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尤志心
前言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又名“中正拳”,系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先生晚年所创。该拳以武氏太极为主体,融入形意、八卦乃至外家拳之精华,动作严整,丝丝入扣,内外双修、形神兼备,拳道合一。这套太极拳,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有明显不同,卍字手是其特有的手法。该拳以“平、直、圆”为要领,以螺旋劲为内核,“手不离肘,肘不离手,处处无不上弦”,行拳时“有力练无力,犹如风摆柳”,“手不离盘球,身形似水流”,“速度限而不停,如东方之日出”,劲气内蕴,生生不息。对于这套拳,孙老先生从不轻易授人。他在任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期间,结识了江南名医、“三学(佛学、易学、医学)博士”陈健侯先生。陈健侯(1895—1969),清末民初史学家陈庆年次子,江南高等学堂本科毕业。自幼就爱好武术,练少林拳,两腿绑铅锭,练习轻功,身手敏捷,能手擒过堂双燕。因精通《易经》,受到孙禄堂宗师的赏识,后因为孙师看病而成知交,孙老先生遂收他为徒,秘授以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此拳在南方只传陈健侯一人。新发现的线索表明,此拳在北方当另有传人。“三十六手”即“三十六式”或“三十六势”。三十六手太极拳共有115式,其中不计重复的主式共有三十六个。孙老先生称之为“三十六手”是有他的道理的。即在注重“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的同时,更强调了“掤、捋、挤、按,采、捌、肘、靠”等手法。太极拳主要是练手的,身和脚都是为手服务的,手随意动,手领身动,手动脚动,上下完整一气,作螺旋运动。从档案馆查到的江苏省国术馆当时练武的照片,上面有“三体式”照片,文字说明是“三体手”。“白鹤亮翅式”叫“白鹤亮翅手”。故三十六势,称之为“三十六手”。三十六在古代是一个神秘的数字,表示其数无穷、变化无穷的意思,它和《易经》三十六个连体象正好相吻合。陈健侯先师,一生淡泊名利,以医为业,闭门修炼,授徒极少。完整地学完这套“三十六手太极拳”的仅张祚玉一人而已。张祚玉在健侯先生逝世后,为了保存这一国粹,就公开传授此拳,使这套拳得以在镇江、南京一带流传,从而保存了孙氏太极拳江南一脉。现在,我们应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将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重新整理发表。尽可能在解说套路的同时,对其技击含义予以阐述。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博大精深,先师强调此拳必须口授身传,文字很难尽述,加上我们水平限制,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一、练拳的基础与准备(一)“九字”真经陈健侯先师常对他的弟子训戒说:“学武练功要做到慈、孝、敬,坚、贞、恒,平、直、圆”。“慈、孝、敬”是指道德上对子女晚辈要慈爱,对父母师长要孝顺,对同辈朋友要尊敬,“坚、贞、恒”是指意志上对信念信仰坚定不移,对国家人民忠贞不二,对事业工作持之以恒,“平、直、圆”是指行拳时要立身中正,每一势每一式都要符合平、直、圆的要求,在太极拳的圆运动中,动作要平稳安舒、斜曲取直、圆活如环。“慈、孝、敬”是习武应有的基本道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坚、贞、恒”是习武应有的爱国信念与事业毅力的要求,“平、直、圆”是习武练拳应掌握的动作要领。这“九个字”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学习与掌握“九字真经”是学拳的前提,也是学拳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明确学拳的目的是“强身、克敌、怯病、延年”。具体说来,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健身强体,第二防身克敌,第三是修养品行,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高尚的情操,铸成伟大的人格,为国为民献身。(详见尤志心《搏击》2007年第11期)(二)主要步型与手型除了常见的太极拳步型与手型外,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还有些特殊的步型与手型,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1丁八步其步型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前脚后根靠后脚胫骨(内踝处)之处,两脚成45。