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色彩构成》教案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色彩构成基本概念。2.掌握色彩构成在平面视觉造型中的基本形式,并据此进行平面创作。3.运用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图片拍摄创作。教学重点: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教学难点:运用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图片摄影的艺术创作。教学方法:1、课堂讲述(多媒体形式)2、幻灯作品演示图片摄影及绘画和影视作品。3、室外及摄影棚拍摄练习及完成作业。导入我们的视觉不仅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知世界的天赋,还是一种表达思维和进行交流的手段。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正是靠着视觉才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活力和生命。其实,色彩就是生命。在世界还处于混沌时期,人类感刚刚走向漫长的进化道路,色彩就与人的生命悉系相关。在日益积累的生活经验中,人们执著地热爱着红色,尚未分清意识的他们把红色混同于血液,认为红色就是生命,因此,人们在脸上涂画红色为集体的统一行动、在逝去者的身旁撒放红色赤矿粉,以示死者永生。著名色彩艺术家约翰内斯依顿在其《色彩艺术》中说道:“色彩就是生命。”这生命和活力的象征,色彩,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是各种造型艺术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和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现代艺术中,无论电影艺术、图片摄影艺术、艺术设计还是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色彩都是造型的有力手段。我们很难忘记《红高粱》里漫天飞舞被渲染成一片火红的高粱地,如果不是利用色彩的高饱和度和红色相自身对人的心理及情感产生的刺激作用,也许影片那满目的高粱也就没有如此这般动人心魄、那年轻而遮挡不住青春蛮活力也就不能更好的体现。毫无疑问,色彩就是力量,她参与造型,成为塑造形体、渲染情绪的有力手段。然而,色彩并不像你看起来、听起来那样简单,因为她既有自己的规律,又受其作用者影响产生变化。这种“自律”与“他律”性的结合,更增加了色彩的无限魅力。对色彩的认识有着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颜色科学进行研究,也就是专门研究光与人眼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的规律和对颜色进行定量研究的科2学。物理学家研究光的现象中所包括的电磁震动和粒子性质,研究色擦现象的若干起源;化学家研究染色和颜料分子结构,色彩定着,载色剂以及合成染色的调和等问题;生理学家研究光淤塞对我们的视觉器官——眼和脑的各种作用以及它们的组织联系功能等;心理学家研究色彩辐射对我们头脑和精神的影响,色彩的象征力,主观感知力和色彩辨别力等;另一种是通过感性的角度和人们长期的色彩经验对色彩进行审美的研究。艺术家们都是自觉运用色彩效果,色彩与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创作。前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后者对人们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有着指导作用。《色彩构成》这门课,第一章,光色原理及色彩基本属性;第二章色彩体系与应用;第三章,色彩与心理;第四章,色彩对比与调和;第五章色彩表象性;尤其是在电影中的应用。其中,后部分为重点。第一章光色原理及色彩基本属性光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光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一切生存所必须的条件,而且为人们带来了一个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世界,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科学研究发现,在人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从外部接受的各种信息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通过眼睛接受的光而得到的视觉信息。我们是如何感受到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呢?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光作用到我们的眼睛的视网膜上,刺激了视觉神经,从而产生了视觉感受。当物体被光线照明时,由于物体表面物理特性的差别,对投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选择性的反射,这些反射光作用到视网膜上,刺激视神经从而引起了相应的颜色感觉。因此人们能够感觉到色彩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一、光的存在;二、视觉器官的色彩感觉机能。