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青少年滥药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新方向(黄楠、苏秀丹)
青少年滥药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新方向黄楠苏秀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毒品泛滥作为全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而在滥药毒品的群体,青少年渐渐地成为最庞大的一支,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来自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给他们带去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滥药毒品的自我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从而审视目前青少年滥药预防工作的不足,提出改善建议,务求实现和谐发展。【关键词】青少年滥药预防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毒品泛滥作为全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截止2009年底,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335920人,比2008年底增加209158人,从年龄情况看,35岁以下人员占58.1%①。从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人数占吸毒人员总数的接近60%,这样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吸毒人员的年龄愈发向低龄化发展,许多的青少年甚至连毒品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便步入歧途。为了筹集毒资,部分青少年铤而走险,走上了“以盗养吸、以贩养毒”的犯罪道路。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必须警觉,去分析青少年为何会一步步地坠入深渊,去探究如何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去对其开展预防工作,务求帮助青少年建立“识毒”、“拒毒”、“抗毒”的意识。本文以此为目标,通过分析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从而探讨开展青少年滥药预防的新方向。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探析青少年吸毒作为一种严重越轨行为,其诱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社会病态的“综合症”,既有自身的主观心理原因,也有家庭、社会的因素。其中机制论者的概括“用通俗便于理解的表达方式称之为‘内因化,内因外化相统一’的罪因理论,即双因双化统一理论”。②(一)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1、好奇心驱使,无知心理误导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③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毒品作为政府的明令禁止物,其本身特性即决定了它能产生强烈好奇心。一是毒品的神秘性,毒品被明令严禁进入商品市场,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二是情境的隐蔽性。可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没有亲眼见过吸毒的真实情境,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从别人的传言中获得的,对毒品的想象和疑问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导致不少青少年有一股试图亲临其境以观实情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因而他们总是想采取直接或间接手段千方百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正是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一些青少年抱着“体会滥药是什么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的轻率态度与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坠入深渊。2、社会角色紧张度当今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和学校的教育下成长和发展,并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以及开放社会消极亚文化的冲击,又致使部分独生子女对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教育产生反感或烦腻心态,并采取方式试图摆脱家庭、学校和成人对他们的管束。于是,这种欲摆脱而不能摆脱和欲自由而不能自由所构成的心理疙瘩——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时时困扰着他们。社会学将上述现象原因归之于社会角色紧张度,认为社会角色紧张度是导致青少年滥药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主要包括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均衡性,实现社会角色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程度、社会角色实现中的受挫等内容。可以预见,如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失落、受挫、压抑感、无助、无力、消极心理气氛弥漫在一部分青少年中,其社会角色的紧张定会显得尤为突出。如其中有相当大部分人因升学和就业问题而烦恼,还有有为自己的性格、异性、金钱问题而烦恼。青少年的感情较脆弱,遇到突发性的压力与冲突,遇到外界伤害,精神极易被摧垮。精神痛苦,无计排解,在其他不良因素的促进下,便有可能走上滥药之路。3、交往行为不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④即任何一个人都必然要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⑤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从青春期开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同辈群体。由于同辈群体在地位、年龄、兴趣、经历、爱好和价值观方面具有相关性或一致性,彼此相互吸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恰当地描绘了同辈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向和负向作用。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由萨瑟立(Sutherland)1947所开创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差异交往理论得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由他们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越轨行为的形成,也主要是同有越轨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正如其它各种行为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从群体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是在与其它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学习的过程往往主要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群体中,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其它环境中所受的影响”。⑥而差异交往理论认为一个人越轨行为的形成主要是差异交往的结果,一个青少年在走上滥药等越轨的过程中,虽然在受到违规犯法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遵纪守法思想的影响,在与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接触时,也与其他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他所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的影响程度,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那么,这个青少年交往行为不慎就成为导致其吸毒的关键因素。(二)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第一学校。家庭结构不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促使青少年走上越轨道路的重要因素。