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对口升学《会计基础》简答题汇编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会计基础》第1页(共17页)《会计基础》简答题汇编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为什么产生和发展的并简述其发展历程?它是为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①西周时代a.出现“会计”一词b.设有司会进行“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c.记账、算账、报账、用账②春秋战国有了比较系统地记录文字,即“出”和“入”③西汉时代“上计簿”,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单式记账法。④唐宋时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⑤明清时代a.“龙门账”(合龙门)进-缴=存-该b.“四脚账”(天地合)既登“来账”又记“去账”⑥20世纪(近代)西方会计传入我国,复式记账原理的运用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⑦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会计工作。2、什么是会计?会计有何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运用特有的程序和方法,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3、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有那些基本职能?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指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才能及时、正确、完整地反应经济活动。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具体分为哪些?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具体包括:企业单位会计对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5、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沦述明确指出,“过程”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这是对会计对象最一般、最概括的表述。这里所说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这里讲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我国会计界通常是把“控制”理解为监督,把“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或核算)。也就是说,对再生产过程的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6、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实体,从而明确了企业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一个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一个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会计基础》第2页(共17页)明确了会计工作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若干连续相等的会计期间。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四个前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会计范围,持续经营是条件、会计期间是补充,它们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7、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吗?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做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均为会计主体;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8、会计的目标是什么?①要提供符合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②要提供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③要提供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9、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①设置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告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的特有方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三个基本环节。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保证。联系: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于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10、货币计量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①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同时,有必要也应当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补充。②假定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1、什么是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同时要了解会计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反应财务状况(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应经营成果(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2、简述会计等式及其作用?会计等式又称作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恒等式。作用: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因而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3、简述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资金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因而客观上存在必然相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会计基础》第3页(共17页)就叫作资金的平衡关系。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在数量上必然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中的资产、权益的影响有哪几种类型?①资金流入企业,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增减金额相等。②资金退出企业,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增减金额相等。③资金在资产内部的转化,引起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④资金在权益内部的转化,引起一项权益增加,另一项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5、收入与费用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有何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在对利润进行结算之前,将收入视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处理,而将费用作为一种资产的转化形态,在对利润进行结算时,再将费用作为所有者权益减少处理。然而,不论将费用怎样处理,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其对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影响,仍可以归入前述四种业务类型中,所以收入费用的变动均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6、历史成本计价有哪些优点?①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资产购进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比较客观。②有原始凭证作证明,随时可以查证。③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④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但是,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客观性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7、什么是历史成本,简述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原则。(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2)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责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计量。8、简述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1)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2)当然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有时就是根据交易时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1、什么是会计科目?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哪些原则?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既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也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②.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③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会计基础》第4页(共17页)2、什么是帐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它们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结果的载体。帐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包括下列内容:①帐户的名称(②日期和凭证种类、编号③摘要(概括经济业务的内容)④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及余额3、帐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A:联系①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③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B:区别a、结构不同①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没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②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b、作用不同①会计科目是开设账户、填制凭证的依据。②账户是编制报表的依据。4、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何特点?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互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特点:①需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②能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③可以对会计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5、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特点是什么?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①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和“贷”具体的含义取决于账户的性质)②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③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可以不固定分类),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④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进行试算平衡。6、借贷记账法下,借就是增加,贷就是减少,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这种说法不正确。在借贷记账法中,作为记账符号,“借”与“贷”有其专门的含义,在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7、什么是账户对应关系以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在会计核算中有何意义?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的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有以下两点作用:(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
本文标题:对口升学《会计基础》简答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4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