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论我国外资并购的准入机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外资并购的准入机制姓名:王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指导教师:王晓川20070301论我国外资并购的准入机制作者:王磊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姚战琪.YaoZhanqi东道国对外资并购的规制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6,(4)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以外资并购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竞争与反竞争影响、以及资源转移中的政府和跨国公司的博弈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内容,认为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在选择外资进入东道国的两种方式(新建进入和并购进入)时存在不一致的经济利益,在技术等重要资源转让成本不同的条件下,作为东道国应制定相应不同的引资政策以使利益最大化.本文评价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规制政策的变化,提出外资并购规制的政策取向和战略规划,以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2.学位论文蔡忠林外资并购与我国外资政策互动影响分析2007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外资流入中并购投资比例的提高及垄断性并购的加剧,我国所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并购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并购的问题。我国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正视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在调整外资相关政策、有效地引导和利用外资并购、充分发挥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妥善处理外资政策中的激励与规制的关系,更好地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虽然外资并购是一个曾被广泛研究的课题,但本文外资并购与外资政策互动影响是一个较新的复合课题。所谓“互动影响”是指我国外资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外资并购的决策和并购方式产生影响,同时外资并购的效应也对我国利用外资和外资政策调整产生影响。全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外资并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的介绍,指出其对外资并购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外资政策的“偏离”造成一方面对外资并购形成障碍,另一方面对外资并购监管不力。第三章在介绍外资并购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外资政策的影响。第四章针对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性并购等新问题,在外资并购规制政策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寻找我国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在探讨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目标及调整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既要完善有利于外资并购的外部环境、促进外资并购;另一方面又要审慎对待外资并购,加快应对外资并购的具体举措。指出我国企业要抓住时机,理性对待并购。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和案例评析的方法,提出了调整外资政策的思路和应对外资并购的举措。一是为政府部门尤其是外经贸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指导;二是引导国内企业如何趋利避害,抓住并购的有利时机,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3.期刊论文崔本强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商业研究2008,(1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垄断问题.目前,从外资并购现状看,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已在我国某些行业和经济领域形成控股态势,且独资企业发展迅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并购的法律规制,完善本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国内外环境,有效规范、控制外资并购行为,维护我国经济安全.4.学位论文张洁梅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政府规制研究2007政府规制是政府部门依据有关法规直接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约束和限制的行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交易过程的“寻租”和“合谋”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失衡等问题。解决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资并购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规范外资并购行为,成为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既要强化外资并购规制,确保我国利用外资的最终目标,又要不断改善政府规制,规范政府规制行为,提高政府的规制水平。由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一种新的方式,中国尚未形成专门的政府规制体系。目前中国外资并购政府规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并购规则方面的不足,从政府规制体系上来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尚未出台,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完备,现有的规范分散、缺乏协调性,难以形成对外资并购规制的合力。我国学者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政府规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规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和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进行规制的取向等方面。比较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并购规制,在确立我国外资并购规则时,应当遵循国际社会的一般惯例,如对政府规制体系的设计、政府规制目标的确立、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政府规制体系的设计、政府规制的具体制度安排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来确定外资并购规则;在外资并购规制的具体内容上,应该根据中国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具体界定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对重要行业的外资并购实行政府限制,对大公司的跨国并购加以限制,区分不同行业,对重要行业外国人持有的股权加以限制。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政府规制问题进行分析。我国既要鼓励引进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又要加强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规制;应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完善竞争法律体系,完善产业政策法规;我国政府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规制的取向应该是健全产业安全和反垄断预警机制,加强国有资产评估规范,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采取不同政策,促进公平竞争,营造有利于外资并购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分析、总结他人有关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政府规制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从道德与社会责任、文化安全等视角对此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5.期刊论文郑迎飞.陈宏民.ZHENGYing-fei.CHENHong-min跨国公司竞标条件下的外资并购甄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9)为了研究外资并购的政府规制问题,建立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两家跨国公司以竞标形式并购国内企业一定股份的均衡价格和由此决定的利益分配与产业绩效.