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色彩构成教案对应教材杜新王磊编著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
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构成教育及其学习方法授课时间第1周第1,2节课次1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色彩构成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定义,教学难点:色彩构成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什么是色彩构成6-901、色彩构成的定义①“构成教育”已成为当今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构成教育的训练目的不是简单解决设计中的技术和手段的问题,更不是个别人所认为的模仿式的学习。②“构成”(composition)一词包括构造、解构、重构、组合的多重含义,具有第二次创造的含义。通过逻辑理性的造型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物象中抽取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然后遵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进行变化、组合、排列,并深化、演进为纯粹的平面或空间等形态效果,产生出新的形态。构成的组织原则是:元素要简单、构造要合理、形象要明确。2、构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①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教学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三大构成”“构成”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现代派艺术中的立体派。而构成教育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实现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ous)——世界第一所设计教育学校。②在包豪斯任教的三位艺术家开设了与三大构成相关的课程。第一位是康定斯基《点、线、面》第二位是尹顿《色彩艺术》第三位是阿尔巴斯首创用纸板进行构成教学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普及构成教育,他们在包豪斯构成科目的基础上,更注重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性的操作手段,发展并充实另外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三门课程。今天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3、色彩构成的定义①作为“构成教育”理论中的“色彩构成”,科学地揭示了大千世界的色彩变化规律,为我们探索、发现和认识色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没有了色彩,世界是无法想象的。艺术家和设计家研究色彩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对色彩美的要求。作为构成,从色彩内部的组织结构到外部形体的形式,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都体现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色彩构成就是色彩的创造,是色彩表现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②色彩是造型艺术的要素之一,而且更是一切视觉元素中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因素。它通过学习色彩物理、视知觉规律、对比和调和等色彩理论,通过正确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法则,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造型基础科目,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三大构成之一。课后作业无教学反思无实训教案实训项目绘制德国体系24色相环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1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色相环绘制,了解色彩之间的位置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环位置安排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操作,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无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光与色授课时间第2周第5,6节课次2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光与色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色彩构成的追溯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构成的追溯①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说过:“想明白一件事情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功力,用素描代替色彩,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是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新古典派也同样注重素描、轻视色彩的描绘,使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印象派则注重对色彩的研究和探索,追求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捕捉,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棕褐色面貌,丰富了色彩领域,推动了色彩艺术的发展,使欧洲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色彩的真正革命实现于抽象派,因为色彩在抽象派那里已经脱离另外自然形的束缚,真正有了色彩自身独立的表现领域;包豪斯则将色彩应用于教学和设计实践,推动了由传统色彩向现代色彩意识转变的过程。2、古典派又称古典主义,是指在艺术史上以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美学观点或历史流派。另外,我们将西方艺术史上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意直接模仿古典艺术的流派称为“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高度崇尚古代艺术,写实、理性、和谐、严谨是古典主义最大的特点。古典主义画派极为重视素描,讲究明暗调子,注重写实关系,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甚至说:“爱色彩是虚构的,线条万岁。”古典派较为轻视色彩,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其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表现在用色平和,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题材上多为圣经故事或宫廷生活,缺乏对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3、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源——物体——眼睛——大脑发生关系的色叫做色彩。物体在阳光下反射蓝色光,其他色光都被物体自身吸收了,那么,该物体的表面就呈现蓝色;反射所有的色光而呈现白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呈现黑色。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出现不同的表面色彩。如:一张白纸在红光下呈红色,在绿光下呈绿色。色彩受光照强度、角度的影响,强光下的色彩会提高明度,色相和纯度同时也发生变化;弱光下的色彩会降低明度,色相和纯度也会发生变化。当色光增强或减弱是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甚至失去色彩。如月光下的绿色、黄色将失去色相感,接近黑色;反光强的有色物体在日光下,其高光几乎是白色;行车灯光强烈时,只看见白色茫茫。