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9最新传染病学总论课件化学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Communicablediseases传染病历史与现状•已消灭:天花、麻风、脊髓灰质炎已控制:鼠疫、霍乱、结核病、血吸虫病•正流行:结核病、肝炎,出血热,登革热•新出现:军团病、艾滋病、疯牛病、埃拨拉出血热、SARS、人禽流感、、、1.1993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告急,全世界总人口约1/3感染了结核杆菌。1995年结核病死亡者达300万人,还发现耐药结核杆菌及多种耐药结核病爆发流行,结核病防治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古老的传染病未能有效的控制。我国: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痢疾等发病率居高不下。3.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艾滋病:传播之快,死亡率之高,影响某些非洲国家民族存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发病的人数呈几何级数上升。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个体临床医生、护士•治病•群体+•流行病学家+•防疫+问题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区别?2.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区别?3.传染病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有免疫性感染与免疫•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依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寄生虫通过一定的途径(门户)侵入机体并繁殖。宿主能供给病原体场所和营养的生物(人、动物)。宿主不仅能适应环境,接受损害,而且也具有抵制、中和外来侵袭之能力。抵抗力、免疫力排除、消灭宿主病原体易感者生存、繁殖多数情况宿主死亡,病原体随之死亡,如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病原体难以生存。宿主死亡、产生免疫之前,病原体须从体内排出,延续其种属。(三)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传染(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现象。传染过程: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隐性(冰山)轻重死亡进入治愈病原体机体感染显性轻、中、重(麻疹)死亡死亡为结局(狂犬病)传染梯度(感染谱):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频率感染INFECTION•一过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水痘带状疱疹(VZV)/单纯疱疹(HSV)/TB结核疟疾等•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概念•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传染性强的感染性疾病•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住院48~72h后或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原来正常寄生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微生物机体感染共生状态感染性疾病(commensalism)传染病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脑膜炎双球菌的感染类型病原体能否致病?•机体免疫能力•病原体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抗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皮肤、粘膜和内部屏障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IL、TNF、γ-干扰素•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针对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麻疹病毒、疱疹病毒、念珠菌、隐球菌、立克次体等•体液免疫中和毒素和病原体主要针对细胞外的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sourceinfection)受感染并向外排毒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呼吸、消化、接触、虫媒、血液等•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环节个体A个体B个体C中间媒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发展过程•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然•后遗症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各种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伤寒:5~39天12~18天痢疾:数小时~7天7~12天麻疹:7~21天10~11天伤寒自然病程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同一传染病有最短、最长潜伏期*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接触者检疫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热型•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弛张热(出血热、菌血症)•间歇热(疟疾、菌血症)•波浪热(布菌病)•回归热(回归热、布菌病,SARS)•马鞍热(登革热)•不规则热(AIDS)出疹•发疹:皮疹(外疹)粘膜疹(内疹)•出疹时间:水红花麻斑伤第一天:风疹、水痘第四天:麻疹第二天:猩红热第五天:斑疹伤寒第三天:天花第六天:伤寒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柯氏斑麻疹面容)麻疹伤寒玫瑰疹炭疽与恙虫病皮肤焦痂流脑出血点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象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基因诊断病原学千万不要想当然血清学检查检测抗原或抗体抗体滴度:双份血清,4倍升高抗原酶或同位素抗体传染病的治疗及护理•一般及支持治疗•抗病原或特效治疗•体温过高•皮肤粘膜完整性•有传播感染的危险凡事都得趁早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染人群管理传染源法定传染病分三类(2004-12新法)•甲类:鼠疫、霍乱发现后城镇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乙类(23种)城镇1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h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按甲类报•丙类(11种)麻风、流感、流腮、风疹、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按乙类要求上报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流感、流腮、流脑、麻疹、水痘、SARS、•肠道:痢疾、伤寒、甲(戊)型肝炎、霍乱•血液-体液:AIDS、乙(丙)型肝炎、梅毒•接触(动物源):狂犬病、鼠疫、炭疽、钩体病、血吸虫病•虫媒传播:登革热、乙脑、疟疾、丝虫病、恙虫病、传布途径较复杂,一般分以下几种:1.经空气传播:有三种方式(1)经飞沫流感病毒、流脑(2)经飞沫核白喉、结核(3)经尘埃结核流行特征:影响因素与:地区:传染源周围人受感染人口密度时间:冬、春季多居住条件有关人群:儿童发病多易感者比例2.经水传播:有两种方式(1)经饮水传播:如痢疾、伤寒、甲肝等。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流行特征发病与性别、职业等无关,暴饮者发病多水源经常污染,病例终年不断,水消毒流行终止其发生的频度与范围被污染水源的性质(井水、自来水)取决于居民卫生习惯2.经疫水传播:血吸虫病、钩体病流行特征:有疫水的接触史发病有季节性、地区性、职业差别大量易感者入疫区与疫水接触爆发、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个人防护可控制发生3.经食物传播:肠道、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分两类:被病原体污染(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食物生鱼肝吸虫本身存在病原体生猪肉囊虫病乳牛结核结核病毛蚶甲肝病人有吃污染食物史,吃者发病,不吃不发病流行特征易形成爆发,其程度与吃污染物人数有关停止供应污染食物,爆发即平息4.经接触传播:有两种方式(1)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源与易感者不经任何外界因素直接接触所造成:性病、狂犬病。(2)间接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传播,伤寒、痢疾、肝炎、沙眼。散在发病,很少流行流行特征无明显的季节性个人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多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称虫媒传播):分两种(1)机械性传播:苍蝇、蟑螂传伤寒、痢疾病原体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主要是机械运载病原体污染食物、食具。(2)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肠道或体腔经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传播特点:病原体与节肢动物间存在生物学上依存关系。咬疟原虫蚊体内有性生殖人森林脑炎病毒可经卵传给下一代蚊自吸汝病原体至感染易感者所经过的时间外潜伏期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吸血节肢动物分布一致季节性升高流行特征有职业特点:年龄差异森林脑炎伐木工人老疫区:儿童多乙脑新疫区:老幼均发病一般无人直接传人6.经土壤传播:土壤被污染的机会较多发育寄生虫病:蛔虫卵土壤具有感染性土炭疽:芽胞长期存在意义:决定病原体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长短;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个人卫生习惯7.医源性传播:在医疗、预防工作中,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有两种类型:保护易感人群•疫苗:白百破、卡介苗、脊灰炎糖丸、麻疹、甲/乙肝疫苗•药物预防消毒与隔离•消毒的种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方法隔离的种类:A,B系统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脓汁(分泌物)隔离,结核菌隔离谢谢谢谢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热型•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弛张热(出血热、菌血症)•间歇热(疟疾、菌血症)•波浪热(布菌病)•回归热(回归热、布菌病,SARS)•马鞍热(登革热)•不规则热(AIDS)
本文标题:2019最新传染病学总论课件化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9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