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不同的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社会福利效应,得到外资并购的甄选依据.6.学位论文季健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动因研究2006目前,中国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将近结束,制度环境更加开放,经济环境更为良好。跨国公司从其全球竞争战略出发,将加强在华直接投资,而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扩张的有效形式。近年来,中国外资并购规模有了显著增长,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也明显增加。因此,本文研究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动因,不但能拓展有关外资并购动因的研究,也能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研究过程是: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方法,整理了跨国并购及外资并购的相关文献,形成了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动因的研究框架。然后,利用资料分析方法,收集了从1995-2005年35家目标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事件信息,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外资并购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供求环境。接着,建立了一个跨国公司海外并购决策过程的分析架构,包括跨国投资的目标市场选择、跨国投资的方式选择以及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选择三个层面,并通过分析决策不同层面上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相应的选择依据。再是,结合中国外资并购的环境特征,利用分析架构来研究外资选择中国市场的动因、外资选择并购方式的动因以及外资选择中国上市公司这一群体的动因。最后,结合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事件信息,利用分析架构中的目标企业选择依据,研究有不同并购动因的外资公司选择目标上市公司的具体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外资选择中国市场的动因是由全球竞争战略需要、突破进入壁垒和获得中国区位优势三方面共同组成的。2.外资选择并购方式的动因是跨国并购比新建投资更能获得协同效应、减少竞争、降低成本、提高速度以及获得战略性资产。3.外资选择上市公司为并购目标群体的动因是由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突破行业进入壁垒、获得上市公司优势并实现协同效应三方面共同组成的。4.资本运作类、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类、核心竞争力转移类和获得规模经济类的外资公司选择目标上市公司的依据分别由并购双方的行业相关性、目标公司的业务和市场特点以及所在行业的特点决定。7.期刊论文刘绮涛浅析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9,(1)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日益频繁,并购活动也出现一些新动向.文章通过分析外资并购的趋势和出现的新特点,探讨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外资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方面带来的隐患,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8.期刊论文郑迎飞.陈宏民.ZHENGYing-fei.CHENHong-min消灭式外资并购的市场条件识别-管理工程学报2008,22(3)本文在差异化产品的Coumot竞争模型基础上,通过对外资并购的并购盈余与市场参数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识别了有利于跨国公司实施消灭式并购的市场条件.这些市场条件包括:主并方拥有多个竞争品牌,而其他企业品牌数量较少,国内企业定价实力较弱,国内市场容量较大,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等.9.学位论文程志祥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与我国的对策研究2007跨国公司不仅是资源集合体,也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载体,而且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无论是对东道国还是对投资母国,跨国公司都是增强其产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变也必然对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入世,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06年,跨国公司吸纳就业人员1407万,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8%:外商直接投资4334.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投资3.6%;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66316.7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95%;外资企业出口5637.7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58.1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高新技术出口总额的88%。鉴于跨国公司的巨大影响,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理论研究。本文也力求以下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有哪些新特征?跨国公司作出战略调整的原因是什么?跨国公司在其战略调整前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相同吗?在不同阶段,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影响如何?如何评价、比较这些影响?对于这些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跨国公司理论综述入手,分析跨国公司战略演变。第二部分: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现状和原因: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在中国新的投资更多倾向于独资;投资形式倾向于并购;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等等。跨国公司之所以出现这些新特征与我国大的环境是分不开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迅速分化和不断变化,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大,市场环境也更加开放,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也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是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的最好契机。第三部分:从纵向时间上将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从横向地区上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特征;从宏观上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中观上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对各个行业的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1991-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和2002-2006年(我国入世以后)这两个阶段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外贸发展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我国入世后显著减小,对我国就业的贡献在入世后显著增加,对我国外贸的贡献在我国入世后也平稳而缓慢的增加。因此,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通过贸易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显性比较优势三个方面来衡量跨国公司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跨国公司在战略调整后对我国行业竞争力中的贸易竞争力是显著增强的。其中,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给我国工业制成品行业带来了促进作用,对我国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行业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对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的影响最大,极大地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从市场竞争力来看,跨国公司对我国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计算机、通讯设备、精密仪器和航空飞行器等高科技领
本文标题:论我国外资并购的准入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