光照角度不同,也会使物体表面色彩发生明度、纯度的变化,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色相。如迎光面和背光面色彩不同。冷色的光源或暖色的光源,会使物体的固有色产生偏冷或偏暖的变化。物体表面的肌理状态不同,影响色光的吸收、反射、透射,而产生的色彩不同,如同种颜料,在不同质地的布料上,颜色不同。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2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种类属性授课时间第3周第9、10节课次3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的分类,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认识色彩三色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色光三原色,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教学难点:色彩的补色和间色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色彩的种类属性是什么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有彩色与无彩色①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系列。有色彩系包括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通过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可形成的众多种类的色彩。②无彩色系包括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也称黑白系列。无彩色系里没有色相与纯度,也就是说其色相、纯度都等于零,只有明度上的变化。无彩色系中的黑色和白色,由于只有明度差别而没有色度差别,故又称为极色。2、色彩三色——原色、间色、补色①原色,是色彩的基本色、元色,原色之间是“相互独立色”。色彩表示可用色光和色彩两种介质,故原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和的“色光三原色”(RGB):红(red)、绿(green)、蓝(blue);另一类是能以调和出各种颜色的“色彩三原色”(CMY):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红、绿、蓝色光是光学三原色,此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而成。三色叠加显示白光。色料三原色指采用多媒体技术红、黄、蓝三色,上水粉写生课时我们习惯把大红、中黄、普蓝称为水粉颜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混合则显示黑灰色。②间色,由两种原色料或两个原色光相混得到的色称为间色。橙、绿、紫是三间色。色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互为间色。补色从物理和视知觉角度可分为两种:物理补色和视觉补色。物理补色,当一对色光混合叠加能够产生白色光,或一对色料相互混合能形成黑灰色,这两种色就称为互补色。无论是色光三原色还是色料三原色,其中任意两色组合成的间色与第三色均构成一对补色。视觉补色,选择一张红色标,凝神注视色标50秒,然后将视线快速移到一边的白墙上,就会得到一个幻觉的色标影像,而影像的颜色却并非实物色标的红色彩,而是它的色标——蓝绿色。有两种色,我们称为特殊色:金色与银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不同,在社会上会“时兴”不同的色彩,这种“时兴”色彩敏感地反映当时人们心理活动的转变,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这种时髦、新兴的色彩就是流行色。③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人们为了区别不同色彩种类给色彩所取的名称,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相貌是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按其色彩倾向的不同又可区分出不同的色相。如大红,朱红等。④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深浅度,可以说是色彩中的黑、白、灰程度。色彩明度的形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色相的明度变化,因光源的强弱而产生的变化;二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由同一色相加上不同比例的黑、白、灰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三是在光源色相同情况下,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是白色,明度最低是黑色。在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在相同强度的光线照射下,如果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一定程度的白或黑,就会增强或降低其反射度,加黑则明度降低,加白则明度提高。要提高或降低色彩的明度,除了最常用的加白或加黑外,有时为了不使色彩变粉或变灰暗,便可以加上黄或紫,或者加上一些除白、黑以外的浅色或深色,以达到明度变化的目的。⑤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净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等。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则越弱。在色彩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纯度最高;黑、白、灰没有纯度。纯度最高是红色,最低是青绿色。“只有对色彩纯度的控制达到精微的程度,才可以算是一个严格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设计家。”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的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可以视为有彩色,而没有纯度的色就是无彩色。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纯度来界定有彩色和无彩色的差别。色彩的纯度、明度不能成正比,纯度高不等于明度高,明度的变化往往同纯度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加白提亮、明度增加;加黑变暗、明度降低。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训教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实训类别课堂实训()实验()校外实践()课次3实训班级学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时教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色立体授课时间第4周第13,14节课次4学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建立色彩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世界上几种知名的表色体系。了解色立体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环,表色体系各种色立体的示意图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什么是色立体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学是指建立在20世纪有色体系和定量的色彩调和理论上的一套色彩理论,其理论奠立者是德国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和美国画家孟塞尔(1858-1918),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相应的色彩数学模型——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以及《孟塞尔图谱》是目前国际上作为分类和标定物体表面色最广泛采用的色彩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和美国材料测试会已将其作为色
本文标题:色彩构成教案对应教材杜新王磊编著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8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