角。右脚在前为右式丁八步,左脚在前为左式丁八步(图1)。所谓左右式都是以前脚为准。这种步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虚实变换前脚实,则后脚虚,前脚虚,则后脚实。虚中有实,实中含虚,进攻防守,落步呈“丁八”。2八字扣步两膝微屈,两脚尖内扣,脚尖相距约二三寸,两脚跟外撇,成一个八字形扣步(图2)。3勾八步(错综八字步)左(右)脚在前向左(右)外摆成450,右(左)脚在后,向右(左)外摆成45度,两脚成一错综八字步(图3)。4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同弓步宽,脚尖皆向前,一腿屈蹲,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微屈(或自然伸直)(图4)。这种步型又叫侧弓步。非弓非马,似弓似马,可以灵活地变化,或马步,或左弓步,或右弓步。5卍字手所谓卍字手,就是五个手指分别成平、直、横、环、钩形,像一个卍字(图5)。6金刚拳在形意拳中也名“螺丝拳”。拇指压住食指第一节,而中指又压住拇指第一节,无名指和小指紧握,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食指第二节明显突出,像一个锥子(图6)。7豹拳即四手指第一节相扣,第二节曲折与手背平,拇指内扣(图7)。(三)基本功1走趟子(结合“风轮手”)练法面南而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丁八步。立身中正,虚领顶颈,舌顶上颚,沉肩含胸,敛臀提谷,两腿稍曲,身体稍蹲。两手成阴阳手左手在前,手心向上,右手在后,手心向下(图8)。右脚向前迈出,同时两手阴阳互变,右手从左手肘下向前穿出,左手向后下按,两手似在盘球(图9),接着,左脚向前迈出,两手阴阳互变,左手从右手肘下向前穿出,右手向后下按,两手似在盘球(图10)。如此,一直向前走,视场地大小而定。到尽头时,转身180度,然后向回走,……如此循环往复。注意点①关于迈步,要两脚趾抓地,行步如猫行,力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腰胯一定要协调地活动起来,不要只是手脚在动。脊柱要直,两手要平,穿掌搓球动作要圆。两脚虚实要分清。②关于转身,有大小转身两种。小转身前脚扣步,然后以脚跟为轴后转。大转身后脚向前扣脚,转身。2走圈子(结合“八字扣步”和丁八步)练法面南而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丁八步。立身中正,虚领项颈,舌顶上颚,沉肩含胸,敛臀提谷,两腿稍曲,身体稍蹲。两手成阴阳手左手在前,手心向上,右手在后,手心向下(图11)。左脚向右前迈出,脚尖内扣,两脚成八字扣步,右手从左手肘臂上向左、向前穿出成卍字手,手心向下,刁手向右、向后经右腰际翻转成掌,掌心向上,向左、向前、向右划一平圆,在右手向前穿出时,左手成卍字手,手心向下,刁手在右手肘臂下向右、向后经右腰际翻转成掌,掌心向下,向左、向前、向右划一平圆,手心向下平附于右肘旁,两手刁手划平圆时,右脚向右前方摆落,两脚成勾八步(图12)。接上动,左脚向右前迈出,脚尖内扣,两脚成八字扣步,两手阴阳互变,刁手向右、向后经右腰际翻转成掌向左、向前、向右划一平圆,右手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平附于右肘旁,两手划平圆时,右脚向右前方摆落,成丁八字步(图13)。如此,一直向右侧走圈(似八卦走圈)……如此循环。然后,向左侧走圈,左右和手法、步法相互交替。注意点两手做到平、直、圆,两脚起步、落步,摆步、扣步与身体转动、两手动作协调一致,勾八步形成与两手向右(左)平摆一起到位。3、平化掌马步站桩,两脚尖内扣,似八字扣步。两小臂起至与地面平行,两肘离肋一拳,两手掌平展,成阴阳手一手心向上,一手心向下,相距30公分左右(图14)。身体快速向左或右扭转,两手同时向左或右后甩出。跟随转体,两手学阴阳互变,即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当身体后转至右手至身体中轴线时,左手相对伸直送出,大拇指下翻(图15),随即向右或左转(图16)……如此左右循环往复。注意点左右旋转平化掌,要以腰劲来带动手的转动。4、站卍字桩除了众所周知的无极桩、太极桩、三体手(式)等桩功外,学习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必须练卍字桩。这是一种操手桩,练法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最基本的一种练法。脚成丁八步,两手并胸前,手心朝上,两肘紧靠乳头,沉肘裹肩,含胸拔背,塌腰,下肢微蹲,同时两手相对,成下卍字形(又称阴卍字手)大拇指朝前平指,食指挺直下垂,中指平横向内,与食指成直角,无名指微环,小指微钩。这样五指成平、直、横、环、钩形,好如“卍”字(图17)。成下卍字手,这是第一步。然后身下蹲(可视体力而定,体力好的年青人可尽量下蹲,以增强功力),左右两卍字手同时向下画弧形,此时两肩不能散开,而仍要沉肘裹肩,含胸拔背(图18)。