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
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姓名:李毛崽单位:南昌市爱国路小学学科:学校管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信息技术的介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且带有思辨的素材带进课堂,运用于教学,无疑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使得我们的教师、学生、课堂发生质的变化。【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活跃课堂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学习的革命》)。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开发左脑而忽视了右脑的开发。信息技术的介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且带有思辨的素材带进课堂,运用于教学,则能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观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人所共知:知识在增长,条件在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早于成为了历史,教师不能凭着多年前掌握的知识,一本书一讲就是半年,学生一学就是一学期,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一个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资源不断涌入,对我们教师来说充满了挑战,同时对我们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我们教师再也不能坐其观望,再也不能我是××学府毕业的,我有多高的学位,足矣。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把信息技术教育与我们的学科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我们自身的专业发展融为一体。传统教学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信息技术的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如:徐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后,孩子对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的水:静、清、绿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文本中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欲。于是,徐老师通过网络收集大量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神话传说,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体验到桂林的山:千奇百异,形态万千,像老人、像巨像……桂林的水:清澈见底,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犹如人间仙境一般,确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感。学生在老师不时的点拨下,通过一番努力下来,孩子俨然成了一个个“桂林小导游”。试问,光凭几张插图,几段枯燥的文字,能够达到如此效果吗?信息技术丰富了传统教学的内容,挖掘了传统教学潜在的能力,使得我们的教材“活”起来,我们的学生“乐”起来,我们的教师“长”起来,真正让我们的教学实现了“小课本,大课堂”。教材内容体裁多样,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时空、地域、生活经验等的限制,孩子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月球之谜》是三年级一篇科普读文,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发月球都有极大的作用,可谓价值无量,但人们对月球知识的了解毕竟有限,对于孩子来说,却知之甚少。邹老师在教学《月球之谜》一课时,用质疑的方式,问同学,你们知道月球哪些知识?你们想象中的月球是怎样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就说开了:有嫦娥、有桂花树、有吴刚、月球上有山、水、花草树木,与我们地球一样美丽……看到孩子们幼稚、天真、烂漫,我们不足为奇,他们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这时,邹老师采用动画的方式,用多媒体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来的一张张图片进行播放,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抓住了孩子的心灵,同时邹老师及时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描绘你所看到的月球。这时有的学生就感到迷惘,传说中的月球与现实的月球反差如此之大。邹老师抓住孩子心里,用多媒体播放传说中月球美丽景色的画面,孩子们看后,发出感慨,如果月球像传说中的一样该多好!我们长大后,一定把水带上月球,让月球充满生机,让月球变得更美丽……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情景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断寻求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我们手把手交给老师这么简单,而是要鼓励教师能够“发现并阐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正好创设了这样一个空间,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搭建了广阔、快捷、丰富的平台。二、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中乐学,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然而,在现实教学当中,有的教师打着有效教学的幌子,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用在灌输、强迫和死记硬背上。我们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生字词,采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着重复抄写,漠视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以牺牲学生学习兴趣为代价的所谓“有效”,最终导致学生厌学,课堂将变得味同嚼蜡,这种短暂的有效,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也终将成为昙花一现。场景1:上课伊始,教师对上一节所学生字词进行复习巩固,采用听写方式,完后,老师发现不少学生将“勘测”写成“堪测”,老师顿时怒发冲冠,勃然大怒,吼道:这些生字词已经抄了多少遍了,你们总是错!好,你们记不住是吗,每人罚抄50遍!看你们还能记住啵!学生听后,个个傻眼了,木然的望着老师生气的表情,无奈的抄写,越抄越潦草,直抄得手指发麻,两眼发花,总算抄完了,可后来听写还是错。反思:沮丧总是有的,但至少我们可以不生气吧?可以做到不对孩子张牙舞爪吧?这位严师想通过机械重复的抄写方式让学生强化记忆,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导致这些学生见到你这位老师,就会不寒而栗,甚至怵学、厌学、弃学,废之学生的一生。场景2:另一位老师同样发现学生写错后,温言和蔼的笑着说,同学们,有几个同学把“勘测”写成“堪测”,不要紧,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要不然就不要我这个老师了,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把这两位老兄区分开来,使我们再也不出错呢?这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两段动画,一段是,几个人拿着测量仪器,艰难的在山坡上爬着,累得满头大汗,看视非常的吃力。另一段是,一个人做了错事,很难为情,把头钻进有裂缝的地里。学生看后,恍然大悟。生1:老师我知道了,勘测是勘查和测量的意思,很辛苦,要用力气,所以,勘测的“勘”字的右边是个“力”字。