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黄胜光蜂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疗法,是运用活蜜蜂的尾螫刺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皮肤上,蜂毒液通过蜂针直接进入皮下,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以及东南亚、欧美流传较广,被用于治疗内外诸科的多种疑难杂症,在风湿病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兹结合本人的临床体会,介绍蜂针在风湿病中的应用。一、蜂针治疗风湿病的机理1、针刺作用2、药效作用3、温灸作用1、针刺作用:蜂螫刺入穴位,具有针刺的机械作用,产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2、药效作用:蜂针液中含有100多种物质,如肽类、酶类、以及生物胺、蚁酸等,具有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3、温灸作用:活蜂螫刺后局部皮肤充血红肿,皮温升高,类似温灸效应,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二、蜂针治疗风湿病的取穴原则1、局部取穴2、循经取穴1、局部取穴:如膝关节病变取压痛点和膝眼、血海、阳陵泉、委中等;肘关节病变取压痛点和曲池、曲泽、手三里等。2、循经取穴:如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腰背,除局部取穴以外,多取大锥、肾腧、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三、蜂针在风湿病中的应用1、风湿寒性关节痛2、纤维肌痛3、强直性脊柱炎4、类风湿关节炎1、风湿寒性关节痛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疼痛、酸麻、发凉、沉重等,常在受凉后或天气变化前加重。但既无红、肿、热等炎症表现,亦无实验室的阳性发现(可有血沉加快),一般不导致关节畸形。本病在北方多见于久居寒湿之地,或野外高寒作业之人;南方多见于常年工作在中央空调之下的写字楼白领;以及产后调护不当,感受风寒的产妇等(产后痹)。治疗:蜂针取阿是穴、本病关节局部取穴、以及肾腧、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肝、脾、肾经穴位。中药治疗以袪风散寒为主,选乌附麻辛桂姜汤(乌头、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甘草、蜂蜜)加减。肾虚加淫羊藿、鹿角霜、熟地、杜仲;气血虚加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风重加青风藤、威灵仙;湿重加薏苡仁;久病血瘀加鸡血藤、红花、川芎。可外贴具有产热作用的外敷药。2、纤维肌痛纤维肌痛是一种十分复杂且有争议的疾病。本病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伴疲劳、睡眠障碍为特征。疼痛多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亦有仅表现为一处或几处疼痛者。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钝痛,令人心烦意乱,无法正常工作。本病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免疫紊乱、血管损伤、组织缺氧等有关。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对本病作用不明显。联合应用氟西丁和阿米替林有一定疗效。蜂针治疗:选用阿是穴。可配合活血化瘀中药,静滴丹参针,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3、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慢性腰背部疼痛和晨僵。脊柱为督脉循行的部位,而腰为肾之府,肝主筋。因此本病的取穴多取督脉穴位以及附近的夹脊穴,肝、肾、膀胱经穴、阿是穴为宜。常用穴位如大椎、至阳、命门、肾腧、脾腧、大肠腧、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等。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脊柱活动能力。4、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四肢小关节,其病情轻重不一。对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应当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蜂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对程度较轻的病人,则可以蜂针为主治疗。取穴以病变关节周围的穴位和阿是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如膝关节取血海、膝眼、阳陵泉、委中;腕关节取阳溪、阳池、阳谷。可以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四、不良反应及其预防1、局部反应2、全身反应局部反应:疼痛、瘙痒、肿胀全身反应:发热:逐渐减少蜂量,10次以内每次只蜇1-2穴。低热可多饮水;中等以上发热可使用解热镇痛药。荨麻疹;多为蜂量过大所致。轻者减少蜂量即可;严重的荨麻疹可并发喉头水肿,呼救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过敏性休克:常与精神紧张、饥饿劳累、刺激过强等有关,亦有个别特殊体质者,仅蜇一针即可能出现。初次蜇蜂针者只能浅刺一针,密切观察30分钟以上。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予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静脉推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按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理。
本文标题:蜂针疗法在风湿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3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