1、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破碎。破碎的家庭是导致青少年越轨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父母离婚后患有“情感饥饿综合症”的青少年,其身心健康状况普遍逊于正常的家庭子女。在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环境中,心灵受到创伤,感情受到压抑,往往导致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在美国,青少年犯罪中约有75%左右是离婚家庭的孩子,各种惩戒教养机构收容所的少年中有50%是来自破裂家庭的。”⑦如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后因父母离婚,便流入社会,结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走上吸毒之路,美国芝加哥派社会学家托马斯(W·I·THOMAS)开创的社会解组理论(SocialDisorganisationTheory)认为,完整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和睦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反之,动乱的社会环境、破碎的家庭结构和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们失范或犯罪。2、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在青少年吸毒者中,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的恶劣影响而导致青少年染上毒瘾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暴力式、放纵式的家庭文化只会使个性发展失范,最终导致其社会行为失范。另一方面,通过吸毒成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以一种虚幻(但却极其有害)的方式补偿吸毒者在家庭中失去的关爱安慰及寄托。(三)社会因素1、转型社会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价值观错位许多调查显示,不少吸毒青年在“享乐至上”的错误观念引导下,错误认为吸毒就是一种高级享受,是有钱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时髦,这些人成功的标志就是有钱,而毒品只有有钱的人才吸得起,因此,吸毒可以体现自己有钱,能显示自己的成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误导下,他们以吸毒为荣,相互攀比毒品的档次和吸食量,相互吹嘘吸毒的感受,以至吸毒成瘾,积重难返。2、社会禁毒宣传不足,形式单一就目前禁毒的社会宣传方面,其实际操作也存在着未尽完善的一面:社会宣传目前做得还不够深入扎实,存在着针对性弱、覆盖面小、手段单一等弊端。如在社区宣传中未能针对该社区的年龄结构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宣传活动形式上未有新的突破、后续宣传工作不完善,“运动”来了轰隆隆,“运动”过后冷清清。对社会群体未能很好地进行分层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宣传教育手段缺乏多样性,未能充分全面地考虑社会公众的各种感知要求,未能组织力量深入到缺少现代传播媒体设施的地区或角落进行宣传教育,致使很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吸毒行为的评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偏差。在社区宣传活动的调查问卷中,甚至还存在滥用诸如K粉、摇头丸、止咳水等新型毒品并不会上瘾、毒品只要不经常服用便不会上瘾等不正确的思想。二、青少年滥药预防的新方向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看到导致青少年滥用药物的成因除了有其自身的因素外,更多的还是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给他们的影响。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收到伤害,那将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和谐。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将根据上述青少年滥药成因的分析进行思考,完善以往滥药预防的手法,开拓新的滥药预防方向。实现手段、方法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最终帮助青少年了解毒品,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拒绝毒品,不受毒品的滋扰,同时,发展出抗拒毒品危害的意识。(一)针对青少年自身揭开毒品神秘的面纱,让青少年认识毒品上文中提到,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阶段,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渴望去了解,去尝试。而毒品这一种事物被明令严禁进入商品市场,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加之家长、老师均“谈毒色变”,这种完全不可认知的事物便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对毒品的想象和疑问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导致不少青少年有一股试图亲临其境以观实情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因而他们总是想采取直接或间接手段千方百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性,我们在开展滥药预防工作的时候便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应当尽量全面的将毒品的知识普及至各年龄层的青少年。一是在开展学校宣传活动的时候,要改变以往重游戏趣味性,而忽略活动成效性的缺点,以游戏作为辅助,在游戏中,不断地渗透毒品的知识;二是针对学校滥药预防,最有效、直接的形式便是开展专题班会,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因此对于以后开展相关类型的,应注重班会讲座的内容涵盖量,做到既能够让学生完整吸收,又不会过于复杂冗杂;三是针对不同年龄层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针对年龄较低学生群体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过分复杂内容无法吸收、对于可怕事物的畏忌度较高,主要以恐吓法为主,更多地在于宣传毒品的危害性有多高,产生的身体伤害有多少,使其从潜意思便开始对毒品产生害怕抗拒心理。对于年龄较高的学生群体,更多的是普及毒品的知识,让其了解认识,使毒品失去原有的神秘感,让学生失去好奇心,从而理性拒绝毒品。(二)针对家庭结构缺失及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第一学校。家庭结构不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促使青少年走上越轨道路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滥药预防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其家庭环境和家庭相处模式的评估,以及在社区宣传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家长的滥药预防、教育意识的提升,手段的改善,做到与我们的工作相辅相成。第一,对于家庭结构缺失导致青少年患有“情感饥饿综合症”,使得心灵受到创伤,感情受到压抑,最终导致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情况,我们无法帮助其挽救依然缺失的结构,重整家庭关系,只能在得知青少年存在这方面问题时,对其进行心理的辅导,引导其了解现状,并接受其面对的现实,并逐步促进其产生积极的正向的心理。同时,整合其身边资源,帮助其建立其家庭以外的支持网络,助其度过这一困境。第二,对于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的恶劣影响而导致青少年染上毒瘾的情况,除了在得知青少年存在此类问题时,对其进行心理的安抚,缓解其悲观情绪之外,还可以与其父母或者抚养人进行交流,进行一定的家庭辅导,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同时,亦可在我们社区宣传活动中的滥药成因介绍中加入此元素,使得参加活动的父母及抚养人得到警惕,从而自觉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三)针对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的改善,更多的在于社会环境的改善,指的主要是:社会对于毒品的看法,对于滥药这个行为的看法,以及对于滥药者的看法,这是一个由来已
本文标题:青少年滥药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新方向(黄楠、苏秀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6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