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05-2006年度科研成果汇编11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浙江财经学院戴科成2008-08-02查看次数:1358期刊时间:2008年5月[摘要]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以原生性为特点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以期能对浙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对浙江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有用的政策和建议。1、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2、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间适度竞争和良好的合作,完善制度建设;3、加强扶持力度,塑造一些有区域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4、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关键词]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从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到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信息产业集群,大量的实践都证明,产业集群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如何,正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浙江作为我国产业集群现象最活跃的地区,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浙江的整体经济的活力。一、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最集中的地区,有调查显示,在浙江省内的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519个,总产值近6000亿,平均每个县有三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分布于机械制造,纺织,电器,制衣制笔,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表1中列举了浙江省主要的产业集群分布状况。浙江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强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全国532种主要工业最终产品的产量,浙江有336种进入前十名,占总数的63%,56种特色产品的产量居全国第一,109种产品居全国第二。表1浙江主要产业集群分布状况地区主要产品杭州机械、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医药、服装、家纺(余杭区)、丝绸、汽车零配件(萧山)宁波服装、家用纺织品、针织品(象山)、棉纺(余姚、慈溪)、电动工具、石化、机械、模具、玩具、塑料制品、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绍兴纺织品、五金、服装(诸暨)、袜业(大唐镇)、领带(嵊州)、轴承、家具、劳保用品、化学纤维(绍兴县)、印染、化工、纺机(新昌)嘉兴化学纤维、丝绸、皮革(海宁)、箱包、服装、经编、羊毛衫(桐乡)湖州童装(织里)、服装衬布、丝绸、建材、转椅、竹产品(安吉)、服装加工温州鞋业、服装、低压电器(柳市)、打火机、标牌(苍南)、眼镜、塑编(萧江)、电子元件(虹桥)、汽摩配件、钻头台州铆钉(三门)、塑料制品(椒江)彩灯(临海)、化工、汽摩配件(玉环)金华家纺、小五金(永康)、磁性材料(东阳)、量具、服装、针织、建材丽水微型电机、农产品加工、缝纫机(缙云)、中密度纤维板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05-2006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2衢州建材、机械、轴承、变压器、化肥舟山海产品加工、海洋医药、麻纺、机械浙江的产业集群是以原生性为特点的。原生性产业集群是指依靠地方内生力量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较好地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与演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原生性产业集群一般具有根植性,共生性,不易移植性的特点。从表1中浙江产业集群的行业可以看到,浙江的产业集群主要是集中于传统产业,很多靠的都是工商业传统和企业家的精神而成长起来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完全是自发的,由市场力量推动、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地整合、衍生、裂变而成的。其资金以本地民间资本为主,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极强的本地化倾向。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与地方社会、文化、政治等的联系紧密。很大一部分的特色产品全都源于本地的手工业文化,因而所形成的产品产业链也较为完善。例如,温岭摩托车制造集群涵盖了摩托车所有零部件、模具,整车等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贯穿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组装、销售等各个阶段。产业链中的每一环节均形成大量企业的集聚,企业之间分工明确细致,价值链紧扣,分工的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紧密。二、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浙江产业集群的这种原生性的特点,虽然具有根植性强,共生性好,不易移植等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和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将会极大的阻碍浙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1、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之一就是产业链的每一环节都形成大量企业的集聚,而这些企业一般都规模较小。虽然有经营灵活,风险小等优点,但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一方面受资金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缺乏企业的创新意识,往往难以产生产品的创新。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近年来,集群内片面依赖模仿的意识虽然已经淡化,逐渐转向创新,但总体而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集群内企业间由于有较多的知识溢出,“模仿”等现象,造成创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加上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因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其创新积极性受到打击,从主观上减少了创新的可能。“过度模仿”常使创新产品供应在短期内达到饱和,并迅速转为恶性竞争,创新企业来不及享受创新带来的利润,也难以形成合理的进入壁垒,导致集群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2、产业集群内市场环境不规范,竞争环境不理想由于多数集群企业仍然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也缺少合适的营销网络和手段,造成企业压价竞销、偷工减料等无序竞争现象。同质产品企业,同质的配套企业间要互相竞争,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结果是低价优势成为了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唯一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方面带来外部市场反倾销的阻碍,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柠檬市场”的形成也会对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浙江的金华火腿就是因为少量的“柠檬”产品而严重损害了金华火腿的声誉,影响了集群的发展,其市场急剧萎缩,几近消亡。