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规划设计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摘要:本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发展历史的回顾与总结,阐述了如何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特点,开展滨水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和实施策略。关键词:滨水空间规划原则实施策略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之一,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上世纪末以来,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以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品质,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建设热潮此起彼伏。随着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展,滨水空间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诸如用地结构不合理、景观环境不协调、忽视城市的历史文脉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背离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1滨水空间的规划目标1.1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历程国外(主要为西方国家)城市滨水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资源经济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1]。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败以及复兴,由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向复合型多元空间转变。1)资源经济时代——小规模改造,功能混合,自然发展资源经济时代,即前工业化时代,城市经济发展以资源利用为主,对“水”的利用包括灌溉、生活供水与排水、人货交通等最基本的功能。对城市发展而言,贸易能力是直接决定城市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世界上许多地处大江大河或海陆交汇之处的城市,突破了仅仅作为商人和手工业者社区的局限,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前工业化时代人口集聚和商品交易的中心。这一时期城市滨水区的典型特征是码头、仓库大量集聚,港口与城市生活混合,成为城市的交通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当然,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们对滨水区的改造行为规模较小,功能混合,更多的是一种自然发展的态势。2)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改造,生产为主,环境恶化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大量资本要素积聚于滨水区,城市产业资本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滨水区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滨水区首先是作为产业空间存在,成为城市的生产和交通核心,工业区向滨水区聚集,生活功能在工业生产的排斥下逐渐外迁。滨水区逐渐成为以工业产品运输、仓储、生产为主的工业区,形成了大规模的港口码头、工厂仓库等用地功能模式。尽管港口经济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物质繁荣,但忽视生态效应的大规模建设活动也给城市滨水区带来了严重灾难,工业污水、废气和垃圾的大量排放导致滨水地区出现严重的污染,环境恶化的现象几乎在所有的大型港口城市里出现,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新加坡都曾如此。3)后工业化时代——滨水区复兴,以游憩和景观为主,功能复合后工业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滨水区的市场价值、独特性和延展性在新发展趋势下逐渐显现,滨水区开发逐步进入创造消费空间的阶段[1]。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劳动方式的改变,许多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对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新的城市功能空间在滨水区中出现,包括休闲娱乐、商业商务、会展、以及混合功能空间和居住空间等。如今,多数国家都已经意识到,“水”的首要功能是游憩和景观,并以此为核心衍生出商务、居住等多种复合功能。1.2滨水空间的规划目标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经历了自发—繁荣—衰落——复兴的曲折道路,其空间功能也由混合到单一再到复合。随着生态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活动核心区域已成为公认的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方向。城市滨水空间在复兴中滨水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人与水的亲和关系,营造可以接近的,并提供多样化活动的滨水公共空间。通过滨水空间的营造,丰富城市滨水地带的活动,增强其活力和吸引力,使滨水重新成为城市的核心地区,从而实现城市滨水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的可持续发展。2滨水空间的规划原则作为城市的命脉,滨水空间维护着城市生命的延续,能作为水上活动的场地,又承载着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重,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城市滨水区具有景观、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敏感性,因此,在滨水区开发中,要把握好规划的方向和原则。2.1滨水空间与城市设计的整体协同原则在进行城市滨水地带规划时,强调整体设计理念,将水系格局纳入城市总体格局中,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成为城市生活的延续。利用廊道理论,将滨水的绿色开放空间同城市开放空间整合成开放空间网络体系,同时打通从市区向水边的开敞视线通廊,以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完善的步行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地区连接起来,增强滨水地区可达性。2.2滨水设计中的生态原则生态设计原则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即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2]。滨水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是对土地、水体和开敞空间的生态设计,只有以生态设计原理为核心的景观设计才是成功的滨水设计。生态学家瑞恩(SimVanderRyn)和考恩(Cowan)在1996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3]。人们滨水的前提条件是洁净、安全的水体和水边环境,因此水际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滨水区的开发中,保护水体及周边环境也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此外,城市水系格局及周围的地形地貌特色也是构成城市自然风貌的重要资源,将城市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可以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并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具体而言,滨水设计中的生态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持和恢复自然水循环平衡;减少污染源、提高河川及地下水的水质;减少新建和维护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的费用;保护和恢复水生及滨水生态系统及栖地;保护并提高水体的景观和休闲价值;增加城市滨水和近自然空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节水意识。