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黎传敬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始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构建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则必须依赖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做到“三个构建”,即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第一部分引导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方式来进行。习的方式来进行。(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里谈一谈教师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教学中的策略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个具体内容。1、自主学习中的自主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自我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样,既避免了教师重复性的劳动,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都有所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也许会走弯路,但毕竟是学生自我选择的,应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积累学习策略。(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往课堂教学缺乏活力,问题在于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在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以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应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过程调控。自主学习中,学生应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2、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的技能(1)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情趣,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不要轻易否定,应善于捕捉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要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不同意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乐趣。(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要依靠相关资料,自己去寻求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技能。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搜集的资料给予具体指导和说明。其次,要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给予指导,如可通过报刊、网络、文献、电视、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资料。(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此外,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与诱导,要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像力。在教学教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问,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组自主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小组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善于提问和质疑,善于思考别人的意见;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又要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注意倾听,及时做好记录,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并注意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简洁、有理有据等。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在侧重学法指导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比较和思考中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更加深入思考,最终学会学习。(二)有效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材料的收集,知识的准备与投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知识,在感受中领悟。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一些互动活动使学生明确:主动提问是积极可取的行为,即使问错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正常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学会获取有效信息。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排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2、用不同方式促进知识的迁移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都会有迁移,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正面促进影响,即正迁移。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学习自主性也越强。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定势,促进学生迁移。有关研究表明,练习题之间保持同一性将有助于学习者的知识迁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启迪他们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会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某老师执教《柳叶儿》一课中分析“太阳”与“大樱桃”的相似联想训练时,他补充了“圆”的联想训练;又选取与课文同题材的张洁的《挖荠菜》中的一个片段描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同课文中表达“乐”“美”“香”意思相同的句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惟有“柳叶”“荠菜”才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辈。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设置挑战性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经过努力能完成的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以行为的成功来强化其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中的三种因素。教师要积极调动这三种因素,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内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作用也能大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者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三)自主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分组的无效性自主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在自主学习小组构建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也有很多的小组学习是无效的自主学习。有的小组学习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热烈活跃的氛围只是一种表象,实在达不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有的老师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随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与组成,没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学习只能是随意性的、无效的。2、自主不等于自流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自主,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主要问题后就不要管了。还有的老师在自主教学中,不知道哪些内容应是让学生自主的,哪些内容应该是教师引导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下放那些属于学生的权利,即学生提问的权利、自主探究的权利、合作交流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权利。自主就是在相应环节留给学生相应的时空。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仅靠自主学习不能完成任务时,需要把思维进一步推向深入时,这些时候都离不开教师的导向作用。3、问题无效性在自主学习中,由于问题设计没有真实性、开放性和探究性,致使自主学习无效。有的老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是设置的问题没有实际价值,导致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质疑兴趣,由需要而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程。第二部分引导合作学习方式的构建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切实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一)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1、了解合作学习具备的要素北京师范大学肖川老师在《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一文中指出,合作学习要具备以下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合作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合作,合作本身也是学生间互相交往与学习的过程。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意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2、教师在搭建合作学习平台中的作用(1)教师是倾听者、激励者、引导者。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实效,教师首先应是个倾听者。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当遇到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时,要善于吸取合理正确的内容,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发表意见时,不以教师的权威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地深入,使讨论得以有效进行。当个别胆小的学生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敢开口发言时,教师应作为激励者,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个别学生争强好胜,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引导他们意识到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只有学生间的充分交流、彼此倾听,才能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思想的共鸣、智能的发展。(2)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教师要适当、适时地组织合作小组按照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开展学习,关注合作的进程,了解各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及时点拨,适时调控,这也是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的重要保证。除了认真组织好小组的合作交流外,教师还必须做好小组合作的交流的讨论管理工作。如,适时调整小组成员角色,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根据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来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此外,教师还是指导者,给学生知识和学习上的指导。在知识指导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各位学生自学的情况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和指导。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灵活多样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3、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教师技能前面已经介绍了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的技能,这些技能同样适用于合作学习,除此以外,还应注意以下技能的提升。学习。除此之外,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8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