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嫩江县长福学校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尤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认为是指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技术与教学这两个要素排列组成合理的系统结构,使之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促使传统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网络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弥补农村学校教学参考资料不足的欠缺。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诸多领域。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因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发展与应用。一、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1、一九九九年我校自筹资金3.6万元,建立了拥有26台计算机教室。填补了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空白。2、二OO四年装备了多媒体教室一个。并对原有的计算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又购置了四台高配置的计算机,接入了互联网,使我校教研水平有了初步的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化的现象。3、二OO七年(也就是今年年初),国家实行了农村远程教育,为我校按模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一个,CD播放室一个,卫星接收室一个,有30台学生机的计算机教室一个。以上这些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建设了数字化硬件环境。二、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一九九九年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信息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并具体负责实施信息教育的课堂教学任务。三、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四、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一九九九年以前信息技术在我校来讲可以说就是空白,一般教师只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没接触过。有的教师甚至连信息技术这个名词都没听说过,即使是部分教师接触过计算机。也都是玩玩游戏而已。对计算机的其它功能了解甚少。更不要说是用计算机做课件了,加之当时学校没有进入互联网。更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以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具体做法:1、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2、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具体进程方式。在对教师培训基础之上,又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示范学科,建立应用(教学应用为主)示范科目,培养骨干教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和公开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它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际交流,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不懈的努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在二OO三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全校76名教师全部拿到了合格证书。二、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达到了为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三、教学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应用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和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住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充分运用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四、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具体的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使用、选择和控制信息技术内容、方式、限度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体现了师与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处理好了人机关系,做到了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技术永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整合中强化生与机的交流。培养生与生的合作以及信息共享,开发意识。在生与生的协作学习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共同达到了自定的学习目标。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五、达到了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做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六、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在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强化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升了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目标、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实效,建立起集信息技术的效应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师生发展评价,教学管理评价为一体的整合评价体系。这些做法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活动的研究、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七、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做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举办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示活动,总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任务,这次展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大,参与面广。2、形式多样,表现在展示的形式多样,即有听课观摩、教师说课、评课讨论又有专家讲座,教研员点评和领导总结等,展示课手段多样,从传统的幻灯片、投影仪到计算机辅助课件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显示出教学手段的多年的发展轨迹。3、课程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教学手段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方法和评议的改变。总之,这次展示对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朵奇葩定会更加光彩夺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嫩江县长福学校2007、7、4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经验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