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再别康桥》PPT课件
触摸诗的脉搏步入美的殿堂【课前热身】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徐志摩【听读课文】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雨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写作背景介绍: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就读于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并且在这里他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候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1928年他重到英国,在他再次要离开伦敦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挚友。才情女子——林徽音徐志摩与陆小曼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跟录音再读课文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______徐志摩课文赏析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一节写了在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以三个“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和谐”的基调,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暗喻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艳影正是金柳的倒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浸透着诗人的刻骨铭心的幸福。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拟人写了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二字,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比喻把潭中的清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因为康桥寄托着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理想。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现实。“但”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沉默”,突出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用无声把离别的苍凉与无奈推向极致,“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与开头呼应,但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挥一挥衣袖”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势,显得极为洒脱,毫不犹豫,表露出了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康桥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心头。云彩:感伤青荇:陶醉清潭:执着星辉:忘情笙箫:沉重云彩:依恋金柳:欢喜【品读情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整合小结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不胜枚举,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明确:告别的对象特别。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例1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例2明确: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多情自古伤离别”,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例3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景呢?结合你们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地为徐志摩设想一下。明确: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看,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物,让我们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不是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情景交融: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全诗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自然。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新月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后期以1928年3月创刊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创刊的《诗刊》为阵地,诗人增加了陈梦家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诗和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术、潜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派诗人以“三美”作为目标。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具有音乐美(音节)、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词藻),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现的?1.音乐美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2、建筑美《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3.绘画美教师寄语没有梦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诗的生活是贫乏的。让匆匆行进的脚步迈出诗的旋律,让沉思默想的目光注视天边的云霞——生活就是一首隽永的诗,一曲悠扬的歌。
本文标题:《再别康桥》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4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