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路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它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还有些不适应:教师专业水平亟待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进一步增强,教师资源配置亟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一)有关部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标准》的制定为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它有利于有关部门严把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教师的质量。专业标准为有关部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1.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而从事普通职业无须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须按例规行事。2.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是以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为标志;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无须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主要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而积累工作经验。3.专业与职业相比,更多地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4.专门职业把服务和研究融为一体,而普通职业仅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5.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6.专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在社会职业声望的排位中处于最高层。(二)教师教育机构开展教师教育的基本依据有了教师专业标准,不仅可以规范教师教育机构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也有利于对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培训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还有利于各教师教育机构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质量是意义重大的。所以,专业标准还是教师教育机构开展教师教育的基本依据。(三)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这对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因此,专业标准是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指南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也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因此,专业标准还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指南。《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于加强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一)《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1。师德为先教育活动的道德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教师职业道德还是影响教育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师德的传统。强调师德为先,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继承。强调“师德为先”出自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诉求: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专业精神,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教师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职业道德守则,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保证受教育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能以此赢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信任与尊重,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自身的权益也得到保障。在理念上要求教师: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准确的价值观,爱自己的事业;在行为上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学生为本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①信任并尊重学生②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人情味的人③赏识学生④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3。能力为重教育能力:《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不但要教书育人,并且还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使学生成人,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于实际。教学能力:《教师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材。教研能力:《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做好真正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让学生今后能够走上成功之路。4。终身学习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典范。(二)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提出63项具体要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5)专业理念与师德(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9)(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14)(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5~19)(五)教育知识(20~25)(六)学科知识(26~29)专业知识(七)学科教学知识(30~33)(八)通识性知识(34~37)(九)教学设计(38~40)(十)教学实施(41~46)专业能力(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7~53)(十二)教育教学评价(54~56)(十三)沟通与合作(57~60)(十四)反思与发展(61~63)1.专业理念与师德(1)在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2.专业知识(1)在教育知识方面,中学教师要:6条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2)在学科知识方面,要求中学教师:4条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3)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要求中学教师:4条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这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4)在通识性知识方面,要求中学教师:4条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3.专业能力(1)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教学设计: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学实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教育教学评价: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妥善应对突发事件。(3)沟通与合作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4)反思与发展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教师的专业角色1.传统教师的专业角色(1)蜡烛论将教师比作蜡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但另一方面它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地位。(2)工程师论工程师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它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恰当地把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同时,教师仅作为既定方案的执行者,又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论又有自相矛盾之处。(3)园丁论这种隐喻充满着进步主义教育
本文标题: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路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2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