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亚欧民族大迁徙•一、亚欧民族迁移概述•二、日耳曼民族迁移过程(含义、导火线、过程、原因。)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亚欧民族的大迁徙,而这三次民族大迁徙与当时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古时期正好对应的是欧洲历史上的三次大迁徙时代,世界历史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时代是中国此时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欧洲正好是罗马经历了三世纪危机的时代,民族大迁徙和两国内部矛盾相结合,摧毁了辉煌的两大帝国。同一历史时期,东西方的历史如此相似,两大文明古国同时在游牧民族的攻击下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若干游牧民族建立的分裂王国,这些游牧民族又互相攻伐,造成了数百年的兵连祸结。一、亚欧民族迁移概述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是指公元4-6世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向着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规模迁徙运动,这些日耳曼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就成为今天西欧国家起源。要深入了解西欧国家,必须从了解民族大迁徙开始。比如说German\France.星期三是奥丁神之日,英语称Wednesday。星期四是托尔神之日,英语称Thursday。星期五是弗列亚神之日,英语称Friday。这些基本是保持了民族信仰。二(1)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含义•先秦古籍中就记录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秦始皇修筑长城,汉高祖刘邦的白登山之围,汉武帝刘彻时期卫青、霍去病驱逐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所有的这些都是与中原之间的较量,在这一过程中,匈奴分化为南北匈奴,南匈奴降汉,昭君出塞,北匈奴在单于带领下向西迁徙,在迁徙中不断受挫,《后汉书。南匈奴》中记载:“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起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远引而去”,远引而去,究竟于何处?产生了什么影响?二(2)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匈奴的西迁二、(3)迁移路线•1、起点:374年匈奴人渡过顿河→进入哥特人地区→降服东哥特人→击败西哥特人。•2、西哥特人迁徙→376年进入西班牙→711年为阿拉伯人所灭。•3、勃艮第人的迁徙→440年建立国家→532年为法兰克王国兼并。•4、盎格鲁人、萨克逊人迁徙进入不列颠。•5、法兰克人的迁徙→481年建国—凡尔登条约(三分天下,成为英、法、德、意)。二(4)建立的国家•6、汪达尔人的迁徙→进入西罗马在北非的行省迦太基→534年,为拜占廷所灭。•7、东哥特人的迁徙→489年在意大利北部、中部建国→554年为拜占廷所灭。•8、终点568年,伦巴德人的迁徙→以拉文那为中心,后被法兰克灭亡,并献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建立的国家•1、匈奴因素•2、日耳曼因素•3、西罗马因素•4、亚欧自然灾害1、匈奴因素•匈奴:匈奴西迁引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在前面所提及的)二(5)迁徙的原因•日耳曼人此时已经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的发展速度,因而需要更多土地;西罗马后期,罗马帝国皇帝为了镇压国内的起义,同意日耳曼人住在边境,在与西罗马长期接触中,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阶层向往罗马奴隶主的财富和舒适豪华的生活,这也为日耳曼民族进入罗马打开了通道;一般氏族成员则尚武好战,他们认为,“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得的东西,如果用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2、日耳曼因素•西罗马历经三世纪危机,已经成为腐朽内空之势,当时社会上层最主要表现就是迁都和基督教成为国教。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但是国内起义仍然没有冲破起底线,直到日耳曼入侵,在内外夹击之下,彻底总结了罗马奴隶政权。如果说,内部危机和起义时决定性因素,那么日耳曼人在这个过程起到了催化剂作用。3、西罗马因素•据前苏联学者古米廖夫《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苏联《世界历史》)一文中考证:“3世纪是游牧世界中不断迁徙的时期”。在公元2世纪下半期到3世纪,大草原上发生了特大旱灾,这次大旱灾绵延了一个世纪,把旺盛的草原变为了大沙漠,导致多米诺骨牌的迁徙效应。在争夺水草资源中打败了的草原民族纷纷转过来掠夺农耕地区的民族。(三世纪初,旱灾也影响了中国北方经济,爆发了农民起义,如黄巾军起义。)4、亚欧自然灾害•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而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西罗马帝国瓦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日耳曼国家。总结•1、罗马和晋朝的灭亡原因中游牧民族起到了催化作用,那么罗马和晋朝对边境游牧民族采取了何种措施助长了他们顺利进入腹地?•2、(美国)麦高文在《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1958年版)中写到:如果匈奴没有西迁,日耳曼民族在困难中会选择东迁,所以说匈奴在一定程度上对东方文明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一提法?思考问题1、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3、恩格斯.论日耳曼人的古代生活.[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参考书目1、(前苏联)古米廖夫《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历史问题》1989年第6、7期.•2、张淑清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2月第20卷第1期•3、管彦波民族大迁徙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以中国古代民族迁徙为考察的重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参考论文
本文标题: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5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