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念意义弊端主要内容组合方式特征概念意义弊端主要内容组合方式特征一、概念“群”者,多也、聚也。“群文”:汇聚多篇文章。“群文阅读”: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台湾·赵镜中“群文阅读”关键词阐述议题:具有开放性与可讨论性选文:具有多元性与丰富性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与探究性二、弊端1、语文课堂现状单课单篇,耗时多,效率低。教师为主,灌得多,学得少。重视精读,轻视略读,漠视自读。感情朗读多,默读静思少。“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杭州·沈大安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阅读可以只需依靠眼睛,而无需依赖嗓音)。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的地位,在70年代的法国已经受到严重动摇。2、课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没有有效衔接;学生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没有在课外阅读中有效地运用;课内阅读的课文零散,缺乏整合。3、课外阅读缺失指导为师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上,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没有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三、意义1、符合《课标》要求《语文课标》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第四学段260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课标·实施建议》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体现语文特色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读书与交流的过程。语文课就是读书课,阅读课。在有限的40分钟内,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优秀的、经典的好作品。多阅读让学生大量阅读,“更多地直接接触”规范而优美的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形成语文素养。阅读是学习、模仿、内化语言的过程。“厚积薄发”,不但要“积”,且要积“厚”。一个人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有神”。大量阅读,是最快捷、最经济、最高效、最深刻的积累途径。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获得有效的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多实践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3、推进儿童阅读崔峦在全国第九届阅读观摩中提出“4+1”。“4”:准确把握年段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1”:推进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儿童喜欢读书,但是儿童不喜欢读教科书;儿童喜欢阅读,但儿童不喜欢为考试而阅读。——台湾·赵镜中长久以来,学校里的阅读材料主要指的是教科书的范文。但从社会阅读的真实境况来看,阅读的素材、动机、目的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上教材的使用,也应是多元的。面对教科书的单薄,我们需要补充大量的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台湾·赵镜中当阅读素养已成为新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时,我们希望孩子大量阅读,但却不给孩子更多的书读;我们希望提升孩子的阅读力,但却不改变我们课堂教学习惯,这不是讽刺吗?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时阅读能力?怎样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容易的,有效益的?——台湾·赵镜中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偏重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能忘了,还有同样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教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北大·温儒敏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北大·温儒敏推进儿童阅读,是每位语文教师的份内职责……用教科书教阅读,有改革的空间,但是有限;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建议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人教社·崔峦语文教师既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更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要千方百计地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抓出实效。——人教社·崔峦四、特征群文阅读旨在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化阅读的舞台;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在群文阅读中:老师不宜讲太多的话、提太多的问;须让“学”于生,让“思”于生,让“议”于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学习阅读,学会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德国·海德格尔所谓“让学”: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把学习的方便或好处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在群文阅读中:老师不宜过分追求“起承转合、一咏三叹、高潮迭起”等所谓、精致的教学设计;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在群文阅读中:老师不宜过分追求微言大义、字斟句酌等;须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讨论、交流、探究。在群文阅读中:老师不宜按“字词始,经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的模式,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教学;须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有所取舍。在群文阅读中:老师不宜将“有感情地朗读”无限放大;须根据读物的文体、课型等特色,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群文阅读的方式静心默读潜心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群文阅读的课型特征议题开放文本交互学生主体达成共识五、组合群文阅读的组合,多以某个议题为聚焦点,将不相关的文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线索清晰,其意图明确。以“动物——鸟儿”为议题的组合:诗歌:《小鸟的晨曲》说明文:《蜂鸟》散文:《鸟是树的花朵》《我和鸟儿有个约会》——《学语文之友》2012、6以“创世神话”为议题的组合:《盘古开天地》《淤能棋吕岛》《冰雪巨人——伊密尔》《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创世》——《学语文之友》2012、10这组群文阅读,选用五个不同地区的创世神话,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有价值的探究性阅读,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以“朋友”为议题的儿童诗组合:《等待》《我喜欢你》《我要把自己寄给你》《融化的雪》《男子汉的绝交——一分钟》——《学语文之友》2012、11这五首儿童诗抒写的都是“朋友”,但各自叙述的方面不同,有等待朋友的,有喜欢朋友的,有思念朋友的,有朋友之间的争吵或绝交。这组群文阅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儿童友情的丰富性。以“描写方法”为议题的组合以“情感世界”为议题的组合以“声音”为议题的组合以“色彩”为议题的组合以“物象——月亮”为议题的组合……群文阅读的组合方式灵动灵活,多种多样,有的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的将强化学生的某种认识;有的能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有的将引导学生领会读某类文本的方法……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达成的效果不一样。六、方式1、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学资源增多,学生自读空间增大,教师当少讲,当“让学”。2、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1)多采用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等方式。(2)多运用真实的、实用的生活化阅读。(3)多进行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习或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时保持新鲜感,时时充满浓厚的兴趣。(4)多质疑,多研究,多分享,将阅读的过程当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真过程。当然,群文阅读并不是要取代教材的教学,而是教材教学的有力补充,教材仍然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总而言之,群文阅读要改变的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群文阅读拓宽语文教学的视域用群文阅读开启学生悦读的智慧用群文阅读丰厚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文标题:群文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1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