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hovevi
《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第一章规划总纲一、地理位置余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南枕四明山,西北濒钱塘江、杭州湾,东邻江北、鄞州,南接奉化、嵊州,西毗上虞,北连慈溪,并与海盐县隔海相望,距宁波40公里、杭州106公里。杭甬高速公路、329国道、213省道、318省道、319省道、甬余夫公路、甬梁公路、杭甬铁路、杭甬运河以及建设中的杭州湾大桥余溪线和规划中的中国沿海高速公路贯穿余姚境内。余姚地理位置优越,为浙东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余姚市整个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全市的6个街道和15个乡镇。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2′15″~121°25′15″,北纬29°33′56″~30°21′58″之间,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15年,分为近期(2007~2009年)、中期(2010~2012)年和远期(2013~2015)年三个阶段。四、规划性质与任务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根据余姚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战略和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战略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作的统筹安排。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旅游产业要素的调查以及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进行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评价研究;·余姚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和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确定余姚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余姚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及其发展定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制定余姚旅游产业发展计划;·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五、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0年1月);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⑺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⑼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2003年4月);⑽国家环保总局《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⑾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⑿国家环保总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地方性法规与规范性文件⑴《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4年12月);⑵《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⑶《浙江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5年);⑷《宁波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5年);⑸《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5月);⑹《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⑺《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2006年1月);⑻《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12月);⑼《余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12月);⑽《余姚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年10月);⑾《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⑿《四明山旅游总体规划》(2006年1月);⒀其它相关旅游规划和资料。六、指导思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管理与开发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3突出特色,塑造形象,树立品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努力使传统旅游向特色旅游延伸,开发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专项旅游等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促使旅游与城镇、景区与乡村“双轮驱动”,实现余姚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把余姚市建成为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七、规划原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原则·重点突出与有序推进原则《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旅游资源分析1、旅游资源数量及等级再认定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余姚境内旅游资源数量、品位也随之增加和提升,根据项目组实地勘查、研究分析,对《余姚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2004年)中的普查结果(主要是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必要的调整,最终确定:余姚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为42个,占全市单体总数(154个,具体见附件2:余姚市旅游资源单体名目)的27.27%,详见表2-1和表2-2。表2-1余姚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调整表序号资源名称基本类型地理位置原评级别拟调级别备注1河姆渡遗址EAD河姆渡镇五级五级不变2瑞云楼(王阳明故居)FDD西北街道四级四级不变3黄宗羲HAA四明山镇四级五级升为五级4龙泉山四先贤文化遗址EBA西北街道四级四级不变5天下玉苑FAD大隐镇四级四级不变6余姚杨梅GAB余姚市四级四级不变7白云桥FFA鹿亭乡三级三级不变8鹁鸪岩洞ACL四明山镇三级三级不变9大隐古樟CAC大隐镇三级三级不变10丹山赤水AAB大岚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11黄宗羲墓FEB陆埠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12胜归山摩崖石刻群FCG西北街道三级三级不变13狮子岩与尖岩ACE陆埠镇三级三级不变14四窗岩ACL大岚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15四明湖FGA梁弄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16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FCH梁弄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17四明山镇东桥FFA四明山镇三级三级不变18算坑原始森林CAA鹿亭乡三级三级不变19通济桥和舜江楼FFA东北街道三级三级不变20五桂楼FCC梁