生2:老师我也知道了,难堪就是不好意思,难为情,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可见难堪的“堪”字与“土”有关,所以它左边是个“土”字。反思: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老师通过短短1分钟的动画,诱发了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尝到了知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难道还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吗?今天的社会是极速的网络信息社会,课堂作为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综合性情感活动的场所,离开了第三者信息技术的介入,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教师如果一味、单一的采用简单的方法,强迫学生去接受知识,其后果令人发怵。现时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只演绎着教师说,学生听;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出题考查,学生背标准答案的传统教与学的模式,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窘态,教师需从发展学生心智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潜心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演好学习的主角,演好思考的主角,收获学习中体验的快乐,并激发兴趣和能力延伸这种快乐。三、信息技术为课堂注入“活”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步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教育必然走向信息化道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我们的课堂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堆砌,也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凑合到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中,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丰富整个教学要素,并和谐的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师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的方式等,达到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学习思维闸门的打开,真正实现整个教学的突破与发展。现代教育思想,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要实现这一思想,我们就必须要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做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现代信息技能为依托,才能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资源,必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良好的思维素质不是凭空而降的,它是由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支撑,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教师要为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我校今年开展的第三届“微笑杯”教育教学竞赛,学校确立竞赛的主题是“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刘老师在教学《三角形与三边的关系》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公共设施被毁,大片房屋倒塌,学校没有了,家没有了,到处是废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灾区关心备至,及时为灾区人们送去温暖,搭建了帐篷学校,一个个颜色鲜艳、闪动的三角形帐篷学校出现在大屏幕上……这色彩鲜艳,闪动的三角形画面,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着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开展讨论,并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实验记录表(教师事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个学习资料袋,里面装有颜色不同,4cm、6cm、10cm、12cm长度不等的4根塑料小棒和一张实验记录表)。(1)拼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几根小棒?(2)用学习袋中的4根小棒,你能拼成几个三角形?(3)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是否有拼不成三角形的?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每组同学纷纷动起手来,摆弄手中的4根小棒,时而记录,时而讨论,时而托帮思考……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实验情况,让生进行汇报。生1:4cm、10cm、12cm和6cm、10cm、12cm能围成三角形。生2:4cm、6cm、10cm和4cm、6cm、12cm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不失时机,在多媒体屏幕上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看到更直观、形象的画面,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独立思考问题,为什么它们有的就不能拼成三角形呢?在学生的脑海里思索着。“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样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思维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是牵强附合,强拉硬凑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课程变革过程,将每一个组成部分利用现代技术融入其中,使得课堂发生质的变化,起到异样的效果,它是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条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学习的变革,课堂的革命,基于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带来的是传统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的改变,我们的课堂从此变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孩子们不必再面对单调的黑板,枯燥的说教,我们的课程资源也不局限于单单的文本,而是包括网络以及影像等,通过信息技术,教师的视野“宽”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思维的闸门“开”了,我们的课堂也“活”了。四、信息技术运用背后的思考1.观念的更新。从领导的角度来说,要舍得投入,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人的培养,要进行大量的投入。设备要放手让老师去使用,无需担心用坏(除人为外),可怕的是搁置坏。从教师角度来说,我们教师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打破传统观念,变主宰和灌输为引导、参与和合作,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完善自身素质,熟练操纵现代化教育技术。2.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不要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现代教育技术是年轻人的事。”常挂在嘴上。近日,全国教育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