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护理部邹志杰2017年8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以及我国就有一批关于患者不安全因素的报告,这些研究证明医疗风险和医疗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减少和避免。1我国三级医院年平均发生医疗纠纷在30起左右,全国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现象;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围攻、威胁院长的情况;76.6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现象;61.48%的二级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去世,患者家属在医院摆设花圈、设置灵堂等现象。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高度关注我国患者安全工作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开展医院管理评价与评估工作的实践,参考了JCAHO等文献资料及国际上开展患者安全的经验,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强、重点明确的项目,提出《患者安全目标》。20162017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解读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措施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患者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有记录强调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案例一对产妇和孕妇输错药遭索赔2007年10月9日,京华时报报道,某大学附属医院的产科主任向两个家庭做出道歉。起因是该院产科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造成的失误,即是将住在同一病房的两人药品输错,其中一位是产后不到2天的女士,医嘱是一种名为“铃兰欣”的药品,却使用了青霉素,药品说明书上表明“青霉素注入后,少量本品会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另一位是人工受精3次才成功的孕妇,来院做“保胎”治疗,医嘱是用“青霉素”的药品,却用了“铃兰欣”,在药品说明上表明有“孕妇慎用”字样。输错药后,两人身体均出现当天体温突然升高,身体不断出汗等不适症状,到第二天情况才好转。案例一对产妇和孕妇输错药遭索赔2007年10月9日,京华时报报道,某大学附属医院的产科主任向两个家庭做出道歉。起因是该院产科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造成的失误,即是将住在同一病房的两人药品输错,其中一位是产后不到2天的女士,医嘱是一种名为“铃兰欣”的药品,却使用了青霉素,药品说明书上表明“青霉素注入后,少量本品会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另一位是人工受精3次才成功的孕妇,来院做“保胎”治疗,医嘱是用“青霉素”的药品,却用了“铃兰欣”,在药品说明上表明有“孕妇慎用”字样。输错药后,两人身体均出现当天体温突然升高,身体不断出汗等不适症状,到第二天情况才好转。案例二巡回单床号写对,姓名写错:护士将18床名字写在了16床病人的巡回单上,治疗没错,患者发现后提出疑问。由于治疗没有错误,当事人及时向病人做出解释工作,并给予赔礼道歉,病人表示理解。案例三抽错血:责任护士听到主班喊给某病人抽血查血型,责任护士仅凭听的印象给病人抽血,未查对化验单,导致抽错对象,抽完后也没有再次核对化验单,直到血库把血型结果验出后发现与以前查过的血型不一样时,大家才都意识到发生了错误。目标二解读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临床医疗工作是分别由几个不同的工作职责岗位共同完成的,要保证每个环节安全无误才能最后保证患者安全。建立于完善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对此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措施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是,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强调口头医嘱和电话医嘱的执行条件与过程1.使用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对其限性要有正确的认识,突出抢救时的急需,而不是整个抢救过程和所有的抢救都需要,应尽量缩小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使用范围和频率。2.做好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管理医生是关键,应严格做到:清晰地读出药物名称、剂量(不要用容量单位表示)、用药途径,复读2遍以上确认。3.护士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应清楚地复述2遍以上医嘱并确保得到医师的确认,现场有第二个人确定听到了同样的口头医嘱后,应直接记录下来作为口头医嘱的凭证,以备核查,如果是电话医嘱,应准确的记录下电话号码、医生的姓名、通话时间、医嘱的内容等有关信息,应有两人接听核实,在急救时应听者复述2遍后再做确认。4.应在2h内完成已执行的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补记和转抄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确认后方可离开。5.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和电话医嘱。6.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注射医嘱时不要把液体瓶、安瓿遗弃,以作为核对时使用。7.建立双方查对制度,确保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的正确实施,保证患者安全,同时确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案例地塞米松与呋塞米对病人抢救结束后,查看病人的化验单,发现病人是糖尿病病人,此时,医生和护士对“地塞米松”和“呋塞米”这两种药产生了争执,医生说,他下达的口头医嘱是“呋塞米”,护士说,他下达的医嘱是“地塞米松”,因此用的是“地塞米松”。目标三解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强化手术安全核查措施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多部门共同合作与执行“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与执行“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确保患者诊断、手术方案准确性与安全性术前要求参与手术的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进行认真的术前讨论,书写术前讨论和术前小结,明确标记患者的手术部位,并让患者知道。此外,主管护士也需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实行的手术有充分的了解。麻醉医师、手术接送人员、手术室护士也要求在接触患者时进行再次的确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主要内容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职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手术患者均应佩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定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案例右脚有病,左脚挨刀新华社长沙2007年2月15日电:5岁右跟腱挛缩患者明明健康的左脚却因为做了延长术被拉长,反而加重了畸形,主治医生表示,术前患儿被全麻,是仰躺在手术台上的,进行手术时却是趴着的,因此造成手术做错了脚。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四解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2006年“世界患者安全联盟”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而使其治疗、护理便得更加复杂,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加重,一些患者不得不延长住院时间,有些患者出现长期残疾,还有些患者因此而死亡。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国内的研究证实,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高达20%~30%。在护理过程中、中途中断操作和洗手之前对戴手套的手进行采样培养,接触患者、患者衣物或病床后会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17%(9%~25%)从患者身上传到医务人员的手套上。我国早期的医院感染防控政策制度已将手卫生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提出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方法。措施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规范性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该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废弃物: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目标五解读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确保用药安全措施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置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案例一危险的药物过敏反应一位老年患者因感冒给予青霉素和解热镇痛药治疗,3d后患者口唇部刺痒发红,但患者认为是感冒将愈,口唇出现的复行性疱疹,经治医生也没有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未意识到时过敏反应,继续治疗。2d后,粘膜水泡面积扩大,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这时方意识到是过敏反应。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加上用药时间较长,迅速出现全身广泛性皮肤水泡,后演变成表皮坏死松解症,抢救近一个月,方转危为安。实际上,患者是由于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未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的。所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持续、严密不断的观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步骤和有效方法。案例二使用过期药品:护士准备液体时,没有核对有效期。另一位护士输液时,也没有核对有效期,结果患者输上了过期的液体。案例三用药途径错误:医嘱开中药外敷,煎药室的人员将煎好的汤药送到科内,
本文标题: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9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