弄镇三级三级不变21小路下村FDC泗门镇三级四级升为四级22余姚四明山AAA四明山镇三级五级升为五级23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FDD梁弄镇三级五级升为五级24中国红枫之乡FAH四明山镇三级三级不变25中国榨菜之乡FAF临山镇三级三级不变《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26中国塑料城FDH东北街道二级四级升为四级27柿林古村FDB大岚镇一级四级升为四级28余姚杨梅节HDA余姚市-四级新增加29姚江旅游文化带BAA余姚市-四级新增加30余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FCF余姚市-四级新增加31河姆渡遗址博物馆FDD河姆渡镇-四级新增加32龙虎草堂FDE陆埠镇一级三级升为三级33余姚江正源AAF大岚镇一级三级升为三级34中国早熟蜜梨之乡FAF黄家埠镇一级三级升为三级35牟山湖BBA牟山镇一级三级升为三级36四明山旅游节HDA四明山镇-三级新增加37牟山湖大闸蟹节HDC牟山镇-三级新增加38牟山镇四季山庄FAB牟山镇-三级新增加39横坎头村FDB梁弄镇-三级新增加40金冠村FDB东南街道-三级新增加41梨洲村FDB四明山镇-三级新增加42泰夫昌农庄FAF马渚镇-三级新增加表2-2余姚市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及等级统计表等级优良级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总数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原普查结果数量15192096141所占比例(%)0.713.5413.4814.1868.09100.00调整后结果数量416221993154所占比例(%)2.6010.3914.2912.3460.38100.002、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余姚市旅游资源单体的分布密度为0.10个/km2,略低于宁波市。单体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姚江以及姚江以南的地区,即余姚市区、大岚镇、四明山镇及梁弄镇,这四个地区单体总数(88个)占全市总数的57.14%;总体上呈现出以天下玉苑、河姆渡遗址、龙虎草堂、龙泉山、余姚古城、王阳明故居等沿姚江两旁分布的姚江体系和以四明湖度假村、梁弄古镇、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丹山赤水、四窗岩、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沿S213分布的四明山体系。3、旅游资源类型分析经调整后,余姚市旅游资源单体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7个主类、19个亚类,涉及49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各类总数的87.5%、61.29%和31.61%。按基本类型拥有率的高低,八大主类旅游资源的《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秩序依次为建筑与设施类、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见表3-3。表3-3余姚市旅游资源单体类型体系表八大旅游资源主类全国基本类型余姚市基本类型占全国比例单体数量占全市比例原普查调整后原普查调整后原普查调整后原普查调整后地文景观类375513.51%13.51%14149.93%9.09%水域景观类156640.00%40.00%161711.35%11.04%生物景观类113327.27%27.27%14149.93%9.09%天象与气候类8000.00%0.00%000.00%0.00%遗址遗迹类125541.67%41.67%774.96%4.55%建筑与设施类49242548.98%51.02%839258.87%59.73%旅游商品类72228.57%28.57%664.26%3.90%人文活动类16136.25%18.75%140.71%2.60%合计155464929.68%31.61%141154100.00%100.00%二、旅游资源评价1、总体评价结合《余姚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2004年),对余姚市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容并蓄;资源平均品质高、优良级资源多,且有五级资源单体;各类资源丰度和品质差异显著;旅游资源分布地区差异明显,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格局,资源空间组合理想,开发潜力较大。”2、特色资源评价⑴“文献名邦”,群星荟萃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之称。境内文物古迹丰富,据统计现存比较完整的古代文物遗存2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四处(河姆渡文化遗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黄宗羲墓和王阳明故居)、省级文保单位二处(五桂楼和鲻山遗址),市级文保单位41处。自古以来,余姚名家辈出,群彦争辉,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据史料记《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7载,余姚考中进士(不含宋代以前)的人数共有612人,其中仅明代,余姚中进士387人,状元3人,并有武进士44人,征辟107人。在众多名人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其中,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⑵“河姆渡文化”,享誉国内外余姚境内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再现了河姆渡的原始生态环境和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场景,被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考古价值,完全有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⑶“红色旅游”,红遍全国余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银行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旧址、浙东韬奋书店等18处旧址和遗迹,主要集中分布在梁弄镇、大岚镇和四明山镇等地,红色资源的丰度位居浙江第一,在全国各县市中也名列前茅。其中,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更是红遍全国,先后被被誉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05年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⑷“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休闲度假胜地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明山腹地,海拔600~900米,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平原地区6~8℃,是炎炎酷暑里的一片清凉世界。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清水秀,谷幽岩奇,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和“避暑旅游胜地”。凭借四明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未来杭州湾大桥的贯通,为余姚市开发高端森林休闲度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⑸“姚江旅游文化带”,尽显余姚魅力姚江发源于余姚境内四明山夏家岭,是宁波市的“母亲河”。沿途主要旅游资源有天下玉苑、河姆渡遗址、龙虎草堂、余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山、四先贤
本文标题:余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hovevi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2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