2.3尊重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就其本质而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设计应根植于所在地方,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适应并延续滨水场所的自然演化过程。规划设计对城市历史的尊重直观表现于“场所感”的传达。特定的场所能使人们区别环境空间的差异,唤起对一个地方、一段历史的记忆。场所感是空间设计中的灵魂与主题,也是滨水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滨水地带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延续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传统空间肌理的探询和延续。城市的整体形象面貌并不仅仅取决于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相互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滨水区独特的城市肌理,亲切宜人的交融关系,应当适当保留。第二,对传统文化和活动的保留。与水有关的传统活动是水文化的延续。水边举行的祭祀、纪念活动以及传统的生活场景在丰富了滨水活动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第三,对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本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还具备管理和维护成本低的优势。本地资源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尊重历史与体现时代感之间的协调。尊重历史与地方特色,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时代化意味着符合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方向的“延续”。从地方特色中提取精华,升华成一种与现代生活要求相统一的形式,才是实现地方特色与历史特色的真正意义所在。2.4滨水空间功能和活动的复合性原则1998年,芝加哥市规划与发展局(theCityofChicagoDepartmentofPlanningandDevelopment)发布了芝加哥河走廊的发展规划(ChicagoRiverCorridorDevelopmentPlan),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导则和建设标准。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复兴和改善芝加哥河及滨水地区。芝加哥河的设计概念中,除希望恢复芝加哥河的生态功能外,还将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与其它诸多城市功能进行整合,为公众提供广泛的休闲娱乐性出入口并支持对河流友好和相容性的商业及工业开发,既改善了河流的水生环境,同时也通过复合功能环境的创造提高了芝加哥市市民的生活质量。芝加哥市的经验告诉我们,片面或单纯强调景观及美学功能有时难以推动目标的实现,尝试将景观的美学功能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容纳多样性功能与活动的复合型滨水空间,不啻为有效的途径。滨水区中可以将商业、娱乐、文教、工作和居住等项目混合安排在同一地段,互相促进。从社会角度看,这这种混合有助于人们的接触、交往,增加环境的亲和力和人们的安全感;从经济角度看,多功能设施的配置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设施都有人活动,是对公共设施的有效利用,也使滨水区始终充满活力。2.5保障公众的滨水权益城市滨水地带滨水空间的城市设计应遵循岸线资源共享原则,首先,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并尽量保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其次,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设施,面向大众开放的,避免布置封闭的行政办公和工业项目。应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提供各种档次的商业服务,防止过高的价格门槛限制市民的使用;最后,公众是滨水区的使用者,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确保公众的滨水权益,必须强调全面的、全程的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的形式。3滨水区开发的实施策略建立灵活的规划、开发、监督机制是保证城市滨水区开发顺利实施的保证。3.1发挥土地储备的调控职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随后杭州、南通、青岛、武汉等城市也纷纷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对于政府提高土地调控能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防止土地收益流失、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优化城市土地配置等具有积极作用。城市土地储备对滨水空间开发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城市核心之一的滨水地区,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不仅有着复杂的功能结构,往往还存在土地权属复杂、地块分割凌乱等特点。土地储备部门可以通过土地置换、回购、收回等方式将土地产权梳理清晰,变零为整,利于建设。其次,土地储备作为调控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按计划、分步骤的供应土地,防止一哄而上、大拆大建。3.2制定阶段性的规划目标滨水空间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过分注重大规模开发,忽视小规模改造是导致“公共空间品质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城市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空间要求,因此,必须摒弃大规模开发中终极蓝图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制定详细的阶段性实施目标,分步进行[5]。阶段性目标带来实施中的弹性,有利于协调、处理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坚持滨水区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通过阶段性目标逐渐修正、强化规划控制,避免因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而乱开发、过度开发造成不必要的后遗症。3.3小规模、渐进式开发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彭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彭湃,而广大群众则总是成为牺牲品[4]。对待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有清醒的态度,那种希望城市两年甚至半年就大变样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不仅破坏了原来的空间肌理,一些富有活力的空间形式与场所也因此被“开发”掉。导致传统商业文化与地域特色失去了空间载体。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小规模改造,是一种“适应性改变”(AdaptiveChange),因此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既能充分适应复杂的现状的约束,又能较好地适应人类生活的纷繁复杂的变化;另外,小规模改造有利于公共空间建设资金的筹集,避免大规模开发中巨额资金问题所带来的阻力[5]。事实上,很多城市的改造计划都曾因巨额的资金投入问题而不得不暂缓甚至搁浅。3.4土地的滚动与捆绑机制建设资金的制约往往是城市开发中的最大难题,因此,通过土地的滚动开发,积累建设资金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土地滚动
本文标题: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