接着刁腕向上举,拇指向外,两食指朝天,高度与目齐,两手背要紧贴,中指与手心向两侧,食指与小指分别环、勾。这动作叫“朝天一支香”,也就是上卍字手(阳卍字手,图19),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两手向内翻转,由胸前推出(这动作为圆卍字手),两手成竖掌(立掌),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像太极。竖掌与小手臂要成直角(图20)。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周转不停地练习,次数视自己的体力而定。练习要配合呼吸,卍字手向里向上时要吸气,向外向下时要呼气。要领在练习卍字手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做到虚领项劲,舌顶上颚,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谷道上提。处处要做到平、直、园。注意点卍字手桩有高、中、低三种架子。体弱者选高架,体强者选低架,一般人选中架。练卍字手的劲路是力起于脚,发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面腰而手指,完整一气。所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用拙力,不能逆劲路而行,以免手腕受伤。手腕上可以涂一些松节油或活络油。内部曾流传一个秘方,那就是用樟木片熬成热水,用此熏手腕,边熏边练。据说,有著效。据笔者所知,筋骨特好的,个把月即能练成,筋骨一般的要一年左右才能练成。筋骨稍差的,只能练到七成。年纪大的不宜练。练卍字手首先是练手指的力量,一举手就能力贯指端,像钢针一样,可以用于点穴。练卍字手不久,手上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气感。其次是练手腕的灵活性。拳家云,“拳活于腕”,练成卍字手的手腕的灵活性是无与伦比的。再次,练习手掌的触觉的敏感度,提高“听劲”能力。复次,练字手也是练内劲的一种有效功法。体力好的年青人,在下蹲时,可以蹲得很低,似乎贴近地面,以增强功力。练卍字手,初则“绳绑索绑”,明劲刚劲,久而久之,则“园球弹簧”,劲气内藏。要用意念把手掌拉成90度的立掌,意念力就能产生,久而久之,内劲自生。行家都知道,看一个人学没学过拳,有没有内劲,只要看他的手腕外侧(靠近椭圆关节)有没有隆起的一块筋。筋隆得越高,其内劲越大。拳家云:“筋脉长一分,力长千斤。”而凡苦练过卍字手的人,手腕处都有一块隆起的筋。最后,卍字手的在使用上,变化无穷。卍字手有平、直、横、园、交,五种基本形式,在用法上有左旋、右旋,上旋、下旋,内旋、外旋等,处处强调螺旋劲(与陈式太极拳中的“缠丝劲”不同)。(详见《尤志心《卍字手功法初探》,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拳势图解一、起势1、八字静立演练者面南背北而立,两脚成九十度并立,身体中正安舒,下颌微收,上下成一直线。舌顶上腭,谷道微提(以下各式,也要做到这样,下文不再重复)。两手自然下垂,双肩松沉。两目先微闭,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若处在一种混混沌沌的入静状态。全身放松,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极力放松。身体像站立在水波上,随波上下,宛如达摩“一苇过江”。呼吸自然,意守丹田,任身上真气在全身自然流动。稍后,两眼睁开,见天见地。由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三十六手(图1)。2、转体合膝接前势,重心移向左脚,右脚跟稍提,以右脚前掌为轴,右脚后根向右扭扣,与左脚并行,同时,身体左转45°,两膝微合(指一种合劲,并非两膝相靠),面向东南(图2)。3、卡子手前势不停,身体下沉,两手微展,两手由两侧向下、向后内旋(内旋时手掌以小指领劲,拇指随合顺缠,由外向内向下旋转;外旋时,手掌以拇指领劲,小指随合逆缠由内向外旋转。以后不再说明)(图3)。两手经两胯侧后外旋,从两侧由下,向前、向内、向上托起,手心向上,与两肋平。与此同时,手动脚动,左脚平提,靠右脚胫骨处,左脚踩地,成右丁八步。(此姿势,左脚踩地与两手托起同时完成,形成八面支撑之势)(图4)。说明:1、动作一是先无极式后太极式。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太极拳论》)。所以学者首先必须站好无极桩。抛开一切杂念,做到心静专一,为练功作准备。入静其实是一种气功态势,真气在全身流荡,手脚会有热感、膨胀感和针刺感等,即进入“得气”状态后,就可以开
本文标题: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尤志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2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