我们的视觉对于颜色的感觉有着一些特殊而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从事与色彩有关的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节光什么是光?光是能够作用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在物理学中电磁辐射也称电磁波,是波的一种,因此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我们可以用波长(λ)和频率(γ)来对电磁波进行描述。波长范围内380nm—780nm的电磁辐射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反应,我们将这段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与可见光短波段相邻的光线(波3长在300nm以下者)称为紫外线,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但它具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而与可见光长波段相邻的光线(波长在780nm以上者)称为红外线,眼睛也看不见,光化学性能弱,但其具有很强的发热性能。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进行了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射进暗室,通过一个三棱镜之后再投射到一块白色的屏幕上。实验结果表明:(1)白色的太阳光可以通过棱镜呈现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相邻的光波彼此的区别较小,颜色的变化是逐渐过渡的。但是,有些部分的变化显著,颜色差别也大。(2)如果使分出的七色光反向射入棱镜,可以再得到原来的白光。(3)如果使分出的七色光中的一种色光射入棱镜,则不能再分出其它的色光。这种由棱镜再不能分出其它颜色光的色光称为单色光,阳光等的白色光是单色光的集合。将白光分解为单色光并按波长的顺序排列就形成光谱(Spectrum)。在光谱中,相邻颜色之间是有过渡的,因而光谱中各颜色的波长都只是一个相对的范围。牛顿的这一发现被称作光的色散现象。产生色散的原因是光源中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所致。在光谱中不论减少哪一种单色光,再将其合成得到的都不是原来的白光,而是带有颜色的光。而物体的表面物理特性是不同的,即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其反射(或者透射)的情况是不同的。特定的物体表面,总是对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波吸收得多一些,对另一些光反射(或者透射)得多一些,这种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或者透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的情况称为选择性吸收,也就是物体的反射率(reflectance)或透过率(transmittance)随波长而变化。由此可见用白光照明物体时,由于选择性吸收的作用,我们看到的物体就会带有颜色。比如红色物体对除红光以外的单色光的反射率都是很小的,而对红光的反射率很大,也就是说其只反射红光,因而物体给我们感觉是红色。我们可以这样说,颜色是白光因为被物体反射或透射所“损坏”而造成的,可以说“色是被损坏的白光”。第二节视觉的生理基础人们的视觉感受是由于光的刺激而引起的,而产生视觉的生理基础则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是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个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视觉感受器。它是一个前极稍微凸出,前后直径约为24-25mm,横向直径约为20mm的近似球体。眼睛的结构很像一架装4入胶片的照相机,其构造同照相机的比较如图1-4所示。各部分有如下的对应关系。人的眼睛照相机巩膜、脉络膜暗盒角膜、晶状体镜头眼皮快门虹膜光圈视网膜胶片表1-1人眼和照相机的结构同照相机的结构相似,眼球由两大系统组成——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与感光系统(视网膜)。而在眼球的后极偏向内侧则是通过神经与大脑相连来传递视觉信息。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分为视觉锥体细胞和视觉杆体细胞,这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的。视觉细胞一般呈现单层,以镶嵌的形式排列在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总数约为700万个,直径约2-6μm,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凹内,其密度由中央凹向四周急剧减少,到达锯齿边缘处锥体细胞完全消失。杆体细胞的总数约为1亿个,直径约为1-2μm,其密度在距离视轴20°的地方最大,由此处向四周密度逐渐减小。如图所示。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对一定范围的光波都能反应,但是对颜色的感受是完全依靠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内含有的对光敏感的物质,一般分为三种,即感红色、感绿色和感蓝色色素,而杆体细胞内含有视红紫质色素。锥体细胞具有精细的分辨力和很好的颜色分辨能力,但在光线暗淡时,就会失去工作能力;而杆体细胞具有很高的感光性能,能够在较暗的情况下工作,但不能分辨颜色的差异。