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基础知识(全新教材)
第1页第2页序言本书是按照人事部全国职称考试指导中心颁发的《经济员考试大纲》(金融部分)的要求,为满足今年经济员考试、金融工作人员的考试需要而编写的辅导材料,也可供对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有兴趣的同志学习使用。本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职称改革办公室会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银行总行、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和交通银行的职称改革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本书编写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农村信用社基础知识、公司信贷、个人信贷、2009年A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经济、金融》试卷等内容。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教育司、各原国有专业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现中国人寿PICC)人事部门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改部门的同志为编写本书做了许多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紧迫,本书编写过程中可能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中国人民银行职改办1991年6月17日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一、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的是价值。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例如:一个人生产一把椅子,椅子能够提供给人坐,这一点是使用价值;同时椅子可以拿去交换,因为做椅子花费了劳动时间,是具有价值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的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商品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时二者的统一体,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但又相互矛盾。原因是:商品是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对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是为了交换的目的。而且商品生产者是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来实现价值的。商品的两种属性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引起的。二、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形成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一)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形式。例如:1只羊=2把斧子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不是由它本身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间接地借助于石斧相对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由于石斧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羊具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由此它形成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等价物就是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在这个例子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两个因素。(二)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性地由许多商品来表现的形式。在扩大价值形式下,许多商品作为等价物,而另一种新商品出现,就会增加一个新的价值表现材料。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地和一系列商品相交换了。于是价值的表现由简单的形式逐步过渡到扩大价值形式。用下列等式来表示:其他;等等半两黄金,或斤茶叶,或袋小麦,或斤盐,或把石斧,或一只羊3152在上述例子中,而当每一次交换,商品价值却只能用一种商品来表现,所以,每一种商品都是特殊的等价物。特殊等价物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例如:Q币是腾讯公司出品的一种用人民币够买的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用于在其公司系统内兑换其他物品的虚拟商品,它不具备货币的一般职能,也不符合货币的定义。又如:钱(人们俗称的“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民法上第3页第4页的种类物。(三)一般价值形式是一切商品同时用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表示方法如下:一只羊其他;等等半两黄金,或斤茶叶,或袋小麦,或斤盐,或315在这个等式中,用来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成了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都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一般等价物上,清楚地说明各种商品在质上是相同的,量上是可以比较的,而且标志着价值形式的质的变化,即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直接交换变为由一般等价物作媒介的间接的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一两种商品。例如:黄金,包括由金子铸造而成的金元宝,金币以及半成品。(四)货币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出现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增多了,交换的地区也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地充当某一种商品来充当。在这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货币形式可用下列等式来表示:半两黄金其他;等等半两黄金,或斤茶叶,或袋小麦,或斤盐,或315【特别提醒】从价值形式的发展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的产物;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金银在历史上早就充当着个别等价物、特殊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最后独占一般等价物这个特殊的社会地位。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商品生产不能脱离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所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货币反映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二、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是用货币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的价值。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价格。价格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单位。包含一定的金属重的货币单位就是价格标准。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我国人民币代表着一定得价值量,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二)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了分离。)【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一样吗?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即:流通手段落脚在货币的媒介作用上,而商品流通则落脚在商品交换上。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也就是说,商品流通是说把商品合理的销售出去,流通手段是指通过么种方式来销售物品。比如你开公司,你公司的商品同过了业务部门联系业务,在由采购到公司提货,又到了批发市场,在到专卖店和连售商最后到消费者(也就是使用你公司产品的人)手中。简单的一起说明:是说把物品快速的利用某种手段销售出去,不让产品有压货和卖不出去的情况。(三)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特点是:必须是现实的金属货币或作为货币商品的贵金属。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即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我国人民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四)支付手段货币不伴随商品的运动而作为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特点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面转移;可以由价值符号来执行这一职能;可第5页第6页以通过转账形式进行结算。支付手段的职能扩大了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也发挥着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例如,战败国向战胜国支付货币赔款,一国向其他国家提供货币贷款,或资本家将货币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等,均属此类。二、货币诸职能的关系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呢?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样。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本来,商品价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1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5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不说自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即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债务锁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了丁的钱……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全线崩溃的局面。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第三节货币制度一、金属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问题】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经过怎样的历程?回答: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可以用作货币的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3)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
本文标题:金融基础知识(全新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3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