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整理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读小说1、《阿Q正传》鲁迅(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2)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了国人的魂灵,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表达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主张。(3)分析阿Q形象和典型意义:形象: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雇农,他性格质朴、愚昧而又狡猾,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意义: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出国人的灵魂,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4)分析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革命: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的旧式革命愿望。他对革命的向往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大团圆”:“大团圆”结局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皇朝,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斗争,贫苦农民阿Q最终成为牺牲品。(5)简析作品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①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②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6)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手法:现实主义特色: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阿Q生活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物阿Q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2、《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1)“创造社”发起人之一。《沉沦》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分析作品的自叙传特点:郁达夫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文学见解。2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3)分析作品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思想:我和陈二妹的交往,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①疑惧,戒备。②信赖、同情。③责备、规劝。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作品通过知识分子“我”和女工陈二妹的生活境遇,相互交往的描写,表达了:①知识分子和工人,在旧社会同在社会地层,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②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4)分析作品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有些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味。①如“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令人想起黑暗腐烂社会。②景物的阴暗色彩,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3、《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1)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2)茅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早期创作特色。(3)分析潘先生的性格及形象意义:小说刻画了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刻画了他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他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作者刻画了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4)分析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和人物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冷静中寄寓讽刺批判的含义。(5)简析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结尾具有画龙点睛作用。这是揭露、嘲讽潘先生小市民劣根性的最深刻一笔。潘先生在结尾肉麻地歌颂军阀,是为“保全自己”,已经没有是非没有原则。况且这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且是为了得到上头的赏识而往上爬。这就更卑劣;但这也正是小市民的思想性格的根本特征,是小说的点睛之笔。4、《萧萧》沈从文(1)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短篇小说《丈夫》、《萧萧》,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2)分析萧萧的形象及本篇的主题: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她十二岁做了童养媳,被诱惑怀孕,希望获取自由,但这种意识非常朦胧昙花一现。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3(3)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对比等艺术手法:叙事特点:小说按照时间的先后,采用顺序记叙了跨度十几年的事情,其间有爷爷的转叙,顺序中又有省略和概叙,进一步体现了人物的麻木、无觉,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否定。艺术手法: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①将湘西世界之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与湘西内部的做童养媳的萧萧对比,这种对照是通过萧萧爷爷的转述形成的,这样既没有破坏萧萧故事的完整性,又通过萧萧周围世界对女学生的态度显示了湘西世界落后麻木的一面。②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与她儿子娶的仍然是童养媳构成一种对照,暗示着萧萧悲剧重演的可能,让人深思。5、《春蚕》茅盾(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长篇小说《子夜》。(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通过描写30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3)分析老通宝的形象:深受封建意识毒害老一代农民,勤劳简朴,忠厚老实,对生活抱有希望,执著坚韧,有虔诚的热情。因循守旧,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体现了老一代农民封闭僵化的历史惰性。