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中国终身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社会对中国本身以及对世界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近些年来中国终身学习的进展(一)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培养具有高度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是建成学习型社会最重要的条件。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这些年来中国把基础教育特别是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摆在教育发展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正在进入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的发展阶段。(二)继续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理念,对个人和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启示在于,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都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获得。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形势下,广大社会成员对于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越来越有着强烈的要求。继续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各种领域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学习,而且包括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学习。中国有7.69亿从业人员,有1.2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此外还有1.44亿的老龄者。这些接受过不同层次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成员已接近10亿人,是现有学校在校学生的3倍。同时,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在类别、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也非常多样化。这就使得我国继续教育的任务尤为复杂和艰巨。这些年来,由于注意发挥政府、学校、社区和行业、企业等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所进行的学历继续教育使数千万成人提高了知识和学历水平;例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累计达到1877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已超过2300万人。在社会各行各业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使数以亿计的从业人员提升了职业能力;仅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校所进行的培训累计就超过11亿人次。全国企业职工培训规模每年都达9000万人次左右。最近中国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了继续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继续教育将成为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长足进展,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中国利用后发优势、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条件下能够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保证。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初步建设了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的远程教学和教学服务平台。例如广播电视大学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700万人;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各类网络教育也发展很快,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注册在校生已达110万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还为广大农村和各类企业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各类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终身学习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在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在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以及终身学习的投入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的来说,还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需求。二、中国促进终身学习的制度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共同趋势,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采取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各国实践表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至少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前提条件:有终身教育的观念和一定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教育的教育结构体系和机构;建立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教育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我们的教育在上述四个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为此,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研究制定《终身教育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上个世纪已经颁布终身教育相关法律,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台湾于2002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法》,福建省紧随其后,于2005年颁布了大陆地区第一个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并在福建、上海等地通过立法促进终身教育的经验上,研究制定《终身教育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制度的更新,以国家力量统筹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和保障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成立“国家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协调、指导、推动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二)发展多样化的教育类型发展多样化的教育类型,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我国教育基本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全日制、电大、夜大、函大、自学考试、资格考试等多种教育形式,课堂教学、函授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新兴的多媒体网络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正如前面所述,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我国普通教育,初中和初中后、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多样化需求。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难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下,初中和初中后非高中阶段的教育应办出特色,课程设置除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加入一定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内容,提高就业生存能力。发达地区在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高中和高中后非高等教育类型。国情表明,进一步办好各种类型尤其是各种层次各类职业教育,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和相当长时期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应使职业和技术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就业准备教育和继续教育之中。(三)建立各级各类教育间必然的内在联系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与远距离教育、全日制教育与阶段式教育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沟通,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新思维、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会逐渐衰退,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学会生存,首先学会学习。人的一生不会仅从事一个或一种职业,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岗位,学习成为与人相伴一生的活动,这就要进行终身教育。农业经济时代,从业人员的主体是简单劳动力,教育的功能主要为农业文明和封建文化服务;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教育必须为产业发展培养数量相当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各类社会职业者。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以及信息化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必须构建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实行弹性教育结构与学习制度。教育结构应体现弹性,增强灵活性,教育的价值不再是培育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要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进一步健全在职攻读申请学位的制度,探索正规高等学校认可自学考试学分、插班学习的制度。职业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的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或补偿教育也可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扩大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教育政策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2000-2001年计划与预算草案把“全民终身教育”作为核心内容,“重点将放在现代信息与知识社会的挑战、‘无边界学习’概念和开放式学习体系上。”为了缩小知识差距和培养“知识劳动者”,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具体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只通过一次性的学历教育,根本无法培养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既是从业的需要,也是个人的进步需求。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教育信息化将成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重大教育变革,在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未来需要的能力、为人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方面,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教育系统,使构建学习化的社会成为可能,并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干线。(四)不断完善教育结构体系保障制度建设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服务支撑平台。改革学校的封闭结构,向社会开放。探索建立社区学校和开放学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老年大学、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等学习平台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的作用,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平台功能,扩大受众面,努力使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立网上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网上学习中心等资源,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重点抓好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和退伍军人、返乡务工人员、农民的技能培训等。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中也包括教育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突破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行业部门办学的体制,出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不仅有政府非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民间组织,更有大量的私人参与办学。随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更加多元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正在初步形成,符合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基本国情,也有利于提高教育面向市场的服务意识。要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调节机制,通过政府、家庭、社会等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调节教育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化社会形成的过程。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将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确立下来,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定位,使多样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互为条件,相互统一。如建立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能够满足各类人员对就业准备教育的充分了解。通过建立协会或行会组织,加强行业对教育的指导,加强岗位培训和就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系统,使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建立起较高的信息传递信度,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需要通过调整教育结构解决人才结构性失调的问题。这就要求建立起完善的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信息反馈机制,合理分配人才资源。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屏弃学校部门所有、条块管理的陈旧体制,扩大服务面向,建立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社会民主参与管理,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办学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收费等全方面的监督,促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五)努力营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形式,推进终身教育宣传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政府设立的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老人活动中心等场馆免费向公民开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场馆也免费开放。开展培训、讲座、演讲、展览、咨询、读书会、知识竞赛、广场活动、文艺演出、放电影、网上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公民道德、科学文化、
本文标题:中国终身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0293 .html