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一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一)学前教育系:李慧•思考:•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开设社会教育活动这门课?•首先,要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从一出生便进入社会,需要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开设社会教育这门课程就是为了使个体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能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独立的个体。•其次,幼儿期是人格塑造与养成的关键期,而幼儿园是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的、必要的途径,其教育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幼儿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幼儿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一)树立正确的幼儿社会教育观•(二)提升自身的品格、社会能力与教育能力•(三)掌握相关的知识、教育原理、规律与教育策略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学派或研究条件作用的理论家:•条件作用的过程,儿童被动的或攻击的倾向、冲动的或有控制的行为、依赖的或独立的反应、高度的或很低的自信,应追溯到父母的养育方法和惩罚技术。•如:幼儿园接送的一幕•社会学研究者:•儿童的社会学习过的是角色榜样作用的过程,儿童的上述特点,归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等榜样在表现这些反应时,儿童对他们的模仿。•如:毛毛的一天•精神分析学派:•儿童的社会性学习过程是自居(或称认同)作用的过程,儿童的上述特点是由于儿童以表现这些行为并且鼓励儿童形成这样的行为的父母自居。•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依德、荣格、弗洛姆、埃里克森。•核心概念:•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欲阶段、原型、社会性心理需要、信任对不信任等。•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是:•1、人格完善、儿童内在的动机与情感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2、各种需要的满足与冲突的解决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动力•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连续并有阶段性的•4、儿童早期的生命经验对其终身有重要影响•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1、社会教育应致力于完整人格的培养•2、尽可能给予幼儿良好的早期生命经验•3、尽可能妥善满足幼儿的各种生理与心理需要,帮助他们面对种种成长冲突,促进其发展。•(二)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沃尔特斯•核心概念:•替代性强化、自我效能感、直接学习、观察学习•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1、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2、自我认知在儿童的社会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直接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4、观察学习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1、重视恰当的行为强化(强化)•2、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与舞台(自我认知、直接学习)•3、为儿童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与榜样(观察学习)•三、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柯尔伯格•核心概念:•自我中心主义、前道德阶段、角色承担、前习俗水平•(1)皮亚杰的感知运算阶段(0-2岁)•客体永恒性的获得:•早期—看不到即不存在。•六七个月—物体消失但仍能在心中存在符号性心像。•(2)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存在自我中心特点,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考虑往往是与自我享乐联系在一起的••(3)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能把别人的合理需要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依据,移情和同情起重要作用•(4)皮亚杰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之后)•小明比小东白,比小强黑,谁最白?•青少年开始理解并尊重抽象的亲社会行为的规则,更多考虑型社会行为接收者的受益,如有违背则会产生自责与内疚•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观点(道德测试)•1、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的机制就是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改组。•2、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他们分别提出了道德发展三阶段和三水平六阶段论。•3、道德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儿童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经验,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1、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接受幼儿不成熟的思维,也要为他们走向成熟搭建桥梁,帮助儿童向更高的理解水平发展。•2、道德经验的丰富是儿童道德认知结构变化的基础,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积累道德经验的机会,并引导儿童从对这些经验的反馈中学习。•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观点:•1、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早期依恋的形成有重要联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人类行为有生物基因的继承性。•3、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并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4、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主题一:•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概述•主题二:•幼儿社会教育主题方案的设计•主题三:•幼儿社会教育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主题一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概述•活动设计:•是教师为实现有效地学习目标而预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思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以科学的方式对课程中的某个单元或者其中的某个内容的目标、过程进行规划、安排和设想,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使活动得以运行的程式,它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基本准备。想一想,说一说•俗话讲:人要懂事。你怎么理解“懂事”二字?•俗话讲:人要在社会上混下去,必须……。你认为这个“混”字包含了哪些积极的意思?怎么样才能“混”得好?•——小结:“懂事”、“混得好”……都与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一、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1、随机性和无意性:无处无时不有•2、长期性和反复性:漫长的过程•3、情感驱动性:情绪性•4、实践性:生活,交往,探索,游戏二、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投入积极情感,激发良好社会情感(二)活动性原则•注重把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儿童自身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儿童创造社会性实践的机会,教给正确的方式。