(4)分析本篇在地方特色中寓以时代风波的艺术特点:小说通过对丰富的生活细节的逼真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体现了茅盾小说以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并以形象剖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小说把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蚕事、自然景物的描写融会交织,歌颂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的波澜。6、《菉竹山房》吴组缃(1)代表作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2)理解小说中悲剧的社会根源:小说以现代文明青年的视角叙述二姑姑年轻时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她逾越封建礼教是行为招来悲惨结局,根源是封建社会竖起的贞节牌坊,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3)分析作品以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表现悲剧的艺术特色:用阴森的环境,尘封的房间,姑爹的鬼魂,蝙蝠壁虎,狂风暴雨来渲染烘托悲剧氛围。(4)简析结尾的“窥房”描写在人物刻画和艺术结构上的作用:结尾二姑姑和兰花窥房的情节是神来之笔,刻画了两个困在现实坟墓般生活牢笼中的女人表现出最为世俗的欲望,表明了人性在被压制二十年后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将前文渲染的毛骨森森的气氛推向极致又突然逆转,故事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艺术上出奇制胜,思想上让人发省。47、《九十九度中》林徽因(1)林徽因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作家,代表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2)分析本篇主题意蕴:描写北京某地的人们在华氏九十九度高温酷暑中从早到晚的日常生活,表现特定的新旧交替的社会中的人生百态,隐隐透着一种贫富对照,暗含着人生的不如意。(3)分析小说把不同人物的故事相互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生活场景的叙事方式:小说没有统一的故事和主人公,处处是故事人人是主角,把不同人物的故事互相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故事的延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奔波在滚烫的马路上,官老爷们思量着如何打发生活,官太太们互相攀比,妒忌和嘲笑,洋大夫阔老板喝酒打牌大谈疾病预防,穷人们求医无门眼看邻居暴毙,平常人家女子最求自由恋爱不得,无奈嫁入富人家做填房。人世喜怒哀乐齐上场,热闹烦乱达极点,世态炎凉不公也到极点,人世的美好愿望与真诚在烦乱中冷却。(4)分析本篇的结构特点:小说结构独特,采用全景视角,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同一时间不同场所的故事齐头并进的多点开花的结构,打破了小说要求的故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整个作品如驳杂的画卷,描绘着生活的斑斓与复杂。表现手法整体看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打破故事的时间性,以空间的重组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既有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又有西方心理描写,还有电影的浓缩时空的表现手法。语言明快跳跃,简洁有力。8、《断魂枪》老舍(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中篇小说《月牙儿》。(2)理解本篇故事的背景: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3)分析沙子龙的形象及其意义:曾经是威震江湖的镖师,面对时代变迁,勇于做出抉择,顺应潮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表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以及宽容大度。体现了老舍强烈的爱国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了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转型时期,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那种既感觉无用武之地又难以割舍的尴尬处境。(4)简析本篇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传神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小说善于抓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沙子龙月夜练枪,孙老者的形象,王三胜们对沙子龙前后不同的评价,都能鲜明揭示人物的性格。(5)简析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所起的作用:王三胜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想对比,孙老者真心学艺与沙子龙的决意放弃相映照,突出了沙子龙的形象。59、《小城三月》萧红(1)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和短篇小说《小城三月》。(2)简析翠姨悲剧的社会根源及其时代特点:翠姨的人生和爱情悲剧是由她的进步要求与时代局限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五四”运动后,新思想吹进了古老闭塞的小县城,年轻的心开始觉醒并向往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但被旧时代的保守世俗所扼杀。(3)分析翠姨形象:聪明、美丽、沉静、内向的传统女性,没有读过书,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交往中产生了朦胧的个性意识与觉醒的观念,向往具有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但她冲不破强大的旧时代的封建婚姻制度牢笼,以抑郁而死抵抗封建婚姻。翠姨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觉醒女性典型的代表。(4)分析本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的特点:细节描写:通过对女性日常琐事的描写,把笔触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刻画了翠姨丰满的形象。通过细微的动作和隐含深意的语言,来揭示人物内心的秘密。翠姨到处卖不到绒绳鞋,便说:“我的命,不会好的。”大家胡乱地吹奏寻欢,而当大哥请翠姨吹箫时,她却站起来跑开了。这些都为揭示性格内向的翠姨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情节描写:对翠姨买绒绳鞋的起伏曲折,表现了翠姨内向、孤傲的个性,暗示了她爱情悲剧的结局。对比衬托:翠姨妹妹的大说大笑,不太修边幅,粗心大意,穿着赶时髦衬托翠姨的雅致娴静。从族中娶媳妇一事来看,女人们涂脂抹粉,穿着各种漂亮衣服,但都围起来看翠姨,被她的美惊呆了。(5)简析本篇首尾对“春”的描写的艺术作用:以充满生机的春天开始,引出翠姨的爱情故事,又以北方春天短暂易逝,翠姨的坟头长满青草。结构上首尾呼应,富有象征意味,感伤惆怅,余味不尽。渲染了爱情悲剧。10、《小二黑结婚》赵树理(1)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和《三里湾》。(2)分析作品的故事背景和思想内容:故事背景:地处山区的抗日根据地,存在很深封建迷信思想,青年们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斗争性。思想内容: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新人物和新气象。农民小二黑和小芹对自由恋爱的追求表明新一代的农民在成长。他们的自由恋爱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6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