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编先秦文学制作主讲:刘桂华半坡文化变体鸟纹盆第一章先秦文学总论教学目标:了解先秦文学的形态特点,先秦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演进关系,掌握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特征及文学贡献。第一节先秦文学的形态特点•所谓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下止于公元前221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有有上古神话、诗歌和散文等。先秦文学从形态上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文史哲不分;从历史散文到诸子散文。二、诗乐舞合一:从上古歌谣到《诗经》《楚辞》。第二节先秦文学与先秦文化的演进关系多种文化形态与先秦文学的发展演进关系:•原始文化(万物有灵、互渗律)与上古文学;•巫卜文化(神鬼崇拜)与史官记事;•史官文化(事鬼敬神而远之;先民后神,先民后君,敬德保民)与历史散文;•士人文化(重士保民,理性精神与感性自觉)与诸子散文;•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与《楚辞》。第三节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先秦文学发展三阶段:一、从上古至春秋中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有上古歌谣、上古神话、《易》卦爻辞、铭文、《尚书》、《诗经》等。而《诗经》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二、从春秋中叶到战国中期:历史散文趋向繁荣,产生了《春秋》、《国语》、《左传》;诸子散文初露头角,产生了《论语》》《老子》等著作。三、战国中后期文学:诸子散文走向繁荣,产生了《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又产生了亦史亦文的《战国策》;而以屈宋为代表的“楚辞”创作则将先秦文学推向高峰。第四节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一、应用性与现实性;•二、原创性与经典性;•三、地域性。如《诗经》和儒家、墨家、法家的散文,产生于北方,表现了北方人民重实际而轻冥想的特点。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第五节先秦文学的贡献和影响•主要贡献有:一、“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二、《诗》、《骚》诗歌典范的确立(写实与奇幻;风雅传统);三、亦史亦文的撰史传统;四、深于比兴、深于取象的艺术传统。本章思考题:1、简论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2、简论先秦文学与文化的演进关系。3、简论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4、简论先秦文学的艺术贡献。第二章上古文学•教学目标:了解原始歌谣的产生和主要内容;了解原始思维的特点;了解神话的概念,上古神话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上古掌握神话的基本主题,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第一节上古歌谣人类最早的文学是诗歌(即歌谣)。这种歌谣最初在口头传唱。上古歌谣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劳动歌谣: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原始歌谣的内容也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同“肉”)。•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作品,反映渔猎时代的劳动过程。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摆脱蒙昧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弓箭的发明很早,有所谓:“少昊生般,是始为弓”(《山海经·海内经》);“羿作弓”。(《墨子·非儒》)其实弓箭的发明不是个人创造,而是原始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二、祭祀歌谣:原始歌谣往往与祭祀和宗教仪式有关,是一种集诗、乐、舞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就是原始部落的人们祈祷或庆祝丰收的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又如《礼记·郊特牲》中保存的相传为伊耆(qi)氏(神农氏,一说指帝尧)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有一篇命令旱魃北行的诗: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第二节上古神话一、什么是神话?神话是指有关史前人或原始人中长期流传的一些神奇故事。这些神奇故事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在一个种族或民族中经过世世代代口头长期流传和加工而成的,是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集体口头创作。而且“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个神话故事的发生很古老,但有关这个故事的记载可能很晚。•二、神话思维的特点神话是早期人类的宇宙观,其中打上了原始社会生活的印记,也反映了原始思维的特点,神话思维的特点主要有:1、万物有灵观念;2、互滲律;3、具象思维。另一方面有思想家来完成,如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将“夔一足”解释为:“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也就够了。”(《吕氏春秋.察传》)又如《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记载: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说:“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此之谓四面也”。庄子改造鲲鹏的神话来进行说理。经过这样历史化的处理,致使不少神话散失或改变了本来面目。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四、上古神话主题从一个民族的神话中可感受到这个民族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神话主题。中国上古神话主题主要有: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等神话主题。1、自然神话,指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如关于太阳的神话:•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又如“雷神”:•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海内东经》)又如风神“飞廉”:•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楚辞补注》卷一洪兴祖注引晋灼曰)•在自然神话中,自然现象往往具有动植物和人的某些特点,人们把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和奇异想象结合在一起,用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表达对它们的敬畏、崇拜以及征服它们的愿望。这些神话是远古人类的原始自然观,也是原始宗教的起源。2、创世神话,表现了古人对于世界形成和人类起源的探索。如盘古神话:•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后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女娲造人”是我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的著名神话:•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geng)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女娲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曾经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3、英雄神话。出现得较晚,但它是神话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英雄神话中的英雄多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如“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治水成功,得到了神的帮助。《楚辞天问》云:•“河海应龙,何画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王逸注:“禹治洪水时,有神龙画地,导水所注。”•后羿也是一位半人半神的英雄。《楚辞天问》载:“帝降夷羿,革孽下民。”又《离骚》云:“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羿既是天神又是夏代诸侯,恰好说明具有半人半神的特征。后羿射日的主要事迹是“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英雄神话中还有表现氏族部落之战的,如“黄帝杀蚩尤”:•蚩尤凿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又如《准南子·天文训》的《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五、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1、神话精神(劳动和反抗精神,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如不畏艰险,坚毅顽强,勇于斗争,为民造福的神话英雄。还有劳动创造英雄,如文化英雄。悲剧美和崇高美的表现。2、神话素材和原型;3、神话表现手法,如幻想、拟人和夸张等。。本章思考题1、简论上古歌谣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神话?3、简论上古神话的基本主题。4、简论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第三章《诗经》教学目标:了解有关《诗经》作品的作者、采集、分类及流传情况;掌握《诗经》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第一节《诗经》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作品、音乐作品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关于《诗经》需要了解这样一些基本情况:一、《诗经》的年代和作者•《诗经》的确切年代已难一一考定,但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周颂》最早,大部分作于周初,《鲁颂》较晚,是春秋时鲁国宗庙祭乐,《商颂》并不是商朝的作品,而是春秋殷商后裔宋国的庙堂乐歌(学术界至今仍有坚持认为《商颂》是商朝作品的观点)。《大雅》主要产生于西周时期。《小雅》以西周后期者为多,少数为春秋之作。《国风》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多数作品的年代难以确定。一般认为,《国风》大部分作于春秋初、中期,小部分为西周后期,但《豳风》中的一些作品产生较早,出自周初。《诗经》中最晚的作品,一般都认为是讽刺陈灵公(前613——前599)与夏姬淫乱的《陈风·株林》。•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即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二、《诗经》作品的采集关于《诗经》作品的采集从先秦至汉代主要有三种说法:•一、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观风察政。•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二、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宫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国语·周语上》记召公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受迷惑),风听胪言(市井传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在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国语·晋语六》记载晋国范文子语)可见献诗在周代是一种制度,目的是使当政者了解下情,得到劝戒。所献之诗,既可以是采集而来的,也可以是大臣自作的。三、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删诗说影响很大,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说《诗经》由孔子删选而成,不可信。但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做过某些加工整理。三、《诗经》作品的分类编排•《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土乐,指地方音乐曲调,宋佚名氏《六经奥论》
本文标题:先秦两汉文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