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
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定在孩子虚岁十五岁这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天,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宣告这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出花园”据传明末清初便有这个礼俗,距今至少有四百历史,之所以将成人礼称作“出花园”,是因为潮汕人认为小孩是生活在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的花园里,生活充满了童趣,一片天真浪漫,纯真无邪,到了十五岁,言行思想都到一个转折点,告别了无忧无虑、懵懂无知的年代,步入了谋事创业的人生历程。15虚岁“出花园”源于潮汕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在古时给15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将成人岁数提前,是为了迫使少年提早走出家门,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现今经济越来越发展,绝大多数家庭早已不需要年少的孩子担负家庭生计。但“出花园”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寄予着长辈们对孩子长大成人的祝贺和对孩子美好前程的祝愿,以其新的面貌被保留了下来。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为其购置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接着是拜“婆母”,这是最后一次拜婆母。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讲到“出花园”,就不能不提到“婆母”和林大钦。婆母,相传乃古时潮汕的一位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街坊看管小孩,且在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而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因当时宫中有一皇子出世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想不出好办法,皇帝遂张贴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应者寥寥,且俱不中用。消息很快就传到这位潮汕妇女的耳中,她便决定上京试一试。因为皇子也是人,并没有什么难调教之理,况且幼儿疾病也并非可怕。皇子在她的悉心护理和调教下,病也好了,人也规矩了,不再吵闹啼哭了。皇帝一时龙颜大悦,便御驾亲临,想加封于她。正在喂哺护理皇子的她,不知皇帝驾到,一时慌乱了手脚,情急之下便一头躲进皇子床底下,顿时昏了过去。等到皇帝知晓,她已气绝了。皇帝深为痛惜,遂嘉封她为少年儿童的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称呼她为“婆母”。有孩子的家庭,会将婆母的神位“请”至家中供奉祭拜,一直供奉到孩子虚龄十五岁,于这一天(七月初七日)举行“出花园”仪式,孩子出了“花园”也就不用再拜婆母了。直到这一家中所以的孩子都出花园了,家里也就可以不再供奉婆母了。说到“咬鸡头、穿红屐”,相传是仿照林大钦少年时期的做法。林大钦(1511~1545),潮汕史上唯一一位封建朝代文科状元,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人。少年时期的林大钦,因为家里很穷,没法供他读书,但毕竟他父母亲不忍心他失学,经东借西凑,勉强为他交了书费,让他上学。上学那天,因没钱买红鞋,他父母亲又难住了。因为学生入学必须穿红鞋,一是穿鞋是斯文的表现,二是仿效官鞋,意味将来孩子也能当官。最后他父母亲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到街上买了一双便宜的木屐,然后用红油将木屐涂成红木屐,将它当成红鞋,让大钦穿着去上学。上学第一天,林大钦穿着红木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路上,他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什么,就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有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脚下摆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雄鸡头上髻”,并对围观的人群说:“这个对让你们对,谁若对上了,这只大公鸡就送给谁。但若对错了,就请送给我一文钱就行。”围观的人都在苦苦思索。此时适逢林大钦的衣袋里尚存有一文钱,他暗想,我何不来试一下,若对错了,这一文钱送给他没多大关系,如若对上了,这只大公鸡抱回去,爹娘一见定然甚为高兴。主意既定,林大钦便上前大声说:“我来对一一‘牝牛项下须’”。在场的人听了,都大声叫好,那个提大公鸡的人也不得不连连点头,并上前把大公鸡送给林大钦。林大钦抱着大公鸡,欢天喜地地回到家里,将情形告知他父母亲,他父母亲听后,高兴极了,便将大公鸡杀了,剁了个大公鸡头让大钦吃,意思是:希望大钦每次考试都得头名,日后当官戴红冠。后来,果然大钦考中了状元,人们才记得他儿时曾有过这么一件事,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便在以后凡孩子初入学时,都要给孩子穿红屐和吃鸡头,这个做法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今潮汕“出花园”的习俗了。“出花园”习俗,在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但在形式上总体是大同小异的。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潮汕地区“出花园”的仪式也越来越简化,大多数家庭为孩子办“出花园”,都只保留着穿新衣、吃饼粿等习俗,只图吉利。还有一些家庭为求简约,摒弃繁琐的仪式程序,只在餐厅、饭店摆一桌简单的“花园宴”,并买些礼物送给孩子,以此庆祝孩子的成人礼。风俗虽然简化了,但在七月七为15虚岁的孩子办“出花园”成人礼,仍然为潮汕大多数家庭所重视。“出花园”作为潮汕传统成人礼延续至今,繁复的仪式、美好的寓意、礼品的赠予,表达对小孩寄予祝愿的同时,是孩子成长和教育备受关注的体现。
本文标题:潮汕地区民间习俗之“出花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0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