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一(附答案)
第1页共7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一(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铜做导线B.用氦气充气球C.黄金压成金箔D.酒精做燃料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撤离蒸发皿C.倾倒液体D.量取液体A.AB.BC.CD.D3.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节水标志B.严禁烟火C.节能标志D.绿色食品4.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物理性质相同D.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5.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第2页共7页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6.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C.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是原子的电子数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瘪的气球重新增大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增大B.汽油可以挥发,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水和酒精能相互溶解,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D.水可以电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合金:生铁、赤铜、青铜B.有机物:甲烷、酒精、葡萄糖C.纯净物:冰水混合物、纯碱、98%浓硫酸D.氧化物:双氧水、生石灰、烧碱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Mg+O22MgOB.2HgO2Hg+O2↑C.4P+5O22P2O5D.2C2H2+5O24CO2+2H2O10.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可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C.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臭氧、甲烷等D.乙醇汽油是新能源,其中的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11.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达菲的原料之一,C7H10O5为莽草酸的化学式,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C.莽草酸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C.用铅锑合金制作保险丝,是因为熔点低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13.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第3页共7页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B.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ⅠA011H氢1.008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He氦4.00323Li锂6.9414Be铍9.0125B硼10.816C碳12.017N氮14.018O氧16.009F氟19.0010Ne20.18311Na钠22.9912Mg镁24.3113Al铝26.9814Si硅28.0915P磷30.9716S硫32.0617Cl氯35.4518Ar氩39.95(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3)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________(写一种).16.可燃物燃烧一般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但镁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还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17.________(填“纯净”、“不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________(填“纯净”、“不纯净”)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爆炸。1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请回答:第4页共7页(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作山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三、推断题(共1题;共6分)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试回答:(1)写出B、G的化学式:B________,G________。(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四、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0.氧气有很多用途.(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填字母序号).A.医疗急救B.食品防腐C.航天火箭D.霓虹灯(2)人们常将木炭用于烧烤,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第5页共7页21.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2.在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物质①氧气②氢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木炭⑦金刚石等,请你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4)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_______;(5)能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6)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固体是________;(7)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是________.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5分)23.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___。(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24.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首先应________(填序号).①加药品②加热③检查装置气密性(3)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第6页共7页(4)若要收集干燥的,可将含有水蒸气的从装置B的________(填“m”或“n”);再用装置________(填“C”或“D”或“E”)收集.(5)向集满的集气瓶中加人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5.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_______.答案一、单选题1.D2.C3.B4.C5.D6.B7.A8.B9.B10.A11.C12.C13.D14.D二、填空题15.35.45;非金属;得到;Al2O3;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或同一周期的元素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等)16.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Mg+CO2C+2MgO17.纯净;不纯净18.镁条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气体,且产物为固体,瓶中气压减小;21;镁+氮气氮化镁;-3三、推断题19.(1)Fe;Ba(OH)2(2)2NaOH+CO2=Na2CO3+H2O四、综合题20.(1)AC(2)C+O2CO2;氧气的浓度不同21.(1)白烟;4P+5O22P2O5(2)压强(3)冷却22.(1)①(2)②(3)⑤(4)③(5)④(6)⑥(7)⑦五、实验探究题23.(1)铝粉、铜粉(2)Cu+2AgNO3=Cu(NO3)2+2Ag;硝酸铜、硝酸铝(3)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第7页共7页24.(1)锥形瓶(2)③(3)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且消耗的液体药品较多(4)m;E(5)Ca(OH)2+CO2=CaCO3↓+H2O25.(1)4P+5O22P2O5(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一(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8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