3、产业层次低、缺乏品牌意识、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有影响力的品牌,不仅意味着产品的销售更顺畅,更有市场竞争力,更意味着丰厚的回报,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培育一个品牌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并且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浙江产业集群中很多都是面向海外市场的,接受外贸定单,为国外厂商做贴牌生产,只停留在委托组装(OAM)和委托加工(OEM)阶段。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培育自主品牌一方面没有必要,另一方面要和国外运作良好的成熟品牌进行市场的竞争存在很大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影响力的品牌能使产品更有竞争力,提升厂商的利润率。国内厂商进行贴牌生产,只拿到了部分加工费,国外厂商的品牌却赚取了产品利润的主要部分。比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国内生产企业只赚20美分,而另外的20美圆却成了美国公司的利润。4、很多集群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受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从表1的浙江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集群还比较缺乏。而传统产业中的创新也不多,主要靠的是劳动成本的优势进行粗放式的经营,在成长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严重,在一定地区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比较严重。随着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少地方企业的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经营难以为继,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高达20%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这种以资源消耗大和劳动力密集形成的产业集群一旦资源价格上升以及该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则其集群的竞争力有可能会很快的丧失。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不足,使用成本升高,成为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境治理压力增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05-2006年度科研成果汇编33加,使印染,纺织,石化等对环境高污染的行业发展受到限制。5、家族企业的局限性,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浙江产业集群的本土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的情况决定了经营时所用的是家族企业为主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但当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大时就体现出其局限性,企业家的精神不能代替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家族企业制度也不能代替现代公司制度。集群内的家族企业主要靠人缘、血缘、地缘、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联系起来,其管理上正式的制度和规则比较少。这种非正式制度虽然会给交换活动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其结构比较松散,对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当企业范围扩大,资源流动的量和频率增加之后,非正式制度就会显现出它的缺点,需要靠正式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来进行弥补。三、推动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针对浙江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小,创新意识不强的弱点,政府应该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方面的扶持力度,比如在税收制度上对企业的研发进行鼓励,提供优惠政策。在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培训,研究机构设置等方面积极介入,努力为企业搭建一个包括集群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在内的研究和创新的平台,促进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互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交流。用现代科技对浙江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单一的同质产品价格竞争,逐步转变为差异化的质量,服务竞争。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2、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间适度竞争和良好的合作,完善制度建设政府应该维护好市场的经营秩序,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执法,行使好管理和监督的权力,确保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防止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鼓励企业间的分工和合作,引导和扶持一批规模和实力企业,作为带动和提升整个集群品质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促使产业集群的模式由零星式向网络式转变,进而发展成为多核式或者轮轴式,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更为合理的分工。3、加强扶持力度,塑造一些有区域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这不仅包括在国内市场上推广自有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品牌产品和服务,也包括改变现有的大量的贴牌生产的状况,在国际上建立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鼓励错位竞争,打造不同层次的品牌集群。鼓励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在扶持企业品牌的同时,政府也能主动的建立自己的地方品牌,如产地标识等。在这类产地标识的使用授权上严格把关,严防“柠檬”品进入市场,破坏品牌形象。力图使产业集群由委托组装(OAM)和委托加工(OEM)阶段向自主设计和加工(ODM)和自主品牌生产(OBM)阶段升级。4、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通过规范和整合,引导本土的民营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立法和制度完善的工作,为民营企业做出这一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基础。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制度和优惠措施等,促使集群内部的优胜劣汰,调整集群内的企业网络,实现企业间的并购来减少企业数量,整合企业产能规模,增强单个企业的实力,进而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集群龙头企业。【参考文献】[1]胡建绩、陈海滨.促进产业集群衍生的关键“软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3).[2]谢先达、周春蕾.浙江传统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3]郑健壮、杨强.浙江“产业集群”的产生演变、竞争优势及对策研究[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4,(6).[4]窦娜娜.浙江与青岛的产业机群模式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7,(2).[5]周虹、王陆庄、戴宇伟.内源型与外源型产业集群升级比较[J].浙江经济2006(3).[6]刘春朝.浙江产业集群风险规避和持续成长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7(2).【
本文标题: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1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