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商人、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小商品经济济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资本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丧失独立生产者地位转变为雇佣劳动力;(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2)开采金矿、种植鸦片、贩卖奴隶、海外殖民地战争等(3)国家关税保护、发行国债、国际贸易等14-15世纪17世纪40年代16世纪西班牙大型帆船及护卫舰萌芽(准备过程)15世纪末开始海外殖民掠夺美国南北战争前夕里士满的奴隶市场16世纪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末-19世纪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家工人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无产者集中大量资本???海外殖民掠夺国家关税保护、发行国债、国际贸易(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政治上确立了统治产业革命???(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政治上确立了统治产业革命工厂制度经济上确立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资本主义大工业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封建社会后期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城市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1492年)资本来到世间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私有制社会分工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自然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条件根本条件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商人的出现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生产不同产品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需要互通有无采取商品交换形式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彼此需要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商品是有用的物品是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充饥阅览拍照观看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价值体力、脑力耗费凝结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价值的表现形式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交换生产羊的劳动生产斧子的劳动羊的生产者斧子的生产者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生产者的劳动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我需要斧子,用我的羊和你的斧子交换吧?我需要羊,用我的斧子和你的羊交换吧!6.商品的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生产商品的有用劳动c.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d.交换价值的形式6.a12.在一切社会中社会财富都是由()。a.价值构成的b.货币构成的c.资金构成的d.各种使用价值构成的12.d1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3.c16.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价值的大小b.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使用价值的大小c.使用价值与价值互相决定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16.d17.两种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a.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17.c18.相等重量的黄金和生铁,黄金的价值大于生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黄金的使用价值比生铁的使用价值大b.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比生产生铁的劳动耗费大.c.黄金的体积小于生铁d.黄金可以充当货币而生铁不能18.b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4.B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B12.2000年6月1日《经济日报》载文说,联合开利(上海)空调有限公司的卫先生卖的是大型中央空调设备,但他却说,“我不是卖机器,是把我们设备的使用价值卖给用户。”该观点()A.割裂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B.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根本对立的C.看到了商品的价值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D.认识到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2.D3.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d.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e.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ab2.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下面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有()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定没有价值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会成为商品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满足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话就不是商品2.ABCD9.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只知道石油可用来作燃料,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发现了石油可以用来进一步提炼成为许多化工产品的这说明()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断变化的B.同一件商品往往具有多种使用价值C.使用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属性D.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发现商品越来越多的使用价值9.ABD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体力、脑力耗费)(凝结)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不同质使用价值相同质价值特定具体形式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d11.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1.c7.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7.A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劳动时间量量价值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多少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关系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价值量的决定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2件/小时30分钟/件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技术装备原材料的质量自然条件……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具体劳动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商品多少劳动生产率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为:4件/小时劳动生产率(件/小时)商品价值总量(小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小时)411/4811/8211/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5.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b10.商品的价值量从根本上说是由()决定的。a.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商品的使用价值c.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市场的供求关系10.a14.皮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每双皮鞋的价值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14.b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为尺度的。a.具体劳动b.简单劳动c.复杂劳动d.个别劳动15.b6.当农业受灾,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里()A.随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而单位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8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