克等。代表教育革新运动时期教育学发展的著作主要有瑞典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法国德莫林《新教育》,美国杜威《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在教育学派”的对立。20C30S以美国巴格莱等为代表的新传统教育学派,批评现代教育学派忽视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读书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20C50S美国科南特强调让中学生通过读书掌握各门学科的“核心”东西,推行能力分组,后失去主导地位。20C70S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一方面仍坚持主张培养卓越的智力,另一方面指向人格整体教养,构成更加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如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主张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已发展创造力为核心,以形成独立的个性为归宿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强调意义学习和无结构教学极其特殊的教学方法等。从19C40S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逐渐发展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强调对教育现象要进行历史的和阶段的分析以及社会背景的考察,认为教育起源与劳动,教育形态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20C70S后星期了批判教育学思潮,研究者借助多种学科资源对近现代以来的教育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迪厄等,代表性的著作是鲍尔斯与金蒂斯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利》、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等。3、教育的经济功能:(社会、个体功能)现代教育中学中认为经济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以及相应的产品交换、分配和消费。功能主要分为:(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教育会生产劳动力”,依靠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存在。(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教育把知识形态的间接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使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物化”和应用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创新则更离不开教育。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四)就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来看教育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但与生产力发展又不完全同步。一种是有教育内容相对稳定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矛盾,使得教育内容不可能随时把科学技术新成果都反映出来,它总是滞后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由于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人们可以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展示科技发展的未来要求,并将其反映在教育内容中,使部分教育内容具有超前性。(五)就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来看教育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教育同现存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不是完全一致。一种: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教育的有些部分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存在,当旧的制度被消灭后,旧教育还要继续残存一段时期;另一种:由于人们能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去认识、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教育发展的未来,在旧的制度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超越当时社会制度的新教育思想和主张。要不断改革教育中陈旧的、过时的、不合时宜的东西,以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改造工作,谨慎地、有步骤的进行教育改革。5、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启示:(六)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别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施以相应的教育,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有具体到抽象。(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稳定的、典型的和共同本质的特征。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在确定教育目标要求、组织教育内容和采用教育方法时都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额特点分阶段的进行。在确定教育目标要求、组织教育内容和采用教育方法时都必须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点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个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前后相邻的阶段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过渡。因此,每一阶段是相互衔接、不能截然分开的。(八)发展的差异性个体的发展,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异性。共同性是指个体发展的基本阶段是共同的,每个阶段也都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共同特点。但在每个阶段内,每个个体间都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放米娜完全相同的个体是不存在的。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遗传素质的差异和环境、教育影响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个体在接受外界影响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密切相关。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集体教学中,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九)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发展的速度、成熟水平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性,从总体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人的身心的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认识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助于我们明确儿童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关键期”,但并不是超越了关键期的时间范围,某些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只是以为这个题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十)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应了个体身心发展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某些方面有缺陷或暂时落后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通过其内在的力量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和发展。只有这样,教室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6、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由上述可见,学校教育的一系列特点,客观上就决定了它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地位。教育对人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然,不能忽视遗传素质的基础、环境影响的一致性和个体主观能动性这些条件,否则就可能犯“教育万能论”的错误。7、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大题)个性发展(个性表现):是指人的自主性、独特性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充分发展,就是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讲,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指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与程度。个体的个性化张扬个性,个体的社会化约束着个性的过分张扬。个性教育并不排斥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体现在每个个体身上,只有从他们的个别情况出发,才能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体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个性教育是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不同学习放上达到这些要求,是在达到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特殊的才能、兴趣和爱好。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一)教育能够唤起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二)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人的独特性的形成(三)教育能够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发现和培养个体的强项和优势(二)鼓励个体参加集体活动(三)转变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四)彰显个体的心理内化8、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不是教育方针的全部,它不等同于教育方针。9、教育目的地价值基础:(两种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20C人本主义者更倡导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基本观点:a.教育目的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c.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我国教育学者李玢将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概括为一下几点:a.人是依赖于社会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人是不存在的b.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目的c.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10、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
本文标题:教育学复习重点(特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6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