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谁对话?张惠远,1969年生,自然地理学博士,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生态环境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生态环境评估、管理和规划研究;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为什么对话?近日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上要求要“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什么阶段?怎样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此,我们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从事生态文明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的专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对话人张惠远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生态环境部主任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刘蔚点击一焦点关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什么阶段关键思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探索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近日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3年多的时间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请问,就您自身的相关工作经历和个人感受来说,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已经到了什么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有哪些特点?张惠远: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式。自党的十七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后,生态文明已经从学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全国蓬勃开展。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式。自党的十七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后,生态文明已经从学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全国蓬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总体上,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是转变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过渡阶段,建设的重点应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减少发展对自然环境系统的损害,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阶段,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高效运行,自然环境系统的健康安全得到有效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而易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探索创新是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包括3个特点:第一,以探索科学发展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就中国的实践来看,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形成的文明形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提倡发展绿色经济,自觉加大对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绿色节能建筑、新能源、公共交通、清洁生产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国民经济投入方面发生明显改变。“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投资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安排了近6000亿元进行“绿色”投资,用于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技术改造、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十二五”规划建议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第二,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陆续出现;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水、大气、土壤的污染十分严重。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为迫切的需求,也是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以各种形式的生态示范区、试验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特征。近年来,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环境保护部和其他国家部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环境保护部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示范区包括工业园、城市、区域等多个级别,涉及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3个梯次,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其他有关部门也通过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及低碳经济示范区、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等多种形式,探索不同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点击二焦点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思路以生态创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等为抓手,通过培育社会生态文明观,促进地区、区域、行业、部门的生态化转变,在不同层面和领域落实生态文明记者:您认为,当前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张惠远: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与“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应以生态创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等为抓手,通过培育社会生态文明观,促进地区、区域、行业、部门的生态化转变,在不同层面和领域落实生态文明。针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周生贤部长已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即重点是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求,与“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应以生态创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等为抓手,通过培育社会生态文明观,促进地区、区域、行业、部门的生态化转变,在不同层面和领域落实生态文明。针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周生贤部长已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即重点是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三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重点工业行业的改造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发展的生态效率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四是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把引发严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纳入减排范围,从重点行业污染减排为主向全面减排转变,从工程减排为主向综合减排转变,促进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降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五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功能,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点击三焦点关注哪些省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较快关键思路江浙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记者:据您了解,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哪些省市步伐较快?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分享?张惠远: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全国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高潮。环境保护部已批准18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另外还有一些城市如福建省厦门市、浙江省湖州市和丽水市等地区也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许多地方以创建工作为抓手,优化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有力促进了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较先进的环境理念要求、较高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和较完善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浙江省和江苏省的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这些地区都以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先导,将环境优先的理念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多年努力,浙江省和江苏省构建了省域、市域、县域、村域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无缝对接。二是注重法规优先。要使环境优先理念从“软约束”转变为“硬要求”,就必须要把环境法规优先列入立法规划,强化环境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增强执法的威慑力;同时,通过地方立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三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强化环境管理的主体地位,促进环境问题解决,就要系统制订一揽子环境战略与计划,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通过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注重资金保障。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点击四焦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关键思路涵盖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系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5个方面记者:就您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是否与其他如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省市创建、建设低碳型社会等工作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张惠远: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涵盖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系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内容,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5个方面。三大系统5个方面的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和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的建设内容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涵盖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系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内容,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5个方面。三大系统5个方面的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和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的建设内容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首先,经济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发达健康的生态经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而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发达健康的生态经济的必要途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经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是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是经济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模式,它把以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脱节甚至对立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来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从源头上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升华到经济领域的必然反映。其次,低碳社会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和实现途径。低碳社会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技术、产业、制度的革新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从经济层面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减轻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间接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生态文明和低碳社会在内涵上有一定差异。生态文明强调文明的自然属性,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级文明;低碳社会重点倾向于通过调整能源利用模式促进文明进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要求。第三,节能减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当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节能减排是由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推进节能减排,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文明。第四,生态省市创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和必要过程。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创建活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
本文标题: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9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