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本的学前教育日本位于欧亚大陆东侧,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等四个大岛及附近的许多小岛(3900多个)所组成,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4亿,国土窄小,物产资源贫乏。从历史文化形成来看,日本深受佛教、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其历史进程中,其具体形态却是依据日本的国情而演变的,有日本自身的特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令世界大为震惊。日本现代化成功的秘诀归根结底是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拥有一大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当今的日本教育堪称世界一流,中小学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日本是亚洲的一个从封建主义弱国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典型。1868年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废除了幕府统治,把政权归还天皇。明治维新运动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以后。在这之前虽然曾有学者提出过开设慈育馆、游戏场之类的婴儿、幼儿保育设施的设想和建议,但并没有得以实现。当时,一般富有的家庭都是请家庭教师到家里来给孩子进行入学前的教育,而普通平民子女的学前教育则主要是依赖寺子屋来进行。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才有了真正的学前教育机构。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译活动,为传播西方文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我在从历史沿革、教育现状、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下英国学前教育。一、学前教育历史沿革二战前日本的学前教育,(一)《幼儿园令》与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1926年4月2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幼儿园令》及实施规则。这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部较为完整而又独立的法令。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逐渐趋于制度化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点: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并且放宽入园年龄限制。(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876年,日本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幼儿园。1899年,日本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是日本幼儿园在具体实施做法以及在教育制度的位置上逐渐明确。1900年,日政府修改《小学校令》规定幼儿园可以附设在小学校里。然而,公立幼儿园发展步履蹒跚,主要原因是:经费问题和观念问题制约其发展。到1909年,私立超过公立幼儿园。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在幼儿园基本上为富裕阶层子女服务的同时,托儿所(或称保育所)承担起收容贫民幼儿的任务。1893年,日本第一所托儿所由私人建立。托儿所招收0岁至学龄前期的婴幼儿,开始只为母亲和儿童提供养护,后来还强调注重婴幼儿的精神教化。每日保育时间为11到12小时。且收费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托儿所和幼儿园并行发展。各自独立,出现颇具特色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二元化局面。(三)自由主义保育思潮涌现。20世纪初,正值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在欧美兴起之际,在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背景下,日本一些受西方影响的人士,突破明治后期天皇《教育敕语》的专制主义及道德主义观,提出了与西方新教育相呼应的自由主义保育思想。日本教育家谷本富,要求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以”遵循自然为原则”,幼儿园是自由游戏的场所。应禁止一切课业。反对“反自然教育方法。日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仓桥三,否定一切”造作的教育“,代之以自然。在当时幼儿园工作者中获得很大的反响;并对20世纪初的官方幼儿园教育政策一度发生影响;修订有关规定的指导思想基于财政开支考虑外,主要来自欧美流行的儿童中心主义和自由保育思想的影响。二、教育现状(一)幼保一元化幼儿园和保育所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不利因素:A.观念。B.管理体制。C.经费及师资问题。D.国家”自由竞争“体制。有利因素:A.社会的发展。B.民主会潮流的影响。(二)幼保二元化(1)两个子系统;A.幼儿园:对富裕阶层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的场所,归文部省领导。B.托儿所:收容平民家庭o-6岁婴幼儿,归厚生省管。(2)两个系统的差异;A.性质:幼儿园为教育机构,托儿所为儿童福利机构。B.不同的管辖部门。C.政府扶持程度。D.教育水平不同E.对师资的要求和待遇。F.入学时间不同:幼儿园是学年制,托儿所是常年开放。G.招收对象不同。三、教育制度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1989年文部省又对它进行了重新修订,将原来的六大领域内容精炼为“健康”、“语言”、“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五大领域,以突出“对人关系能力”“对物关系能力”及“感受性和创造性”。199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经过第三次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并于2000年起实施至今。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对教育内容的划分未做调整,日本幼儿园如今仍按照上述五大领域对幼儿进行教育。经过不断改革完善,日本学前教育逐渐形成了既体现先进思想又具有本国特色的课程模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而言,日本学前教育较少受国外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似乎与日本的国际地位不相符。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由商品输出国转变成了文化产品出口国,继从西方引进文化产品之后,日本开始向全世界出口自己的文化产品,其中包括流行服饰、计算机软件、动漫作品以及视频游戏等。与此同时,一些来自欧美的早期教育模式也被带入日本,包括蒙氏教育(Montessorimeth-od)、瑞吉欧ReggioEmilia)、高瞻课程(High/Scop)等,这些教育思想虽或多或少对日本学前教育思想产生了影响,但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大和民族色彩。在国际化进程中,日本学前教育也被国外所广泛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对各种事物的美等具有丰富的感性。2.享受用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表现所感和所想的快乐。3.丰富生活中的想象,享受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的快乐。内容包括,1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色彩、形状、手感、活动等,享受这些发现。2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撼动心灵的事件,丰富想象力。3在发生的各种事件中,相互转告彼此获得的感动体味其中的快乐。4用声音、活动等,或者是用自由绘画、制作来表现自己的所感和所想。5使用各种材料,边思考边游戏。6聆听音乐,体味唱歌和演奏简单的节奏乐器所带来的快乐。7享受绘画、制作带来的快乐,并把绘画和制作运用到游戏中,或用来进行环境布置。8用自己的想象、语言等进行表现,或开展表演游戏,体味其中的快乐。四、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2007年6月,日本新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第23条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五项具体目标:“培养健康、安全的幸福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各种机能的协调发展;通过集体生活培养快乐地参加集体活动的态度,加深对家人和周围的人的信赖感,培养自主、自律与协作精神以及规范意识的萌芽;培养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生命和自然的兴趣、理解、态度和思考力;通过日常会话、图书、童话等喜好的活动,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愿意理解他人语言的态度;通过音乐、身体表现和造型等喜好的活动,培养丰富的感受性和表现力的萌芽”。与教育目标相对应,日本学前教育课程分为五个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社会、语言和表现。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的前身是作为日本第一部幼儿教育纲要于1948年3月颁布的《保育要领》,当时的教育内容是按照“项目”而不是“领域”划分的,共分为参观、韵律、休息、自由游戏、音乐、谈话、绘画制作、观察自然、游戏(模仿游戏、戏剧游戏、偶人游戏)、健康保育、节日活动12项内容。〔1〕为使零散的内容集中且与小学的教学内容相统一,1956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将“项目”改成了“领域”,分为“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和“美工”六大领域。1964年文部省对《幼儿园教育要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领域的划分没有变化,主要在《保育要领》列出的各领域理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领域的教育目标。这一《幼儿园教育要领》施行了20多年。
本文标题:日本学前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0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