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活动课例研讨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活动,研究的是教师自己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这种研究让教师感到亲切、容易接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强,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回头展望这几年的工作,也让我们感到这种模式成为了教师们青睐的一种提高途径。一、回首过去,期待改变回顾以往的教研活动,我们教研组的活动也围绕上课,研讨等活动进行,可是真正静下心来想,更觉得我们的活动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完成活动也研讨,活动流于了形式,没有对大家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更没有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提高教研的成效,真正发挥教研的作用,切实为提高教师个人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正在此时,我们开始尝试以课例研究为主的教研活动活动形式,从起初不懂得如何进行,到慢慢的摸索前进,再到现在形成系列化的研讨活动,使大家深刻的认识到课例研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听评课的页面上,这种活动的形式也激起了教师们的研讨热情,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对今后的提高充满希望。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1、围绕课例课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采用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进行研讨,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这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课例研究的方式,课例研究课一般采用的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确立上课的教师,然后由上课的教师确定上课的内容,并设计出本节课的教案,本组教师围绕授课内容,针对教案的每个环节,进行最优化的修改。上课之初,我们主要是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每次的课例课,把本组的教师分成几个组,围绕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过后的评课,则是观测小组的教师围绕自己的观测点进行细致的点评,并对初次确立的最优教案提出建议,进行二次研讨,授课教师通过实践,集结大家的智慧形成二次的教案,并再一次进行上课,二次上课仍然采用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二次上完课后,再次围绕这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对比,总结出不足的地方形成第三份教案,也就是大家认为比较满意的一堂课。如此循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这种“磨课”方式对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提高他们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效果十分显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确立课堂观测点时,我们没有分的很细致,因为本组的教师人数也比较少,确立了两到三个观测点,两人一组,做好课题观测的分析。从课堂观测的这种形式,使大家明白了课例课不同与传统的听评课,与传统教研中的听评课。在课例研究中,从课堂观察的测点看,一下子就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观察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观察点,运用不同的工具对学生如何学、学的如何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和分析,力求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并以此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传统的听课、评课的重点往往会放在教师如何讲、教师讲的如何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中老年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2、面对本组教师,采取一课多人同教的方式进行研讨。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讨也许显得更为重要。选择同样的课题,让不同的老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切磋,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每期我们都倡导同年级的老师上同样的内容,从课堂中就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底,水平,这样的形式会带来更多的思考,从教师自身出发反思,诸如“为什么他的这个环节这样设计,意图是什么?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他的学生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反应的这么快”、“如果这个环节这样设计是不是更好”、“他是不是和我犯了一样的错误呢”……看到别人课堂中亮点和失误,带给自己的震撼远远比告诉老师来的更深刻。3、确立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研讨。通过前面的实践,的确让我们感到了课例研讨这种形式带来的好处,让本组的教师受益匪浅,同时又开始让我们深刻反思,这样的活动能够系列化呢?使课例研讨不仅仅局限在上课中,使之形成为系列化的活动。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后期的活动中,我们又开展了系列的研讨活动,每月确立一个研讨的主题,例如,本学期我们围绕有效教学开展研讨活动,并且每个月的主题都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方面,本期我们分别就“有效方法”“有效提问”“有效练习”“有效复习”四个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讨活动,研讨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无论是经验性的,还是问题类的,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堡垒也许比较容易攻克。每月的研讨活动配合课例研讨课,在加上课堂观测,课堂观测点也是围绕每月的主题,精心设计,使研,评,议,提充分的结合起来,做到研有主题、评有内容、议有成效、提有所升。使课例研讨活动成为系列化的活动。4、积极开展反思活动,使教师们在活动中真正得到提升。通过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是教师要能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所反思,在活动中教师们都能积极投入,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通过课例研讨活动,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开始反思,我校学生基本都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长期忙于生计,对学生的学习缺少关心,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抓住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成为教师们开始反思的主要问题。三、立足实际,切实提高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认为我们教研组的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有教育专家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捕捉问题、反思实践、总结经验的过程。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课例作为研究的载体,给教师提供了特定的教育问题和实际教育经验,同时也成为了反思的载体。比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开展系列的研讨及课例课,通过研讨课及研讨交流活动,进行深思和反省,并找到相关理论进行实践,从而逐步找到解决该问题或者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课例研究能将教师自身已经拥有的新课程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把知识、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2、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提高互助合作意识课例研究提倡的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们互助合作,系统的检验教学实践过程,教师从始至终都是研究的主体。在一组教师共同协作与计划、教学、观察和修改一个课例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成一种新型的讲究主动、沟通、合作、共识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学习型的教研组。这是教师自愿组织和参加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或行政指令才去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教师都要超越自己的理解,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理解和别人看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更丰富和更接近事物全貌的见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切身体验到了“自主研究——问题解决”的乐趣。课例研究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不仅使教师个体成为了教学研究的专家,教师群体也超越学科的共同体,课例研究带领教师进入了专业成长的佳境。3、促进教师对教材研究的兴趣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是积累系统科学知识的工具,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对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所以吃透教材非常重要。课例研究是研究备课、上课、评课所进行的种种活动,教师要全程参加,就必须研究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目的、编排特点、知识体系、学习重点、难点、隐含的思想方法,并要对教材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进行研究、了解透彻、运用自如,这样在互助合作中才能与人交流,为参与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激发教师研究教材的兴趣。4、推进教师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课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跟踪”或“汲取他人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课例研究作校本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实施的过程。它除了关注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还更多的兼顾学生的发展,并且考虑到教学中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给校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5、有助于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课例研究通常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过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因此,当教师在研究“课例”时,就要观察课堂,收集学生的一切表现,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随着课堂节奏变化的思维。所以,推行课例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激发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客观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促使教师视学生为课堂中的主人,视学生为学习的伙伴。四、反思困惑,不断提高通过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我们也认真的反思,这种方式的确让我们成长,但同时也让我们对本组的活动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对比了其他学校的此类活动,也让我觉得我们还需不断的加大活动的实效性,课例研讨课,形式很好,对教师来说也是教师成长比较快的一种途径,但如何将此项活动做得更扎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观测点,如何更好的将一些理论的研讨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达到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锻炼的目的,这些都是今后教研活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标题: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1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