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绪论(张雷声主编-自考代码00009)
(经济管理类专业公共课)课程代码:00009(一)课程概况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它所提示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对其他经济学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在经济学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目标==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及发展规律==认清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的实质(三)课程学习1.学习方式:部分内容中学阶段应接触过,但总体上来说,该门课程较抽象,考点较多,考的比较细,知识点的重复考察率高,教师讲授考点,主要靠同学理解、记忆。2.学习要求:把握每个章节的重点问题,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学会思考,掌握常识,锻炼逻辑思维。3.学习方法——多翻看——多理解——多记忆——多练习——形成知识系统把握命题脉象——重视真题,知识点的重复考察率高2012年版(最新版)相对于老版本有利:内容精简了很多;部分内容第一次进入考试范围不利:范围较广;新版本仅有一年考试真题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篇其中绪论和第一篇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篇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篇是社会主义部分第四篇为国际关系共包括12章。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范围最广)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最难)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识记)四、论述题(共3小题,任选2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识记、理解)从历年的命题角度看,前2篇是绝对的重点。因此,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前两篇知识点的理解、记忆。题型第1篇第2篇第3-4篇单选8*1分15*1分7*1分多选1*2分6*2分3*2分简答1*6分3*6分1*6分论述1*10分1*10分1*10分总计26分55分29分注:论述题为选做题。时间:每年1、4、7、10月2012新版后2012.1/2012.4/2012.7/2012.10/2013.1/2013.4/本章主要内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当前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当前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近六年(07—12)主要考点1.人名与学派—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等2.时间—17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3.马政经的历史背景、批判继承的对象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经济的含义(西方)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在他所著的《经济论》中,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Oikovouia(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公元前424—前401)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经济学的含义(西方)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在《政治学》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幸福就是至善。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独立用语:17世纪初成为独立学科的时间:17世纪中叶流派及代表人物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后半期)[英]威廉·配第创始;[英]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英]李嘉图完成: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庸俗政治经济学(18世纪末19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法]萨伊及[英]马尔萨斯边际效用学派(19世纪七十年代)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政治经济学最初起源首次使用这一说法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来田(1575—1622)。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用了“政治经济学”。这种提法,目的在于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自然经济的范围,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成为独立科学英国的亚当·斯密(1723-1790年)英国的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以劳动价值论为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法国:萨伊英国: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等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法国的西斯蒙第等具有进步性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英国的罗伯特·欧文等。边际效用学派凯恩斯学派。。。。。。。。。。等马尔萨斯人口论:人类的本能决定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而食物不足会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他提出两类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为:道德抑制与积极抑制。前者指人们通过晚婚、独身、来控制出生率;但若人们未能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则恶习、贫困、战争、疾病、瘟疫、供水等各种形式的积极抑制将会使人口减少,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1)产生时间:19世纪中叶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完成了政治经济学革命。(2)产生背景(物质基础:经济矛盾恶化,无产阶级登台;(理论基础:古典政治经济学及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劳动价值论是马政经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论是马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革命性突破人物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论》资卡尔•马克思(Marx,karl)(1818,5,5—1883,3,14)●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父亲是一位律师。●1835年10月入波恩大学、1836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18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0年,修订《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1883年3月14日病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国巴门市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纺织厂的资本家。●1837年中学未毕业当商行办事员,后去纺纱厂工作。●1841年服兵役期间去柏林大学旁听,自学哲学等,进行社会调查。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得到马克思高度评价。●1844年8月,与马克思在巴黎第一次会面。●花十一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1885年)第三卷(1894年)。●1895年8月5日,即《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的第二年,恩格斯去世。一般说来,政治经济学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政治经济学一般是特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通常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经济学方法论,其中,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1、词源:经济学产生于希腊奴隶时期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初,成为独立学科的时间:17世纪中叶2、难免的误区:政治经济学是拓宽了其研究范围的经济学,而不是既研究经济又研究政治的学科。3、两者的关系:是经济学的分支,属理论经济学科4、代表人物:色诺芬、亚里士多德[英]威廉·配第[英]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英]李嘉图完成: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法]萨伊及[英]马尔萨斯马克思、恩格斯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当前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出发点是什么?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51页)发展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基础A:人们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B: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产力:反映生产的自然属性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三个简单的要素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力人物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自然物原材料石器—青铜器-铁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后,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三次产业革命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生产关系:反映生产的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也叫经济关系。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是生产总过程的起点和决定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终点。生产居首要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方式和水平;分配、交换和消费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性质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上)起点中间环节终点经济基础:相对于政治、思想关系而言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上层建筑: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公元前七三年,罗马加普亚格斗学校的奴隶在斯巴达克斯带领下发动起义。影片描述公元前73年古罗马加普亚格斗学校的奴隶在角斗士斯巴达克斯领导下起义、反抗罗马暴政的事件。起义激化了贵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贵族将领克拉苏乘机击败平民派首领革拉古,实行独裁。克拉苏重金收买了海盗;革拉古则打算以私下放走奴隶大军来对抗。与此同时,起义震惊了罗马的统治集团,他们召回在国外作战的两支大军,起义遭到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军三面受敌,寡不抵众,结果数万奴隶战死,他与六千幸存的战友被克拉苏所俘,被活活钉在十字架上。宁为自由而战死,决不为富人的娱乐而丧身!奴隶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奴隶既不被当作人看待,他们便憎恨劳动。经常怠工,破坏工具,虐待牲畜。奴隶主也只把最粗糙、最笨重的工具给奴隶使用。它必然使生产浪费、昂贵,并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其次,奴隶主占有了奴隶的全部剩余劳动以及一部分必要劳动,从根本上破坏了奴隶们劳动力再生产。奴隶起义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基础,促进了封建主义因素的产生,最后摧毁了奴隶制生产关系,为新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从而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当前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P54)==揭示经济规律1、经济规
本文标题:绪论(张雷声主编-自考代码000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1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