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张文旗手机:15838962978QQ:313004254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⑵信息化与审美的自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作用的。信息产业艺术产业信息化要求:产品:实用、高效、精美。人际关系:协调、互助、友善。坏境:整洁、舒适、美观审美文化创造:信息化提供产品、技术、条件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美育的当代意义归纳为:(1)美育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产生于现代,是由于以商品经济为标志的工业社会虽然打破了以自给自足、自我圆满为特征的自然经济的樊篱,但使人们受着资本的奴役和主宰,丧失了个性的完整。美育“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把和谐建立在个人心中”。(2)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特征的一门科学,情感的高尚化可以使“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3)审美的自觉,是美育的终极目的,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性化发展的完美结果。二、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孔子的美育思想: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的和外在相统一的“文质彬彬”,艺术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尽善”又“尽美”,好的艺术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染力,追求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和谐境界。汉代董仲舒:儒家经典的作用是“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明代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嘻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肃索,日就枯槁矣。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特别指出: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画论、乐论有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意志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创作规律精辟论述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的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梁启超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注重情感教育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是中国第一个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美育可调和人的感性,使人的感性发达,已达完美之域---------王国维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美育的真正首创者。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20世纪30年代任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名誉校董,校风“好学力行”于1934年亲笔写给学校题词。我国美育的真正首创者。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蔡元培主张教育包括五类:(1)军国民主义教育,即体育;(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3)德育主义教育,即意志教育;(4)美育,即情感教育;(5)世界观教育,即上述诸育之统帅。美育与宗教的区别:(1)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2)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3)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限的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丰子恺(1898.11.91975.9.15),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普及性的美育文章如《从梅花谈到美》《艺术鉴赏的态度》《美的教育》《美术讲话》等。呼吁大家要重视美育。真挚的情感无限的热忱呼吁大家重视美育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美育文章和著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谈美》《论诗》等。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学研究后,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文艺与道德不能无关,因为‘美感的人’和‘伦理的人’共有一个生命”“伟大的艺术都是整个人生和社会的返照,来源丰富,所以意蕴深广,能引起多数人发生共鸣。”新中国成立以后幼儿园和学校明确规定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1980年6月全国美学会议三个方面(1)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教育方针与德、智、体、美的关系(3)美育的任务和内容1986年3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柏拉图他说:我们必须尽力使儿童最初所听到的故事要做的顶好,可以培养品德。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是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重视艺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2、西方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美育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科学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培养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认为:7岁以前的家庭教育要顺应自然,让儿童作游戏,讲故事,都要有利于儿童的健全发育。7岁—21岁的学校教育,依次学习体育、音乐、绘画、读书、习字。体育以培养健美的体格,音乐以培养优美的情感,绘画以提高对美的鉴赏力。艺术教育的目的:(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把“高贵美善”作为培养绅士才干的目标,他认为绅士的优雅风度必须先从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个方面来培养。绅士风度——18世纪英国美术18世纪英国形成自己的民族画派,他们信奉工业革命国家的理性标准。他们的绘画遵循古典主义道路,表现人性的尊严。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思想《教育漫话》是他的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教育观点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把爱弥尔从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一、出生—2岁,重点是体育,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儿;二、2岁—12岁,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和训练儿童的触觉和视觉,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三、12岁—15岁,主要是劳动教育,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并通过手工劳动培养操作能力四、15岁—,主要是道德和宗教教育,培养善良的情感和意志。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约翰·赫尔巴特:[1776.05.04-1841.08.11],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条件。将兴趣分为六类:1、经验的兴趣2、思辨的兴趣3、审美的兴趣4、同情的兴趣5、社会兴趣6、宗教兴趣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首次将文学、音乐、和绘画列为课程苏联最有影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和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科:不能把美育理解为开设两门课程,应该包括:(1)文明的行为(2)美好的仪表(3)优美的环境(4)丰富的课余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大学美育第二节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标题:大学美育PPT0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5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