(三)发展性原则•活动设计既符合儿童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儿童长远发展,目标指向要既有利于儿童掌握当前的社会规则和交往技能,又有利于儿童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四)整合性原则•应把社会性发展和儿童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等的发展结合起来•还应重视对不同领域教学中社会性发展因素的挖掘,在不同领域中整合社会性教育。•讨论:•您认为就你工作体会来看,哪个原则最难做到?为什么?三、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应掌握的信息(一)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掌握•1、了解不同儿童的个性特征•2、了解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二)关于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的信息掌握•1、教育目标的准确性•2、教育内容的价值性•3、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关系•4、了解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育新要求(三)关于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掌握•1、当地资源信息•2、家庭资源信息•3、幼儿园自身资源•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形式:•1.教师设计的单个教学活动•2.有机地组合相关联的一组活动设计成社会性主题方案四、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幼儿园的专门教育活动•(一)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二)游戏与区域活动:自主互助交往•注意几点:•1、提高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材料•2、建立游戏和活动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适时参与到游戏中,增进师生感情•二、幼儿园的随机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针对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的随机教育早晨来园(礼貌教育)晨间劳动(爱劳动、做事认真)晨间洗手(讲卫生、排队意识、节约用水)值日生劳动(做事公正、服务他人意识)进餐(爱惜粮食,文明进餐)入厕(生活自理能力,文明如厕)午睡(穿脱衣服正确姿势,正确睡姿)•二、幼儿园的随机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需要具备的能力:•1、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有无教育意义•2、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件背后隐藏什么•3、处理问题的能力——怎么处理•(二)其他领域活动中的随机教育•语言领域中:《小猫钓鱼》(做事一心一意,有毅力);《狐狸与乌鸦》(不轻信他人,学会识别善恶);艺术领域中:演唱:《我的好妈妈》、《李小多分果果》美术:“画爸爸”、“画妈妈”、“画家乡”•健康领域中:各种游戏活动•科学领域中:•节日活动中(二)其他领域活动中的随机教育•从以下方面把握:•1、挖掘其他领域教育内容中蕴含的社会教育内容•2、把其他领域的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3、其他领域的活动组织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三、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一)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注意的问题:•1、要取得家长的信任•2、及时有效与家长沟通•3、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理念和态度上的一致•4、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二)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2、尽力为社区提供服务•3、引导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培养公民意识•观看视频《认识你呀真高兴》•分析并评价:•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教学《认识你呀真高兴》分析•一、新与旧•大带小是幼儿园常用的交友方式,从选题上为旧•熟悉同伴——小组朋友——班级伙伴——混龄玩伴•(强带弱)(大带小)•“旧“内容其实仍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爱与被爱•避免:盲目求新、求异•二、复杂与简单•社会教育需要的是儿童的亲身感受,重在情感•送礼物的第一次拥抱,叠衣服后的第二次拥抱,音乐游戏的第三次拥抱•社会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让儿童在接纳、关爱、支持的环境中习得与成长•避免:过于繁杂•三、操作与经验•社会经验主要借助操作完成•送折纸-叠衣服-游戏“切萝卜”•尝试错误是积累经验的好方式•初认识的两次交流、叠衣服的尝试•避免:纸上谈兵、道德说教•四、被动与主动•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大的主动、小的被动•尊重并接纳儿童的差异•过程的关注、结果的评价•避免:统一标准、统一评价•遗憾之处•教师未呈现伙伴角色(指导者)•活动游离于真实环境外(礼堂)•策略指导欠缺(帮助小伙伴)主题二幼儿社会教育主题方案的设计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设计的概述•1、社会性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应围绕“主题”•2、社会性主题活动包括多领域、多类型的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可以以认知为主、以技能训练为主、也可以以语言为主…..•3、社会性主题活动具有递进性•遵循儿童社会性行为知—情—意—行相统一协调的发展进程。二、主题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一)主题的确立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3、从儿童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二)主题目标的设计主题目标要重点突出,简要、明白、确切,富有针对性、有机性、系统性和整合性。(三)主题内容的选择•在选择主题内容时应重点抓住儿童日常生活中能接触的事物,使教育能体现对儿童生活的影响。•观看绘本:《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分析: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四)活动方式的确定•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的方式要充分关注儿童的实践与体验。最好是贴近儿童生活、联系儿童生活、表现儿童生活,能让孩子身临其境,积极参与的方式。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的架构•社会教育主题方案的架构通常是从教育目标出发,选取若干个内涵相关、层次递进的子目标及其活动内容,使儿童在情感体验中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然后再实践尝试中逐步学习和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过程。•大班父亲节快乐(一)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抓住认知—体验—积累—实践—迁移这几个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二)社会教育主题方案中的基本要素分析1、引发认知激发儿童认知的兴趣,使儿童产生探究的冲动2、情感体验3、实践尝试4、经验积累5、情感迁移(三)主题方案架构的几种样式1、根据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架构•就是依据引发认知——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经
本文标题: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