当光线落到视觉细胞上时,产生的最基本反应是通过漂白作用将色素分子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随后在神经细胞中产生一种相应的信号。与此同时,漂白分子得到再生,使漂白分子与未漂白分子保持平衡。人的眼睛是如何成像的呢?和一个照相机成像的原理非常相似,(图)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及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左右换位、上下倒置的影像。但我5们看到的并不是倒像,而是自然状态的正立影像,这是由于“心理的回到”的结果。“心理的回到”是一个被证明的心理自行调节问题。心理学家斯托顿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心理的回到”现象的存在。他用两片焦距很短的凸透镜装在一个管子的两端,做成一个小型室内望远镜,装在他的右眼上,使旁边不漏光,并将他的左眼遮起来,通过右眼上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因为望远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与物体相同是正立的。但是大脑里的感觉则和平常完全相反,一切物体看起来都是颠倒的。在实验开始的时候,他很不习惯这种情形,视觉与触觉、动作之间经常是矛盾的。但是数天以后,混乱现象消失了,视觉与触觉、动作非常协调,行动自如,大脑已经适应这种新的空间关系。当他将右眼上的望远镜和左眼上的遮蔽物除去,恢复正常视觉时,又出现了整个环境倒转的现象,经过数天后才能恢复正常。在人们用眼睛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与晶状体边缘带状纤维相连接的睫状体肌肉的张力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使来自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对于视觉正常的人,当眼睛处于未调节的自然状态时,“无限远”的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即物体的像方焦平面与视网膜重合;当观察近距离物体时,晶状体周围的肌肉向内收缩,使晶状体的前表面的半径变小,这时眼睛的焦距缩短,像方焦点由视网膜向前移,以便使有限距离上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一般情况人的眼睛能够从“无限远”到250mm的范围进行调节。但人眼的调节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衰退,因此能够看清楚物体的最近距离(称近点)逐渐变远,看清楚物体的最大距离(称远点)逐渐变近,这样眼睛的调节范围就逐渐变小。在适当的照明条件(照度为50-100勒克斯)下,正常的眼睛能够不费力地看清楚眼前250mm处的物体,这个距离称为明视距离。人眼睛的调节功能远远超过了照相机的镜头,它不像照相机那样需要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一定焦距范围的变焦镜头。瞳孔的大小主要根据景物亮度的不同而改变,但有时也会根据兴趣和情绪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同时,当眼睛对较近的物体聚焦时,瞳孔会变小。眼睛的视觉系统也有许多缺陷,如球差、色差、慧差及像散。由各种像差引起的清晰度的降低会随着瞳孔的缩小而减少,但由衍射引起的清晰度的降低也会随之增大。瞳孔处于约4mm大小时,所见的影像最清晰。同照相机的光圈一样,瞳孔的另一个功能是控制景物的景深。我们知道由于视网膜的宽度大约接近24mm,与135相机的片幅(24╳36mm)接近,和相机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肉眼的景深范围是一部135相机的5—8倍,因此一般来说,人们的肉眼在正常的观察条件下,不会产生景深范围小的现象。6第三节明视觉和暗视觉在黎明或黄昏时分,当我们观看景物时,呈现在眼前的景物给予我们的感觉是灰色调的,不再是日光下的鲜艳的色彩。这种色彩在明、暗环境中的色觉差异,不仅仅是由于照明光线的强弱,而且也是由于人眼中的视觉锥体细胞和视觉杆体细胞对光谱色相对明亮程度的感受性的差异造成的。锥体细胞(彩色视觉器官又称为明视觉器官)对光的敏感性能小,必须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够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所以当光线较弱的时候(如黎明和黄昏的时候),它就失去工作能力。在明亮的条件下,只有锥体细胞起作用,这种视觉状态称为明视觉(photopicvision)。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对光的敏感性能很高,但它只能反映光的亮度差异,不能反映光的颜色差异。在黑暗的条件下,只有杆体细胞起作用,这种视觉状态称为暗视觉(scotopicvision)。在明视觉和暗视觉之间的照明条件下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共同起作用,这种视觉状态称为介视觉(mesopicvision),也称中间视觉。由于视觉的两重功能,在明亮的条件下,此时杆体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达到饱和,对光不再反应,成为“目眩”状态,只有锥体细胞处于工作状
本文标题:《色彩构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1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